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四力”,采写有温度的新闻

2021-04-12周建春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笔力春兰脑力

周建春

采写有温度的新闻,是新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时代课题,也是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彻底改变作风文风的时代标志。“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作为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应成为我们的必修课。作为地市报记者,我们更应该通过练内功、走基层、转作风、树形象,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以小切口反映大政策,以小故事讲好大发展,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襄阳故事,为党和政府提供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和舆论保障。“四力”是新闻工作者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标准。“四力”既是构成新闻工作者本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新闻工作者本领能力的方法路径。

二十多年的采访经历,让我深刻感觉到,要采写有温度的新闻,必须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的锻炼,特别是要脚踏实地、接地气,让新闻报道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用内容鲜活、形式新颖、温润人心的报道,汇聚起襄阳人民把美好蓝图转化为襄阳实践的磅礴力量。

一.在走基层采访活动中“强脚力”

作为记者,就应该经常在基层,只有在基层才能写出有灵魂的稿子。迈开脚,接地气,稿子才能有灵气。

大家知道,我们襄阳市有一个被专家认定为华中地区罕见的高品位大型原生态旅游区的地方,就是位于保康县歇马镇的九路寨。在九路寨景区还没有正式开发之前,我们《襄阳晚报》开展了一个“寻访最美村落”的系列采访活动。就是在襄阳各个县市采访一些有独特魅力的乡村,然后评出襄阳市十个最美村落。当时保康的九路寨村作为“最美村落”的候选对象,报社要派记者采访。当时去九路寨村的情况非常艰难,没有高速,从襄阳到保康需要三四个小时,从保康县城到歇马镇需要两个小时,从歇马镇到九路寨村又是四个多小时的山路。也就是说,从报社出发到达采访目的地,大概需要换两次公交车,连续不断地坐车十个小时才能到达。当时,可能多数记者不愿意接这个采访的活。当总编把这个采访任务交给我的时候,第二天我就一个人背包出发。从襄阳出发的路上,我就联系了保康的一个叫柳虎的摄影师,他是我们报社的优秀通讯员,后来还当选为保康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为什么选择他,首先我们觉得他当时是保康比較有名气的摄影师,我们“最美村落”的稿件还涉及到图片拍摄;其次就是他在九路寨村多次徒步,对九路寨非常了解,是一个很好的向导。我电话他的时候,他当时正好在保康,就满口答应了我,并且我们当天就在保康县城见面,然后一起去了九路寨村。天黑之前,我们找到了九路寨村的村主任,在他家里的几间客房住了四天,谈好了给村主任支付一些住宿、吃饭的费用。然后有三个整天我们在九路寨的山山水水奔波。回来以后,我们《襄阳晚报》以整版的篇幅推出了《九路寨:用山水书写传奇》的文章,稿子发表以后,国内许多大网站都转载了这个稿子,九路寨村也当之无愧地被评选为襄阳市十个“最美村落”之一。后来,保康县委县政府和武汉三特公司也加快了九路寨景区的开发力度。这个稿子是我用两天的长途跋涉和三天的采访时间获得的素材,印象特别深刻。当然,现在开通了高速,从襄阳三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九路寨景区。所以说,我们要迈开双脚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在现场,我还获得了关于九路寨村小学的一个新闻线索,这个我在后面来讲。

进入互联网时代,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有了更多便利的选择,但只有迈开脚,深入现场,用心去感受,才能写出真切感人的故事。记者,不只是要始终在路上,关键还要深入到实际中去,要会吃苦,敢吃苦。

二.在深入观察和实践活动中“练眼力”

在看似平常的细节中,我们如何发现平凡中的闪光点呢?如果有“眼力”,就一定能发现平凡中的伟大。

接着讲我在保康县九路寨村采访的故事。在第一天采访回来的晚上,我们发现九路寨村委会旁边有一间教室,于是我们问村主任,村主任说这是一个“微型学校”,只有一名老师,有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年级,也只有九名学生,学生从5岁到7岁,开的课是全的,语、数、音、体、美一门课都不少。每星期一有升旗仪式,国歌是每个孩子必须都会唱的。我一听这个,马上意识到这个素材很有意思,也有深挖的必要,心里也确定了《一名老师和九个学生的学校》这样一个标题。这个学校唯一的老师叫田越兰,他在这里教书育人28年,用实际行动致力于山区教育,守望着自己的理想。

每天早上六点半,离上课还有两个小时,田越兰老师就骑着他那辆破旧的摩托车来到九路寨村小学。说是小学,其实就是在九路寨村委会院子里的一间教室。从家里到学校是四公里山路,他花了三十多分钟时间。打开教室后,他从旁边的寝室兼办公室里取出水桶去村边的古井里挑水,然后生火烧几瓶开水,保证学生一天的生活用水。做好这些,他开始批改作业、备课,为当天的教学做准备。

田越兰是土生土长的九路寨人,高中毕业后,因为缺老师,他就在村里当上了民办教师,后来考上当时的襄樊师范进修了两年,然后再回到村里教书,一待就是28年。28年来,田越兰教过的学生都顺利地考到了镇上的初中和县里的高中,村里先后有九个学生还考上了大学。

白天教书、晚上住校、闲时务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田越兰很少走出过这深山。为了方便交流,2008年,村里开通移动网络后,田越兰狠狠心从城里买回一部手机,学生家长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这部电话沟通,同时也方便自己和镇上的老师交流。对于可能一辈子都呆在这个地方,田越兰很坦然,自己是村里的人,哪里有学生,哪里就会有老师在奉献,这是教师工作的本质所在。面对村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身为老师,他别无选择!

