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经典教育回归的表现、原因及意义

2021-04-12梁和正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回归表现意义

梁和正

内容摘要: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其拥有简洁且严谨的语言、穿透时空的思想、启迪人生的智慧和独一无二的审美,而这些要素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在品质和永恒魅力。在最新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大量回归语文教材,可以从开展经典教育的必然性和迫切性两个角度得出经典教育回归的原因。开展经典教育的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进行道德熏陶、培养起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

关键词:经典教育 回归 表现 原因 意义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经典以儒家文化为主干,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外来文化,受当代审美意识影响,经过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时光的筛选,最终成为我们今天阅读的经典名著。开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经典教育(以下简称“经典教育”),是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国家实现教育振兴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华文化复兴得以践诺的重要举措。“经典教育,是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经典作品,从中领悟其精神意蕴、把握其艺术价值,从而启迪思想、激发智慧、陶冶精神,促进自我发展与生命成长的过程。”1

一.经典教育回归的表现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以诵读文化经典为主,文化经典作品在新时代的语文教育改革中大量回归语文课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简洁严谨的语言、跨越时空的思想、启迪人生的智慧和独一无二的审美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在品质和永恒魅力。束之高阁的文化经典不是语文教育所需要的经典,真正的文化经典应该回归到学生平常的语文课堂之中。经典文章的大量回归,其最重要的形式便是大量出现在语文教材中。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中华历代文化经典中选取了古代优秀诗文124篇,相比人教版出版的实验版语文教科书增加了55篇,约占课文总篇数的29%;初中语文教科书选取的古代优秀文化经典篇目约有124篇,约占课文总数的52%,按平均算,初中生每学年需学习约41篇的经典篇目。

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础上更新了语文课程标准并于2017年底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最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全球教育改革的浪潮和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趋势,卓有远见地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组织形式,即目前正在使用的“学习任务群”。其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占据了两个学习任务群。由此可见,经典教育在我国新一轮的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得到语文教育界的充分重视。

二.经典教育回归的原因

(一)经典教育回归的必然性

21世纪以来,“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中的重要一环日渐得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性体现在其作为中华文明的标志在中华大地上经历了五千年岁月洗礼的沉淀,聚合了无数中华先辈的智慧,是中华大地上品德和精神的结晶,是无可替代的专属品。2017年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2可见,传承中华文化经典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经典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语文作为中小学人文学科之首,对于开展经典教育,浸润国民文化素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自信”是十九大报告在文化建设部分提出的关键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经典教育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落實到新一轮的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对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和古典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形式之一,对于新时代中小学生的文明修身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将经典教育提升到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目的是防止在文化上出现民族虚无主义,而经典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则体现出了国家对文明传承、公民教养培育和民族文化建构等方面的充分重视。

(二)经典教育回归的迫切性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经典文章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宏图伟业,是可以流芳百世而长盛不衰的大事。经典文章的大量回归,是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潮流的一种必然趋势。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全球教育改革的浪潮和我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趋势则是促使经典教育回归的重要因素。经典教育的回归,并不是让我们盲目回归“读经”的传统老路,也不是照搬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文学解读理论。经典的回归,需要我们运用中国思维,结合中国具体教育情况,回归传统语境,在知古论今中开创现代语文课堂的新视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教育模式。挖掘传统文化经典中的思辨智慧和人性光辉,是打开学生思维世界和情感深处的钥匙,而懂得思辨和创造,才能在传承中创新,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时俱进。今天的经典教育,需要整合不同课程的资源,形成综合性开发和利用,才能将经典的教育价值运用到具体的生活中。

中华文化正接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经典教育回归语文课程与教学迫在眉睫。经典教育回归语文课程与教学既是百年未有之大挑战也是千载难逢之大机遇。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期间,我国奉行“生命至上”“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而西方国家高喊“群体免疫”“放弃老人救治”,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民族历来将敬重生命、以人为本。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中提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只有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融入语文教育体系之中,教会学生懂得尊重每个阶段的生命群体,让学生发自肺腑地产生应有的怜悯之心,才能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学生在接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之时能够坚定自我准则,做到文化清醒、文化自重和文化自信。

三.经典教育的作用

(一)思维提升

文化经典的优势在于那些镌刻于古书上的文字,能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经典教育以文言文为载体,凝聚了无数古文字建构起来的智慧,经典教育既是语言的训练,更是思维的提升。开展经典教育,重在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水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言语的能力,通过文化经典挖掘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智慧结晶。五四新文化运动,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白话文进驻语文教育并且占据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但文言文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它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反而延续至今,足以看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经典教育需要我们细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背后的韵味,透过简洁凝练的文字感受语言背后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解读古人超凡的智慧,启迪今人的思考。

如韩愈的《师说》就是古代议论散文的经典之作,通过简洁的话语和严密的论证,从“古之学者必有师”到韩愈对“师”的概念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给“从师”下定义,最后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韩愈妙语连珠的排比对偶句“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人以正反事实做论据从而加强文章说服力的智慧。

