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在骨转移癌患者中的应用

2021-04-11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康复疼痛评分

张 艳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腹部肿瘤外科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

骨骼是恶性肿瘤转移高发部位,有报道显示,有50%左右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骨转移癌[1]。疼痛是骨转移癌主要临床表现,于初期疼痛程度较轻且多为间歇性,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发展为持续性,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痛苦。目前针对骨转移癌患者临床以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方式为主。但因疾病、手术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产生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对患者预后会产生一定影响[2]。廖祺等[3]报道显示,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治疗进展。本研究采用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所收治,均经过患者知情同意,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骨转移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存在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纳入标准:(1)原发肿瘤为腹部肿瘤患者,随后发生骨转移。(2)无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受损。(3)双下肢跟骨、距骨、胫骨及腓骨转移。排除标准:(1)机体严重疾患且影响研究结果者。(2)存在精神症状影响研究者。(3)中途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接受相关治疗而退出者。

表1 一般资料对比

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适当给予其心理护理,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使其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治疗信心。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具体方式如下:(1)建立规范化管理小组。小组组长由科室级别较高、责任心较高者担任,并加强小组成员对疼痛知识、功能锻炼知识、用药知识、饮食等知识培训。(2)健康宣教。强化对骨转移癌相关知识的宣教,包括疼痛原因、常用的镇痛方法、康复锻炼方法和正确的用药护理和评估方法等,可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宣传手册、动画播放等形式进行宣教。(3)基础护理。由于患者体质虚弱,活动无耐力,做好排便护理、皮肤清洁等工作,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做好预防压疮工作。(4)安全防护。待疼痛缓解后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期站立引起疼痛加重,可进行小腿肌肉收缩运动、足趾屈伸活动,在患者感觉疼痛可以忍受的范围内逐渐加力,逐渐增加到被动膝关节的屈伸练习,增加关节活动度,活动程度必须控制在无痛或微痛范围。如患者疼痛严重不能活动的时候,应给与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放疗结束后,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指导患者开始床上主动屈伸练习和踝关节内外翻活动,关节水肿明显减轻后,逐渐增加至膝关节活动屈伸练习,每天4-6次。每次30分钟。(5)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应立即与其交谈,加强沟通,于交谈中应密切关注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并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同时告知患者有关疾病、治疗等方面知识,以增加患者认知,提升配合度。(6)用药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输注药物前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输注后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恶心、头昏、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反应。(7)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牛奶、蛋类、肉类、排骨等食物,忌肥腻、辛辣、生、冷、硬的食物。便秘时予腹部按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鼓励患者进食粗纤维食物,避免大便干燥。

3 观察指标:(1)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研究对象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4];使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对研究对象运动功能进行评判,不足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为轻度运动障碍,96-99分为运动功能正常[5]。(2)参照美国研究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6],其中包含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3项目,总分0-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5 结果

5.1 2组VAS、FMA评分对比:干预前,2组VAS、F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5.2 2组生活质量对比:2组干预前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讨 论

恶性肿瘤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与骨膜遭受肿瘤生长压力以及肿瘤直接浸润累及骨膜密切相关,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后有一定的疼痛感,随着肿瘤不断生长,病情加重,疼痛感会持续加剧。

骨转移是由于骨的不同部位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浸润而引起,任何类型的恶性肿瘤都可以发生骨转移,发生率以鼻咽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最高,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主要症状为持续性骨痛、高钙血症和病理性骨折。骨转移初期,可能完全无症状,甚至与肿瘤共存,然后发展为骨痛和功能障碍[7]。起初,疼痛呈断断续续,休息或固定不能减轻疼痛,放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姑息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骨转移,减轻疼痛。护理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精心制定的专项护理计划,使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适应化疗,从而降低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2组VAS、F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2组干预前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骨转移患者存在严重的悲观情绪,因此需加强沟通,关注这些患者,骨转移患者还存在严重的癌痛情况,患者需要服用减轻疼痛的药物,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药物护理,告知患者服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指导患者开展进行性活动和身体康复锻炼。安全保护和预防并发症是骨转移的关键。同时,掌握放疗前后骨、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也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在骨转移癌患者中,可提升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疼痛感,此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康复疼痛评分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我给爸爸评分
怎么给疼痛分类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