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1年总目录

2021-04-08

关键词:研究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及其宝贵经验

李景治(第1期)

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成功之道

李海青, 李青青(第1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中国政党制度的嬗变逻辑——基于政治发展的分析视角

黄恩华, 张师平(第1期)

中国共产党庆祝建党生日的历史追述

齐卫平, 田凯华(第2期)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资源的变迁及启示

赵 爽, 郝宇青(第2期)

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唐庆鹏(第3期)

从党章修订看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时代演进

庞云丽, 黄永鹏(第3期)

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的“六大特点”与“十二性”

徐耀耀, 徐爱伟(第4期)

百年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大党形象的历史逻辑与基本经验

饶武元, 刘建光, 罗邹贤(第5期)

中国共产党百年担当使命的实践考察

毛 丹, 王先亮(第6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释义:基于文化视域下的本土化类型研究

姚勤华, 陈兰馨(第1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区分割裂论”驳议

王 刚(第1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中断论”驳议

王朝庆(第1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论道路自信与民生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

李明斌(第2期)

“四个自信”的本质及其内在关系辨析

陈忠宁, 夏晋祥(第2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现实语境与当代价值

张水华, 查明辉(第2期)

“双重发展”维度中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的基本逻辑

郭力源(第2期)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荣开明(第4期)

我国发展和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王钰鑫(第4期)

论习近平未来观的多重逻辑

宋 进, 张天浩(第5期)

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策略

韩桥生, 李 浩(第5期)

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样态呈现、诱因分析与治理策略

王 赛, 杜仕菊(第5期)

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百年流变、基本经验及赓续发展

严文波, 邱其霖(第6期)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

李正兴, 陈惠萍(第6期)

【中共党史】

中共六大后对江苏省委改造引发的“江苏问题”探讨

魏慧勤, 汤志华(第4期)

中国共产党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中初心使命的实践与意义

邱显平, 王 翔(第4期)

【语言学】

李运富, 宋丹丹(第5期)

汉语方言古匣母读舌根塞音类声母现象考察

张勇生(第5期)

句法与语义界面的建构

刘金路, 刘海涛(第5期)

认知隐喻学视阈下吉祥图案模态表征及隐喻运作方式探析

杨瑞玲(第5期)

【哲学】

建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信息哲学的若干维度

王水兴(第1期)

“两个必然”的思想体系与理想信念教育——重读《共产党宣言》

吴仁平, 曾兴华(第1期)

中美当代情感哲学比较

李海超(第1期)

西塑东绘:中西文化在新石器的不同美感

张 法(第1期)

“易象通于比兴”论的理论传统与美学意义

陶水平(第1期)

论庄子思想的三个层次:从哲学认知、艺术重塑到空净境界

张 景, 张海英(第5期)

严复的“民族”思想与中国近现代伦理的奠基

凌 红(第5期)

【文学】

海昌俞氏家集简论

刘京臣(第2期)

许学夷楚辞批评考论

汪群红(第2期)

论沈原野的《阿Q正传》连环画

杨剑龙(第3期)

土地、战争与男性气质——论鲍恩小说《最后的九月》中男性气质的构建

辛媛媛, 卢丽安(第3期)

百年新诗的半部诗史——谈朱周斌《当代汉语新诗类型研究》

杜书瀛(第4期)

汨罗:韩少功“文学的根”

刘保昌(第4期)

知识与传授: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编纂旨趣及教学启示

温庆新(第4期)

古文声调的实现方式及其现代启示

余祖坤(第4期)

《失乐园》与《神曲》的同一“三维空间”及“美德线路”

陈则恩, 吴玲英(第4期)

谶的“源”与“流”——从预言发展角度的考察

李 莉, 韩维志(第6期)

王安石影响江西诗派论补证

周子翼(第6期)

《列子·周穆王》晚出《穆天子传》考论

刘伏玲(第6期)

食可以群——试论叙事作品中的共食书写

钟泽芳(第6期)

【文艺理论】

机不尽言·言不尽意:人工智能“意义”生产工艺学批判

刘方喜(第3期)

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重建问题

詹艾斌, 孙 溧(第3期)

文学空间形式:现代说图及其意义

王 东(第3期)

【影视艺术】

从痴呆、AI到外星人:科幻电影中的弱智想象

黄鸣奋, 游长冬(第2期)