九路寨的学生很大方,也特别讲礼貌,走进学校的每个孩子碰到生人都没有胆怯的表情,反而大方地叫“叔叔好”“阿姨好”,然后才走进教室。原来,田越兰老师经常告诉孩子,九路寨虽然穷困闭塞,却是久负盛名的原生态旅游景区,来这里旅游探险的游客比较多,来的都是大家的客人。于是,学生们便把在九路寨见到的游客都当做自己家里尊贵的客人,见到游客要问好,见到车要主动让路,并行少先队礼。

《襄阳晚报》用整版的篇幅,以《一名老师和九个学生的学校》为题,报道了九路寨村小学的情况,受到读者的关注,大家为这个高寒山区的简陋校舍感到惊讶,为这所学校惟一的老师28年的坚守和他的九个学生的求学精神所感动。有的读者表达了捐赠的意愿,有的表达了支教的意愿,更多的读者表达了希望去学校看看老师和学生的愿望。襄阳长虹装饰材料大市场的老总在多次电话沟通后,决定购买保温桶解决学生喝水问题,购买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让学生们看上电视,购买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的知识。

两个星期后,襄阳长虹装饰材料大市场的三名员工来到学校,向九路寨村小学捐赠了保温桶、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和一批学习用品。感激之余的田越兰老师当场写下了《心系山区情意真》的感谢信寄给我们报社,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九路寨村小学的好心人。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肯定对这个老师和这里的九个学生都产生了敬意,这个老师28年的坚守时时感动着我们。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写作中,我们要学会发现平凡中的闪光点。

三.在深化稿件主题中“练脑力”

“练脑力”就是会思考,脑力是思考的能力,是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理的过程。发现一个新闻线索,我们要思考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透过现象看见本质。

比如,我在襄州采写的两个基层人物,一个是农民作家周春兰,一个是退休教师李运生。第一次听说周春兰,是因为襄阳市作家协会的一个朋友给我推荐,说周春兰出版了一部24万字的长篇小说《折不断的炊烟》,问我能不能给她写个消息,在报纸刊登一下,鼓励鼓励这个农民作家。如果按照惯例,这个稿子就是一篇“农民作家周春兰出版长篇小说”之类的一个300字的消息。但是,我没有这样处理这个新闻线索。周春兰当时是个快50岁的农民,她在家里种着十几亩地,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家境比较困难,并且她的两个儿子都面临着结婚的事情。她的家离市区近五十公里,生活也不是很方便。在这种情况下,她坚持写作,并且出版了24万字的长篇小说《折不断的炊烟》,这里应该有一些故事,她的坚持,在当下的农村,应该有我们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我给总编汇报了我的想法,总编安排我们去采访。

见到周春兰后,她这样向记者归纳她上世纪九十年代对生活的感受:两个孩子读书,加之孩子多病,她一直渴望用自己的双手换取一年的好收成,以期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她依然贫穷,除了自卑,她更多的是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她将日记当做知心好友,将心中的丝丝悲伤融化在文字里。家里的作业本、烟盒和牛皮纸都被周春兰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后来,她也开始尝试着自己写一些小诗和随笔性的文字。在黯然的生活中,周春兰渐渐看见些许亮光。然而,家人却不停地泼冷水,认为她一个农村妇女写不出什么名堂来。好几次,丈夫抢过她的纸笔,扔在院子里扬言要烧掉。后来,丈夫看她都是忙完农活后挤时间写,也就不大吭声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周春兰写出了一部部作品。采访回来后,我一直保持着和周春兰的沟通,很快形成了《写书一名村妇的另一种活法》这样一篇稿件,用“在质疑声中,她坚持了下来”“曾经为8毛钱的邮费纠结”“写作,让人学会了感恩”“传递鄉村生活新方式”四个小标题来引导读者思考当下农村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正如著名作家、时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的方方所说:“我们帮助农民写作,并非要推出几部惊世作品,而是希望通过他们的写作,向生活在乡村的人们传递一种生活方式与理念:在农村,业余时间除了看电视看录像赌博打麻将之外,还另有一种活法,就是读书写作,这是一种更值得尊敬的生活方式。”写作,让人学会了感恩,写作也传递出乡村生活新方式。稿件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和湖北新闻奖。此后,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周春兰期间,还专程到报社采访了我。

