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2021-04-11赵萌萌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本院颅脑成功率

赵萌萌

( 辽健集团铁煤总医院 ,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是指患者经受锐器撞击、交通事故以及高空坠落等重大事故引起的一种颅脑损伤现象,临床急救中具有病情复杂和生存质量低的特点[1]。而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需要在临床急救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以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同时提高患儿的急救成功率和急救效果[2]。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改善我院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整体预后情况,本文将对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后的整体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60例在本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包括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8例;患儿的最小年龄为0.5岁,最大年龄为3岁,均值(2.1±0.3)岁;主要包括交通事故所致、锐器撞击所致、高空坠落所致患儿分别为20例、13例和27例;共包括脑挫裂伤患儿18例,颅内血肿患儿16例,颅骨骨折患儿14例,脑干损伤患儿12例;所有患儿中均根据格拉斯哥昏迷分数[3](分数越低, 表明意识障碍越重)将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划分,13-15分,共有患者22例;9-12分,共有患者16例;6-8分,共有患者11例;3-5分,共有患者11例;患儿家长对于此次研究实验已经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由本院相关伦理委员会进行监督核准,且患儿的相关技术资料组成对比,并未出现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患儿的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由本院权威专家对患儿的颅脑损伤程度进行诊断后分别给予保守治疗方案(控制颅压、脱水、止血、抗癫痫、抗感染、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等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案(挫伤坏死脑组织清除、颅内血肿清除、凹陷骨折复位等方法),待患儿的病情稳定以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改善患儿的脑组织血液循环,对于脑血管痉挛现象进行预防,或给予针灸、高压氧及专项功能训练,以提高患儿的整体临床效果和生存质量。

2.2 护理方法:(1)入院前急救护理。当医院接到求救电话时,由本院相关护理主任以及具有经验丰富的急诊护理人员组建的护理小组迅速出诊并保证救护车在10分钟之内赶到,对其家属或者求救人员叮嘱不要随意挪动患者的身体,使其保持平躺姿势,尽量通过呼喊保证患儿的意识清醒;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由急诊护士对患儿实施基础的急救措施,并将患儿转移到安全地方,使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后对其口腔内存在的异物或者血凝块、分泌物等进行处理,通过观察患儿的脉搏、瞳孔、呼吸、温度、口唇颜色以及呼吸程度和肢体感觉对病情程度进行有效判断,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患儿需要立即进行心脏复苏,切忌慌乱,在保证患儿家属在场或者迅速与家长进行联系的过程中通过车载 GPS 可视移动终端系统,将患儿的实时病情、监护数据,甚至影像画面向院内急救组进行传递,并实施边询问、边检查、边急救的护理措施,为患儿的生命抢救争取更多的时间。(2)院内急救护理。当院内急救人员利用车载 GPS 可视移动终端系统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以后,需要立即准备相应的抢救措施与护理,包括进行相应的术前准备等;待患儿到达医院后,为了进行确诊需要进一步对患儿进行身体检查,同时给予一定的呼吸循环支持、监护、伤情处置、术前准备、检查、转送等项目并开展抢救,抢救过程中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及失液量将输液量进行严格控制,并将输液速度控制在20-40滴/min;急救完毕之后,由联络组人员在院内及时建立绿色通道,并通知各科室进行接诊准备,将可移动检查仪器最好放置在患者的床边,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由科室内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给予癫痫、脑疝、高热惊厥等并发症状的护理预防,做好患儿出现坠床、哭闹等不良事件的安全护理。

3 指标观察:对所有患儿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和急诊科救治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进行观察记录。

4 结果:60例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8.33%和11.67%,且患儿的院前急救时间为(10.2±9.2)分钟,急诊科救治时间为(15.5±12.1)分钟。见表1。

表1 60例患儿的急救护理情况比较

讨 论

在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表现的主要特点有病情重、发病急,病情演变快,常与其它部位合并出现复合伤,若未得到及时抢救,很容易发生死亡。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且受到严重损伤后需要立即进行救治,在急救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案进行急诊救治,能够抢占最佳治疗时机,提高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4]。

本次研究中60例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救治成功例数为53例,占比88.33%;死亡患者7例,占比11.67%;主要通过专业以及具有相关经验且丰富的护理人员在患儿求救后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中为患儿争分夺秒进行基础救治和相关护理措施,并利用相关先进仪器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传递给院内急救组,使急救组更加充分地准备救治措施,之后给予患儿相关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整体提高了我院院前急救护理质量、院内急诊科抢救时效以及患儿的救治成功率[5]。

由此可见,在针对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急救质量,降低死亡率。

猜你喜欢

本院颅脑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