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对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术后肢体功能与疼痛程度的影响研究

2021-04-11孙润芳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四肢肢体量表

孙润芳

( 辽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病房 , 辽宁 辽阳 111000 )

四肢创伤骨折(Traumatic fractures of the extremities)是指四肢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的疾病类型[1]。由于四肢具有活动度大的特点,遭遇创伤性骨折后,应立即进行有效的固定及包扎处理,以降低损伤程度[2-3]。但常规的护理模式下,护理措施较为片面,病人疼痛感受仍较为强烈,整体护理效果欠佳。若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可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受,促进肢体功能康复,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4]。整体护理(Holistic care)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可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5]。因此,我院抽取四肢创伤骨折病人94例为研究对象,以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研究四肢创伤骨折病人行整体护理对术后肢体功能与疼痛程度的影响价值。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接收并诊治的四肢创伤骨折病人94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2月-2020年2月,纳入标准:(1)有明确外伤史;(2)伴随疼痛、出血、骨折畸形、骨折段移位、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等症状和体征者;(3)经X线检查确诊为四肢创伤骨折者;(4)提供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癌症病人;(2)精神病病人者;(3)原发性关节炎病人;(4)不能正常沟通者。94例病人采用信封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中,病人共47名,男24例,女23例,24-64岁,平均(42.25±5.37)岁。观察组中,病人共47名,男22例,女25例,23-62岁之间,平均年龄(42.23±5.41)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性(P>0.05)。

2 方法:对照组(47例)病人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病人接受整体护理:(1)护理评估。护士详细了解病人的具体病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Motor Scale,FMA)、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aire)对病人的运动功能、疼痛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措施。(2)护理诊断。经过对病人的病情的具体评价,发现病人的运动功能障碍与骨折后固定肢体活动受限有关,而疼痛感则与骨折、软组织损伤有关,针对护理诊断情况,实施护理措施。(3)护理实施。①心理和健康教育护理:护士主动与患者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谈,采用轻声细语的关怀和问候,消除病人焦虑、恐惧情绪,让病人对护士和护理工作产生认同感,向病人讲解手术治疗的优势和必要性,让病人及其家属对自身病情和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②病情控制护理:护士对合并症进行有效的控制,保持血压、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加强巡视频率。观察切口变化及引流液颜色、量以及性质,定时换药,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鼓励病人有效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③饮食护理:了解病人的饮食喜好,结合病情,为病人提供饮食建议,引导病人从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到固体食物,叮嘱病人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④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对病人四肢进行适当按摩,加强皮肤护理,待病人病情稳定后,为病人制定运动计划,可从床上坐起练习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下床活动。⑤疼痛护理:针对SF-MPQ量表评分结果为轻中度的病人,指导病人通过呻吟、听音乐、倾诉等方式缓解疼痛;针对重度疼痛的病人,应给予镇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减轻疼痛感。

3 评价指标:(1)研究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Motor Scale,FMA)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5]共包括有无反射活动、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伴协同运动的活动、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反射亢进、腕稳定性、肘伸直-肩前屈30°、手指、协同能力与速度10个评价项目共33个问题,采用0分-2分3级评分量级进行评分,总分为66分。若总评分越高,代表肢体运动功能越好。(2)研究2组简明-麦-吉疼痛问卷SF-MPQ(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aire)评分。SF-MPQ量表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15项,0-3分4级量级,总分0-45分)、目测类比定级法VAS(0-10分)、现有疼痛强度PPI(0-4分4级量级,总分0-4分)3部分。总评分最高59分,评分越高,代表疼痛情况越严重。

5 结果

5.1 2组FMA量表评分对比:护理前,2组FMA量表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2组FMA量表评分相比护理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FMA量表评分对比

5.2 2组SF-MPQ量表评分对比:护理前,2组SF-MPQ量表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F-MPQ量表评分相比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SF-MPQ量表评分对比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四肢创伤骨折发病机制与外部创伤因素,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摔伤等密切相关[6]。病人多伴随疼痛、出血、骨折畸形、骨折段移位、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等症状和体征,若不及时治疗[7],将增加致残率。本病可采用手术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普通的情况下,临床护理措施较为简单,病人康复较慢,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因此,有必要优化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质量,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整体护理是基于现代护理观,根据疾病和病人的个性化特点制定的护理措施的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层面的护理需要[8-9]。本结果显示,采用整体护理的病人,FMA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接受普通护理的病人(P<0.05);SF-MPQ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接受普通护理的病人(P<0.05),证明,整体护理可明显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并减轻病人的疼痛感。这主要是因为,(1)通过术前心理及健康教育护理,消除病人对于疾病认知的误区,帮助病人减轻内心的压力,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感,以稳定的心态配合治疗;(2)通过术后病情观察护理,提高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对病人切口、引流液、呼吸道的观察和护理干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10];(3)通过术后生活护理,提高病人的舒适感受,减轻疼痛感,加快疾病症状消退,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四肢创伤骨折病人的疼痛感受,加快肢体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四肢肢体量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肢体语言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跟踪导练(四)
肢体写作漫谈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