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价值研究

2021-04-11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压缩性成形术椎体

汪 鑫 温 伟

( 新余市袁河医院骨科 , 江西 新余 336500 )

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广大中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骨折的发生多与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有关,使得该类骨折疾病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骨折后表现为慢性疼痛、功能受损以及生活质量下降[1]。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案疗程较长,同时并发症率较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总体来看疗效并不满意。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和途径。鉴于此,本文将进一步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抽取2018年11月-2020年1月本院37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为上中胸段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男20例/女17例:年龄53-76岁,均值为(65.6±1.3)岁;骨折段:T3段6例,T4段8例,T5段4例,T6段6例,T7段7例,T8段6例。患者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患者纳入标准:(1)经X线片、MRI等影像学检查符合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标准,且具有胸背部疼痛、脊柱压痛和叩击疼痛等症状表现,体检结果与患者的放射学检查结果一致,存在胸椎后凸畸形情况;(2)无明确的外伤史;(3)患者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合并脊髓或神经根受损者;(2)合并重度心肺功能异常者;(3)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2 方法:患者均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中应用仪器设备包括骨水泥注射器、多功能监护仪和C臂X线机等。术中为俯卧体位,常规局麻后于C臂X线的引导下进行穿刺针置入,位置处于患者椎体压缩较为严重一侧的上缘处,选择距离棘突约4.0cm处为进针点进行进针,同时需要保持与矢状面约30°-40°进行进针。当穿刺针抵达患者的椎体前缘约1/3时放置工作套管,之后通过工作套管放置3mm钻头,需要确保钻头位置抵达患者椎体前缘约1/3处,之后退出钻头并更换手术球囊。缓缓进行球囊扩张,于C臂X线的辅助下进行骨折复位,了解球囊扩张状况,效果满意后即可退出球囊。并在透视的辅助下在椎体当中注入适量骨水泥,当骨水泥的注入量接近患者椎体后缘时需停止继续注射,密切监测透视图像,观察骨水泥在患者椎体当中呈现弥漫状态,且效果理想后即可将针芯再次插入套管。患者需要维持体位持续10分钟,之后旋转并抽出骨穿针,避免骨水泥通过针道溢出。进行局部压迫和止血,对伤口进行妥善包扎,于手术后保持平卧体位,双下肢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预防血栓形成。在手术后约24小时可辅助进行离床活动,并于术后1天再次复查X线片及CT。

3 评价标准:(1)2组患者均于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运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评估,与此同时需要对手术前后的Cobb角、椎体高度进行测量和对比;(2)统计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内发生的骨水泥渗漏、伤口感染、胸腰背疼痛复发、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5 结果

5.1 一般手术指标统计:37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6.25±3.16)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1.26±2.59)ml,骨水泥注入量为(2.76±0.13)ml,术后离床行走时间为(31.62±2.98)小时。

5.2 手术前后VAS、ODI评分对比:患者手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且手术前后的VAS、ODI评分对比中,P<0.05。见表1。

表1 37例手术前后VAS、ODI评分对比分)

5.3 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高度对比:患者手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中线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提升,同时术后6个月Cobb角较术前下降,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高度对比,P<0.05。见表2。

表2 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高度对比

5.4 手术后并发症率统计: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者1例,术后出血1例,未出现术后伤口感染、胸腰背疼痛复发等并发症,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5.41%(2/37)。

讨 论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骨折的发生多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疾病特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等[2-3]。并且椎体压缩性骨折也属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十分常见和严重性的并发症,由于骨折发生后造成慢性腰背部疼痛,与此同时椎体发生塌陷并出现后凸畸形等情况,对于患者的活动和生活质量均产生较大影响。对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以往多采用传统治疗方式,例如卧床休息、佩戴支具以及口服药物等,然而保守治疗的疗程相对较长,对于患者的依从性要求较高。并且在卧床时间容易增加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活动使得骨量丢失情况进一步加重,导致骨质疏松情况增重。

传统开放手术应用中创伤较大以及失血量多增加了手术治疗风险,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应用创伤性减小,并且疼痛的缓解效果较优,有利于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4-5]。有研究中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病人利用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手术后疼痛缓解率高达95%。本次研究当中,患者术后随访中发现疼痛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同时椎体后凸角度未出现显著的丢失。这也证实,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应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并强化椎体强度,同时能够避免后凸畸形情况的进一步加重。

由于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存在的骨质疏松情况,使得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风险较高,所以在患者椎体强化术的治疗期间,还需给予抗骨质疏松类药物进行治疗,从而降低新发骨折的发病风险。有报道指出[6-7],椎体成形术的应用中可能导致邻近椎体发生骨折。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术后伤椎由于注入骨水泥对于邻近椎间盘结构发生影响,在应力传递的作用下导致邻近节段椎体出现应力增加,并且伴随手术后患者疼痛感的显著缓解,椎体负重以及活动度进一步增加,所以应力容易施加至周围椎体,从而诱发邻近椎体出现骨折情况[8]。本次研究中,患者术后通过进行科学的康复指导并未发生该情况,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及椎体高度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发现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时疼痛度评分、功能障碍评分以及椎体高度和Cobb角等均与手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术后随访期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仅为5.41%。这也进一步证实,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运用,可有效提升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整体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中通过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利于缓解疼痛度并显著改善脊柱功能,该术式是一种疗效确切和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压缩性成形术椎体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CONTENTS
患了压缩性骨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