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定西市县域经济发展提升策略

2021-04-12张芳红

商场现代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定西市主成分分析法县域经济

张芳红

摘 要:本文选取温带半湿润和中温带半干旱区的代表甘肃省定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市2019年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定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县域经济;定西市;主成分分析法

县域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本文选取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高寒阴湿区的代表甘肃省定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市2019年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并提出定西县域经济发展提升策略。

一、甘肃省定西市六县一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定西市六县一区概况

定西位于甘肃中部,现辖安定区及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通称“陇中”,总面积1.96万平方公里,总耕地1210万亩,总人口304万。全市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大致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高寒阴湿区两个自然类型区,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和中温带半干旱区,东南暖湿气流受阻,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年降水量400毫米-600毫米。

2.定西市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019年,定西市实现生产总值416.38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98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66.26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272.14亿元,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7:15.9:6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5%、9.6%、70.9%。工业增加值34.36亿元,增长3.0%;建筑业增加值31.94亿元,增长4.1%。

由表2可以看出,定西市各县(区)中,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发展水平均在较大的差异,总体发展水平不平衡。

二、核心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数据无纲量化

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必须能够体现出该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本文结合《定西统计年鉴——2020》,遵循评价指标选取应该遵循的可比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等8项能够代表定西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可量化的核心指标体系,如下表。

采用统一的标准差标准化法,利用公式

(1)

将表3中的数据无纲量化。

三、主成分分析法

在县域经济研究中,为了能够体现出该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考虑的变量较多,而每个变量在不同程度上能够体现出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不同变量所反映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重叠,增加了数据分析的复杂性。主成分分析的思想是降维思想,将对各互相关联的数值变量转化成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统计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思想能够简化原本复杂、冗杂的数据信息,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性处理达到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更有效的评价。

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定西市六县一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表5反映出第一个和第二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61.872%和19.773%,二者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1.64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的相关理论,一般情况下,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0%以上,就可以代表原始指标的主要信息。因此,第一个和第二个因子能充分反应定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表6为主成分系数矩阵,说明了各主成分在各原始变量标准化后的载荷。记2个主成分分别为F1、F2,则其得分计算函数分别为:

F1=0.902X1+0.427X2+0.907X3+0.762X4+0.765X5+0.976X6+ 0.948X7-0.338X8

F2=0.252X1+0.739X2-0.048X3-0.470X4+0.049X5+0.064X6+ 0.052X7+0.860X8

最后,以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综合线性加权,得出综合评价得分:

F=(61.272*F1+20.273*F2)/81.645

=0.7505*F1+0.2483F2.

由表7可知,定西市各县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大口径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受第一主成分载荷度较大,而第二主成分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等指标。在F1的排序中,安定区第一名,得分6.809分,通渭县得分最少。在F2的排序中通渭县得分0.776,名列第一,漳县排名最后。以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综合加权得分,安定区排名第一,陇西县次之,漳县排在末尾。

四、县域经济发展提升策略

結合上述得分,为了均衡定西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改变县域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不平衡的现状,减小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结合定西市各区县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差异,提出如下建议。

1.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定西市是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和全国首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当归、党参、黄芪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国的60%、20%和40%,陇西县、岷县、渭源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马铃薯生产能力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定西市各县域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马铃薯等优势特色产业,同时要积极推动中药产业和中医药学融合发展,推动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实现产业升级,力促区域经济发展。

2.整合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大力开发以红军长征通渭“榜罗会议”、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为代表红色旅游产业资源,注重对定西市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陇西堂”等人文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推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漳县贵清山、遮阳山和渭河源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开发资源,拓展经济发展新渠道

定西全市已探明金属矿和非金属矿50多种,漳县红柱石储量1亿多吨,岷县寨上金矿已探明资源量108.6吨;花岗岩、大理石及盐岩储量分别为10亿立方米、1.5亿立方米和3.5亿吨。通渭温泉日出水量6000吨以上,富含20多种微量元素。县域内有计划合理开发现有资源,拓展经济发展新渠道,同时要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顺势而为,抓住“一带一路”新机遇

定西市要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新机遇,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促招商引资,助推县域内企业拓宽域外市场,构建新的区域外营销网络体系,一手抓“引进来”,一手抓“走出去”,将定西经济发展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黄金段建设。

参考文献:

[1]定西市统计局.定西统计年鉴2020.

[2]武松,潘发明.SPSS统计分析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宫小苏.安徽省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14).

[4]王小鹏,杨洁,朱炜成.循环经济系统发展协调度测定研究——以定西市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7(12).

[5]李进涛,李贻学.基于不同赋权法的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以东营市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

猜你喜欢

定西市主成分分析法县域经济
亢蕾作品精选
亢蕾作品精选
王萃作品精选
原继斌作品精选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