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2016-12-19张华明王晓林张聪聪范映君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多元回归装备制造业主成分分析法

张华明+王晓林+张聪聪+范映君

摘 要: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和产业阶段竞争力理论,构建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2005、2009和2014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该产业仍处于初级生产要素大规模扩张、高级生产要素不断积累的产业积累成长阶段,高级生产要素缺失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阻碍其提升的主要因素。现阶段,应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大高级生产要素投入。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法;多元回归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6-0062-11;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作为“工业心脏”的装备制造业是一国(或地区)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其产业间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已成长为规模宏大、门类齐全、具有较好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成熟产业。2014年我国首次披露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4%;2015年为31.8%。①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超过22万亿元,占全球1/3。②②数据来源:中国报告大厅网站公布的《装备制造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绝对值的增加并不能反映其发展质量,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制造水平、生产效率及产品附加价值仍然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综合竞争力较弱。我国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约为30%,远低于美国的41.9%、日本的43.6%和德国的46.4%。此外,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严重不足,关键技术仍依赖进口,如设备投资的2/3需要进口,光纤制造设备进口占100%。③③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报告网站中的行业资讯及行业政策板块内容整理。立足当前发展现状及其重要的经济地位,了解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及细分行业的竞争力水平以及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其整体和分行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明确今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找到新的创新突破口,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升级和转移过程中,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产业阶段竞争力的演进

(一)产业竞争力理论评述

西方关于竞争力研究理论主要有古典竞争力理论和现代竞争力理论。前者基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等古典学说发展起来的,但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90)在吸收熊彼特创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钻石模型”[1],但其适用性也遭到了学术界的质疑。克鲁格曼等学者(Rugman & Cruz,1998)提出了“双钻石模型”[2],蒙等学者(Moon,Rugman & Verbeke,1998)又进一步拓展为“一般双钻石模型”[3]。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小国经济特定产业的竞争力,但欠发达国家不具备与“钻石模型”或“一般双钻石模型”相称的经济环境。为此乔等学者(Cho,D. Sung,199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九要素模型”[4],该模型更适于解释新兴发展中国家产业竞争力。

具体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研究上,国内学者多从省际或者区域方面构建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如张约翰、张平宇(2011)[5],颜毓洁、吴念(2013)[6],李媛、汪伟、苗琛(2014)[7],邵慰(2015)[8],王新安、尹纪洋(2016)[9]等,但是这些研究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由于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忽略了产业发展阶段与影响产业竞争力要素的联系,使得修正后的模型仍不能很好地解释当前中国等国家特定产业的竞争力。如波特认为高级生产要素对产业获得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要,而初级生产要素的影响力则越来越弱,但从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来看,初级生产要素在其竞争力提升上依然十分重要。鉴于现有文献的不足,本文将在经典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分析我国等后发国家特定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构造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产业阶段竞争力理论的内涵

本文将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构建适合解释该经济现象的理论——产业阶段竞争力理论。该理论将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动态化,即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钻石模型”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考虑国内外需求条件,再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和高级生产要素,研究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该理论试图从动态角度研究各种相关因素对它的不同影响,尤其是初级和高级生产要素变动,以及政府、企业及市场竞争条件在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变迁中的作用。

(三)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一个产业从诞生到彻底消失,都大致会经历两个时期,即积累成长阶段和成熟转型阶段。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面临的竞争态势、市场环境、资源禀赋可能发生变动,因此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或影响要素也会发生变化,使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1.积累成长阶段

此阶段包括初创和成长两个阶段,主要任务是积累资本、储备技术及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获取管理、运营、市场等方面的经验。这一时期产业难以依靠高级生产要素建立竞争优势,Pearce & Barbier等学者(1990)[10]认为,许多后发国家的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同时,这一阶段国民收入增长缓慢,国内需求不足,为了完成高级生产要素的积累,国内产业只能通过国外需求来弥补国内需求,支撑自身发展。[11]处于积累成长阶段的产业的竞争力将依托初级生产要素来获得比较优势,同时依赖国内国际市场提供的各种便利,并综合相关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等因素。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猜你喜欢

多元回归装备制造业主成分分析法
不同住房保障方式下住户居住满意度研究
江苏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效性研究
我国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加快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探析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