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思考

2021-04-14梁顺生

考试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构建信息技术教育民族地区

梁顺生

摘 要:针对边远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有所提高,授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根据实际分层教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把时间留给学生,摒弃包办模式,将老师从全面讲解中解放出来,留出时间去设计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掌握相应的技能,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

关键词: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高效课堂构建

一、 引言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课程也更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本身的飞速发展,本地区信息化教育的普及程度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发展了。网络的更新换代,智能时代的开启,软件的飞速更新以及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生活中普及,但在课本中还没有出现。信息技术课堂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讲与听的模式,而应该更加注重这门课程的实际授课效率与效果,注重它的实用性。架构设计高效的课堂,使信息技术课程更具前沿性和实用性。因此信息技术课堂要具备高效课堂的理念,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術这门课程的兴趣,从而学好这门课程。本篇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 教材版本陈旧,需要因地制宜分层教学

由于本地区现使用信息技术教材为甘肃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光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该教材最新版本为2013年改版刊印,其中内容大多讲述了Windows XP平台早期版本软件内容。例如计算机系统部分讲授的是Windows XP系统,而当前主流系统已跨过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系统等,大面积使用的已经是Windows 10操作系统。现在继续给学生讲授Windows XP操作系统已无法引起学生共鸣,更别谈高效课堂的构建了。办公自动化部分讲解的是Office 2003,而众所周知当前主流办公自动化软件已经是Office 2019及WPS 2020版,继续给学生照本宣科讲授Office 2003版本也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此外,由于地域原因,每个班学生差异非常大。尤其是甘南藏族自治州这样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相差特别大。有些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都很棒。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连基本的打字都不会。因此针对这种良莠不齐情况,上课前必须摸清班级学生情况,不搞“一刀切”。根据学生不同及层次差异,教材和现实信息技术发展差异,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分层分类的教学,逐步地实现课堂授课高效化。避免因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层次不同等原因造成信息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不爱听,信息技术水平较差的听不懂的情况。所以教师在授课前第一步是了解了学生之间的实际差异,第二步是在课堂授课时根据情况做相应的设计,分层分类地去传授知识。当然,分层和分类应注意不能有意地将学生简单以“好”和“坏”进行分类处理,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不同难易程度,设计不同的实践操作题。举例: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中基本操作“复制、剪切、粘贴”时,一般情况下这种操作不需要详细讲解,因为大部分学生已掌握。但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笔者还是设计了一道很简单的操作题“请将本地磁盘E中‘美丽迭部文件夹中所有文件移到本地磁盘D中的‘魅力迭部文件夹中”。就这样一道简单的操作题,最后学生实践竟然出乎意料,可以说超过80%的学生都可以完成。接下来的分类教学就是让已经掌握的学生继续实践操作题,题目稍作改动——“请用键盘和鼠标的操作把本地磁盘E中‘美丽迭部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移到本地磁盘D中的‘魅力迭部文件夹中”。这道题的目的主要是让已熟练掌握鼠标进行“复制、剪切、粘贴”操作的学生能进一步掌握用键盘快捷键来进行“复制、剪切、粘贴”操作。经过以上步骤还没有将“复制、剪切、粘贴”操作熟练掌握的学生,教师需要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找到学生出错点,手把手地教,让他们明白其中关键点,掌握操作的技巧,从而达到分层分类教学目的。

三、 传统授课观念制约学生认知发展,需多方面转变观念提升课堂效率

从学校角度来说,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把实施“校校通”工程当作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工作重点抓好抓实,把它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当成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效益,开展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点来抓。

从学生角度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在课堂上提高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学生的兴趣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学生感兴趣了,能主动地学习了,那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才能记忆得更牢固,应用起来也才能得心应手。这才是真正地提升了学习效率,达到学习效果。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中结合自身优势,创新课堂模式,大胆地将一些新技术、新知识引入课堂中,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举例:在讲授键盘指法时,传统的背诵键盘、练指法的做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常常使用金山打字教程和游戏进行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游戏中掌握键盘的布局和用法,学生兴趣高昂,事半功倍。

四、 重视课堂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是非常强的,不仅不像其他课程仅仅要求理论会了,会做题了就行了,信息技术课程还需要会操作,能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在笔者的课堂中一般每节课40分钟至多只讲15分钟到20分钟,其余时间大是留给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践的。举例:笔者平时授课时常采用集体广播教学,然后练习操作的做法。如Excel中如何排序筛选,笔者会先演示排序操作,然后选一名操作熟练的学生,利用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当众演示,通过这两步,部分学生均能掌握所学知识,但是不可避免还有一部分学生依然难以掌握,接着笔者讲解“筛选”,这个操作一般学生不怎么用,会的也不多。通过逐层讲解“排序”和“筛选”这类似的两个难易不同的操作,再通过学生练习这样的安排可以合理地节约时间,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提高操作技能操作。此外笔者也不时举行一些小竞赛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构建信息技术教育民族地区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析初三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做法与思考
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育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