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注意力,提高低年级学生听课效率

2021-04-08谢茜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4期
关键词:注意力低年级

谢茜

[摘要] 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渠道,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对听课效率的影响非常大。课堂上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运用生动化的语言,调动多媒体视听设备,恰当设计教学手段,合理创设文本情境,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关键词] 低年级;注意力;听课效率

语文课堂上,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呈两种趋势: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学习特点,讲授内容以简单的口头问答形式为主;另一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太过依赖不加取舍,课件过于花哨,形式上热闹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思考如何利用注意力规律,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听课效率。

一、运用生动化的语言

教师语言艺术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在课堂上利用学生无意注意规律,要求教师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

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对课文进行示范朗读,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读节奏的控制,能够一下子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从课堂学习的初始期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课文中,根据课文的内容,对词语的理解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不仅可以吸引精神分散的学生的注意,还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文章的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田家四季歌》时,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对农活不是很了解,在理解“插秧”这个词时,如果只看图片,学生虽大概知道这是一项什么活动,但只是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上。如果要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身体模仿农民插秧的动作,再让全体学生一同做插秧的动作。学生注意力立刻会被吸引过来,同时明白“插秧”这个词中“插”是一个动词。教师带着学生反复地弯腰伸直做插秧的动作,让他们体会到农民伯伯每日插秧是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这样生动的肢体语言就巧妙地帮学生理解了词语、加深了体会,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乐学、爱学。

二、调动多媒体视听设备

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注意,无意注意为主,直观形象的东西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根据教学内容,配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听课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课堂始终充满兴趣,关注学习的内容,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在教学《登鹳雀楼》中,多数学生没有见过黄河,对黄河的认识程度各有不同,感受不到它和其他大河之间的区别。为了消除学生知识的障碍点,教师先用黄河图片来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引起他们的注意,随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播放黄河浩浩荡荡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学生感受到动态的画面还有震撼的声音,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同时内心也受到了触动。不知不觉中,对诗句中展现的壮观景象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听课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三、恰当设计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在教学中常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但也会出现偏差。如多媒体课件过于花哨,在使用中难以把握出示的时间,而课堂上常有与教学无关的状况发生,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所以,正确运用无意注意,需要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时做到适时和恰当。

1.新颖导入吸引注意力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虽不过几分钟,但它的好坏与否将直接对学生后面的学习兴趣激发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导入,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新颖、自然地过渡到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登鹳雀楼》教学片段1:

师:(出示鸟图)古时候人们把它刻在龟壳上作为一种文字(指图认识“隹”),它就是指短尾巴的鸟。

师:“雀”字下面就有这个“隹”,能給它组个词吗?

生:孔雀、麻雀。

师:(课件演示鹳雀图)很久以前,这种名叫鹳雀的鸟经常喜欢停在山西的一座楼阁上休息,人们就把这座楼称为——“鹳雀楼”。

师:鹳雀楼初建时不怎么有名气。直到唐代,有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从此这座楼就名扬四海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吧!

生:(齐读)“登鹳雀楼”。

案例的导入由“隹”字旁的演变开始讲起,从出示鸟的图片和甲骨文的“隹”字图形,到现在“隹”的书写和偏旁含义,让学生了解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接着再由含“隹”的“雀”字过渡到本课的学习内容“登鹳雀楼”,解答了学生对鹳雀楼的疑问,又让学生对后面的学习充满期待,为整节课的教学打好基础。

2.延续兴趣,抓住注意点进行拓展

一节课的最后5-1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易分散的时候。这段时间可以在完成前面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配合视听内容的拓展,抓住学生的注意点进行拓展升华。

《登鹳雀楼》教学片段2:

师:王之涣的诗带我们认识了“四大楼”之一的“鹳雀楼”,你还知道其他三大楼吗?

生:我还知道“黄鹤楼”。

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

(教师出示图片,引读)

(1)《滕王阁序》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曹邺

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

(3)《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师:同样写楼,因为诗人的心境不同,表达的感情就不同。王之涣登鹳雀楼时正是青春年华,意气风发,想做一番事业,实现远大抱负。因此,他的《登鹳雀楼》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向上的进取精神。

案例中,学生学完全诗后,教师及时补充相关的古诗,在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最后又回到本课学的诗上。一番比较诵读后,学生心里自然而然地产生新的体会和感受。

四、合理创设文本情境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场景,使学生处于特定情境之中,感悟其中的情与理。传统教学老师偏向讲授说教,易使学生厌倦,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明白道理,实现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思想目标的统一。

在教学“识字8”中,要把几个部件中有“青”的同音字填入句子中。教学设计中,给每个句子设计语境,相互串联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投入进去,在轻松有趣的场景中完成各种练习。在对一些字词的理解运用上,给学生创设和生活相似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关注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注意的规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注意力低年级
让注意力“飞”回来
“幸亏手机分散了家长的注意力”等十三则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两两相邻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