(二)道德熏陶

进入习近平新时代,“立德树人”作为了新时代教育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经典教育并非让我们的学生回归古代的读经老路,而是力求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内化为自身的民族气质。开展经典教育,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胜于教师的单纯说教。回归本民族经典,以古人之“礼”塑造今天有德之人,将是经典教育创新发展的道路。教育先贤孔子提倡的“礼”,是当代学生道德重塑的重要基石,“礼”入语文,以“礼”教人,是礼仪之邦传续至未来的法宝。“不学礼,无以立”唯有传授“礼”才可塑造学生内在气质。“礼之用,和为贵”以“礼”交友,方可构建融洽生生和师生关系。“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融于心,方能成就新时代的“新君子”。今日之语文课程与教学,在培养学好语言和用好言语的同时也应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为,以“礼”为用,塑造好当代“君子”的文明素养。

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出对老年人生命的漠视,而在我国抗疫中却是积极的采取一切行动挽救每一个生命,两者的鲜明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在民族文化上的优越性。孔子云:“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强调人应该从小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常爱己,常爱亲,方可普爱大众。《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学生在现实中学会尊老爱幼。以孝治国家,常怀感恩之心,懂得尊重老人,珍爱每一个生命,才能看得到我们民族希望的发展。在我国,“孝悌”文化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例如,在语文课上,以传播经典的形式给学生传播正确的“孝”文化,教师以今日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出积极救治老人生命的医护楷模为例,并结合传统有关“孝”的名言警句,鼓励学生课上结合自己在这期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说出自己对“孝”的理解,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孝”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可使学生明白我们国家在抗疫防疫上对“生命至上”的落实。

(三)审美鉴赏

经典教育的背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层的思维,而文言文背后的邏辑,凝练的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其中一个方面。正确的审美意识,是鉴赏人生善恶美丑的重要标尺,经典教育背后不朽的文字和审美,是华夏先人意识形态的凝练,对于塑造学生“美”的眼睛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拥有了“美美与共”的眼睛,方有“天下大同”的抱负。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开始不断加剧,西方世界的后殖民主义加快自己侵略的步伐,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文化清醒,这就需要在开展经典教育中形成我们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审美体验和审美鉴赏,维护好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塑造中华民族独特审美秉性的基石和保障,发挥好、运用好和落实好经典教育的价值,是当代中国学生形成中华民族独特审美的重要抓手。通过文化经典,回归文言的世界,感受文字背后的魅力,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可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体会数千年前王勃在滕王阁欣赏到的夜幕江景之美、也可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欣赏杜牧的枫叶秋景之美、还可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体会白居易传眼下的江南春色之美。浸润于一篇篇经典之中,感悟先贤发现“美”的独到眼光,塑造出我们对“美”的独到认识,是经典教育的力量所在。

文字的力量在于穿透文字的形态,进入言语的世界而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化经典离我们很远而又不远,“远”在于时空的界限,“不远”在于文字语言背后的精髓,打通古人的灵魂和今人的心灵的一堵墙,犹如千年陈酿,陶醉今人的感官。经典教育应当承当好学生的审美开发功能,于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阅读那些发黄的文字仿佛是在乘坐时光快车,既有世外桃源的甜美、也有独钓寒江的冷寂、更有金戈铁马的震撼。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尽管在语言表述上与我们存在一定的时间距离,但是我们不能将它的现实价值与历史价值相互割裂。

重读经典,就是需要学生站在新时代的思想平台上重走文言文的世界,以现代的审美来打开文化视阈,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经典教育进入语文课堂,正是要打开学生的文化视野,窥视历史的沧海一粟,回顾每一个短暂的生命存在,体悟古人的睿智,发现生活之美。文化的修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长期的经典教育可以使得学生在今天已经“欧化”的现代语言中回眸过去的文化源流,重启先人走过的道路,在历史的长河里洞悉曾经的美,从而能更好的发现今天的美,为创造未来的美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经典教育是塑造国民教育必备素养的重要素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充实语文教材内容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塑造了学生的民族性。经典教育大量的回归语文课程和教学中,应该需要我们以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些感性的经典。在实际教学中,不应该把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与西方文化经典对立,也不是驱逐现代优秀文章,语言的世界总是想通,拥有相互通连的桥梁,学好我国文化经典,也是为了理解不同国度的文化,更珍惜今天的文化硕果。进入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其文学性和教育性自然是很显著的,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启迪人生智慧。沉浸在经典教育中的学生,自然能深刻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做到理解多样文化。

参考文献

[1]史洁,张曙光.经典教育与大众文化融合的解释学路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02):41-49.

[2]王德民.传统文化经典的诠释学解读及教育渗透[J].中国教育学刊,2020,(06):29-33.

[3]潘庆玉.语文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刘小新.经典、经典重估与人文教育[J].福建论坛,2020,(04):72-82.

注 释

1.史洁,张曙光.经典教育与大众文化融合的解释学路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02):41-49.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

7-01/25/content_5163472.htm,2020-09-

12.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回归表现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