APP下载

脑电图改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04-16刘可威李凌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3期
关键词:脑电图脑组织神经功能

刘可威, 李凌

(1 广东省龙门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广东 惠州516800;2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广东 惠州516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 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其发病率占所有脑卒中疾病的80%以上[1]。 AIS 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大脑供血障碍、 脑动脉阻塞所致脑细胞坏死, 患者常见症状表现为意识模糊、 嗜睡、 四肢乏力及平衡能力差等, 部分患者还伴大小便失禁及视物不清等, 若不能及时治疗, 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 危及生命健康。 AIS 因早期脑组织水肿的情况不典型,早期行CT 检查难以检出异常, 而动态脑电图检查则能通过检查脑代谢异常信息, 尽早发现脑组织缺血及水肿证据, 预测病变预后、 病变范围及疾病严重程度, 这对于AIS 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帮助, 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2]。 本研究选择120 例AIS 患者, 探讨脑电图检查对疾病诊断及预后的评价效果, 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2 月至2020 年3 月收治的120 例AIS 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①符合全国第4 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AIS 相关诊断标准, 即急性发病, 局部神经功能损伤, 如一侧面部偏瘫、 四肢乏力、 语言功能障碍等, 影像技术检查责任病灶与体征发生后持续时间在24 h 以上, 并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脑部CT 与MRI 检查排除存在脑出血[3]; ②患者首次发病, 无精神疾病; ③患者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 ①心、 肝、 肾等重要脏器存在器质性疾病; ②既往有癫痫病史及癫痫急性发病史; ③精神疾病或不配合。 其中男性71例, 占59.17%, 女性49 例, 占40.83%; 年龄35 ~73 岁, 平均年龄 (53.2 ± 2.3) 岁。

1.2 方法患者均进行脑电图检查, 检查时间选择在发病24 h内, 检查仪器为便携式脑电图仪, 时间常数0.3 s, 高频滤波70 Hz, 走纸速度3 cm/s, 检查灵敏度50 μV/5 mm, 常规16道参考导联描记, 描记时间>15 min。 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 包括指导患者严格卧床休息, 对呼吸困难患者予以通气支持, 给予血小板聚集药、 调脂药及神经保护剂等, 用合理方法控制血压及血糖, 以稳定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入院时及治疗2 周后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价, NIHSS 评分范围为0 ~42 分, 评分越高, 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 其中0 ~4 分为小卒中, 5 ~15分为中卒中, >15 分为大卒中, 观察各种脑卒中类型的脑电图异常率。 治疗2 周后评价不同异常类型者NIHSS 评分的变化情况, 并观察脑电图的具体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电图异常表现经脑电图检查, 120 例AIS 患者中, 小卒中25 例, 中卒中53 例, 大卒中42 例。 脑电图检查异常率:大卒中>中卒中>小卒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小卒中脑电图异常率稍低于正常率, 以轻度异常为主, 无重度异常情况; 中卒中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率, 以中度异常为主, 轻度异常与重度异常比较无显著差异; 大卒中患者均发生脑电图异常, 以重度异常为主。 见表1。

表1 不同脑卒中类型患者的脑电图异常情况比较 [n (%)]

2.2 不同异常类型的神经功能预后经对症治疗2 周后患者神经功能均改善, NIHSS 评分较入院时≤4 分的比例: 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 见表2。

表2 不同脑电图异常类型患者治疗2 周后的NIHSS 评分较入院时≤4分的比例比较 [n (%)]

3 讨论

AIS 是一种因脑动脉闭塞所致脑组织梗死, 此类疾病常伴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损伤, 是导致患者残疾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AIS 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 在对AIS 的诊断上常采用CT、 MRI, 然而脑卒中病变多需在24 h 后方可在CT 影像上表现出差异, 而脑血管疾病发病后24 h 内属于疾病抢救的黄金期, 所以CT 检查这一方式极容易耽误患者的救治, 且MRI 虽然影像清晰度高及组织分辨率好, 但也只尽可能检测到部分病变, 这样也对AIS 的早期诊治不利。

随着临床中对脑血管疾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研究[5]表明, 脑电图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本研究中选取120 例AI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显示经由脑电图检查, 25例为小卒中, 53 例为中卒中, 42 例为大卒中, 表明脑电图检查方式可反映AIS 患者的脑部功能情况, 这对于辅助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AIS 患者中, 小卒中患者病灶较小, 脑部出现缺血、 水肿及中线结构位移变化也不明显, 在脑电图检查影像通常表现为正常或者轻度异常, 脑电图改变多呈现侧α 波减弱。 中卒中的脑电图表现上, 主要是波幅不规则θ 活动占比重, α 活动、 β 活动减弱, 在发生脑梗死部位的一侧区域或者某个区域活性更为明显[6]。 大卒中的脑电图表现上, 呈弥漫性高波幅不规则表现, θ 活动、 多形性δ 活动占据主要优势, 基本的节律变缓, 电压降低, 左右半球呈不对称表现, 梗死区域的频率波幅降低, 局灶部位的改变明显。

本研究对脑电图异常的96 例患者治疗2 周的NIHSS 评分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不同脑电图异常情况患者的NIHSS 评分发生改变, 其中以轻度异常改变明显, 提示对于脑电图检查提示异常的AIS 患者, 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且NIHSS 评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的预后。 对于检查出异常情况的AIS 患者, 科学的治疗便于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后果, 促进患者病情稳定及早日康复[7]。 同时, 脑电图检查所反映的信息也是脑代谢异常相关的CT、 MRI 检查无法比拟的[8]。 对于处于急性期的AIS 患者, 卒中者死亡的脑神经细胞基本无电活动, 但半暗带损伤侧会出现脑电图的异常改变, 这种改变与脑组织损伤情况存在直接联系, 脑组织若卒中病灶的数量较多或者病变范围大, 会使脑组织缺血坏死及病变范围进一步加重, 这主要提示AIS 脑电图改变与病情程度具有密切联系。

综上所述, AIS 患者经常规CT、 MRI 检查难以检出病变,这不利于疾病的早期救治, 而借助脑电图检查方式则可确定病灶情况及卒中类型, 在此基础上进行对症治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因此, 脑电图检查在AIS 的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脑电图脑组织神经功能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