退休教师李运生是个年近8旬的老人,李运生自筹资金开办未成年人家庭辅导站,打造未成年人“成长乐园”,设置图书室让孩子们读书,并免费给孩子们上历史、德育、政治、音乐、书法等课程。作为2017年11月“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李运生25年来义务辅导了6500多名中小学生,先后从游戏厅、网吧和逃学路上唤回中小学生520多人;在他义务辅导的学生中,先后有450多人考上大学。其中32人考上清华、南开、中科大、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名校。自1992年暑假创办家庭辅导站以来,每逢周末或者寒假暑假,孩子在这里练毛笔字、画画、唱歌、写黑板报,或者在室外打羽毛球,成了院子里惯常的风景。在李运生的影响下,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风气在峪山镇遍布开来。50多名离退休老干部加入到义务办学活动中,全镇办起了11个家庭辅导站,使整个峪山镇的家庭辅导形成网络。我们撰写的稿件除了在《襄阳日报》《襄阳晚报》刊发,还被多家杂志和网站转载。李运生先后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百佳道德模范”“感动襄阳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说到“练脑力”,我还想起了一篇关于《中韩两襄阳缘何“地同名、民同俗”》的稿子。2015年3月26日,时任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君正率襄阳市经济友好代表团赴襄州区友好城市——韩国襄阳郡考察访问。在韩访问期间,王君正书记再次提到:“中韩两襄阳异地同名,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比如两“襄阳”都拥有汉江、岘山、堕泪碑、鹿门寺、襄阳古城、太平楼、石桥等许多相同的山水名、建筑物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的《襄阳歌》,至今在韩国襄阳郡广为传唱,是韩国优秀传统歌曲《李朝十二歌》之一。中韩两襄阳都有吃粽子、拔河、赛龙舟等传统习俗。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在读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敏感地意识到,王君正书记的访韩,再次引起了襄阳市民对于中韩两襄阳“地同名、民同俗”现象的兴趣和思索。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家对中韩两襄阳“地同名、民同俗”现象进行解读。

和总编简单沟通后,他只给了我一天撰写稿件的时间,因为总编要求及时在报纸发表解读文章。我及时联系了湖北文理学院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秘书长、襄阳市社科联副主席叶植先生和襄阳古城管委会文化旅游办公室主任方莉,他们对“中韩两襄阳地同名、民同俗”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掌握相关资料后,我用了三个小标题来解读《中韩两襄阳缘何“地同名、民同俗”》的主题,“‘地同名、民同俗始于七百年前”“新附军可能在韩落籍后成为当地人”“叶植教授的南宋说更令人信服”,讲述了至元五年到至元十年(1268-1273),蒙古军对南宋襄阳进行了五年的艰苦围攻。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十年一月,襄阳守军降元。接着,蒙古军长驱灭宋,大批宋军尤其是辖今湖北、湖南大部的荆湖军成建制地降元,其中不乏昔日的抗元名将如高达等,被元人称为新附军。在元初的一些重大军事行动如东征日本中,新附军屡屡出现,同样,也出现在对当时高丽的驻军之中,并随着时局的演变,一部分则永远地留在了异国的土地上。这确实可称目前中韩两襄阳“地同名、民同俗”的最可靠的解释。

如果不“练脑力”,没有思考,这些稿子可能都写不出来。

四.在创新表达的方式方法中“长笔力”

练脚力、练眼力、练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笔力,看起来是一个语言艺术,本质上是个文风问题。笔力来自真实,也来自平实;来自真情,也来自鲜活。严守真实、平实、真情、鲜活的准则,我们的文章才能更有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穿透力。

笔力,就是“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对新闻工作者队伍而言,笔力就是要勤写文章、快写文章,多写文章、写好文章。要夯实基础,口头、笔头、镜头,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好的报道之所以能够感染人心,既有赖于好策划、好选题,也离不开写作、编辑等新闻表达、增删功底。好的“笔力”也要改进文风,要摒弃官样文章、应景文章、形式主义的文章,少一些空泛说教、抽象论证,多一些真情实感、鲜活事例,做到接地气、能传神、入人心。将襄阳发展的成果、故事更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用好文章、好故事营造襄阳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为市委中心工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笔力”关键在于有真感情。人是有感情的,文章是不是作者真心的表白。有的稿子让作者掉了无数次泪。写文章,讲故事,认为自己要先完全融入进去,一定要先把自己感动了,自己的真情流露胜过华丽辞藻。“笔力”可以练出来,但感情却很难造假,只有投入感情,记者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新闻,在创新表达的方式方法中“长笔力”,才能讲出有灵魂的故事。

践行“四力”,用心是根本。用心才能写好稿,我们只有用心去体验,用情去感悟,才能写出老百姓喜欢的好作品。不用心,迈不开腿;不用心,眼睛看不到;不用心,就没有用脑子想;不用心,你的“笔力”就不会有,所以,我们说用心是“四力”的根本。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日报编辑部)

猜你喜欢

笔力春兰脑力
我的妈妈
入木三分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脑力Bigbang
脑力Bigbang
你有什么了不起
脑力对对碰
加点笔力,你的书法会更美
——齐鲁书社《中国书法笔力详解》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