论中国电视剧符号学的理论建构及其功能意义

朱言坤(第2期)

桌面电影叙事的革新及其媒体文化批判:以《网络谜踪》为例

刘 勇(第2期)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中国小说观念在近代的演变

王齐洲(第1期)

鲁迅对“传奇”的建构及其对现代学术的影响——以中国小说史、文学史为中心

罗 宁, 武丽霞(第1期)

【历史学】

价值基准的深化与离散:再论明清以降的虚银两制度

邱永志, 张国坤(第1期)

乾隆陶瓷诗里的宋窑

侯样祥(第1期)

中共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三三制”政策略述

高金华, 郭圣福(第2期)

统一战线视阈下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战相持阶段的重要作用

李 玓(第2期)

明清时期江西的洪涝灾害与应对机制

谢宏维, 甘 琪(第4期)

从“共有”到“公有”:新中国初期北京江西会馆财产的清查与接收

李平亮, 赵鹏飞(第5期)

早期美国国家史的历史书写

徐 良, 丛 玮(第5期)

海昏侯墓出土当卢纹饰图像试释

卢世主, 钟宇声(第6期)

简帛《诗》文本与今传本章序差异考论——从海昏简《诗》谈起

夏虞南(第6期)

【传播学】

危机事件中互联网“圈子”用户的共情传播机制研究——基于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双过程探索

易 魁, 王玉琦, 许 俊(第3期)

国外纪录片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媒介再现研究

陈家洋, 杨紫涵(第3期)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成因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证据分析

周 曼, 郭 露(第4期)

新媒体传播时代基于用户中心的内容生产刍议

陈 芝, 李 智(第6期)

【社会学】

风险情境中社会安全感与公共政策变迁——基于X市环境整治政策的调查分析

杨墉栋, 李 琼(第2期)

研学旅行课程化的社会学研究

仇盼盼, 吴永军(第2期)

论数据拜物教的生成路径与祛魅之道

田 锋, 缪听雨(第2期)

“根茎”、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景观

丁建新, 朱黎黎(第2期)

成年童话:城市青年盲盒消费研究

杨发祥, 李安琪(第6期)

社交茧房:智能手机与留守儿童社会交往研究

郑 欣, 高 倩(第6期)

【政治学】

社会排斥型邻避:弱势群体扶持政策执行中的困境与对策

孙 宇, 吴远卓(第6期)

复杂网络视域下公民责任失范风险及防控策略探讨

苏 兰, 何齐宗(第6期)

【教育学】

十八大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述论

李 琰, 杨 威(第3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路径探索

邹小华, 汪榕焕(第3期)

“中坚”力量的生长: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卢曼萍, 许 璟(第4期)

学位论文选题的内在视角——以教育学为例

余闻婧(第4期)

上薗联想测评法在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测评中的应用研究

毋靖雨, 张辉蓉(第4期)

增值评价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析

高 鑫, 宋乃庆(第6期)

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的关键能力及养成路径

姜宇航(第6期)

【经济学】

省际绿色农产品政策的文本比较与江西的政策优化研究

黄 蕾, 钟质文, 胡志勇, 陈 珊(第3期)

我国预防返贫效率及测度分析

唐天伟, 秦雨薇, 陈紫薇(第3期)

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性目标利率选择——基于美联储的经验

汪 洋, 刘腾华(第5期)

企业绿色责任、企业行为模式与全要素生产率

赵 敏, 赵国浩(第5期)

【法学】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现实表现与制裁思路

王顺安, 赵子博(第3期)

虚实曲直之间:再观清代的“京控多诬”

郭宇昕(第3期)

智能司法驱动下司法大数据的生态化构造

赵 龙(第5期)

刑民衔接视角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范重构

肖雅菁, 郭旨龙(第5期)

【语言教育教学研究】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真实性研究

黄乙玲, 姚喜双(第2期)

功能语言学语类理论评述

白 芳, 赖良涛(第2期)

语义透明度对汉语母语和二语复合词加工的影响

吴 瑾, 张北镇(第3期)

修辞表征、心理表征和审美体验——诗词语篇认知叙事研究三部曲

李勇忠, 李鑫颖(第4期)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外宣英译研究

胡 勇, 余传莲(第5期)

现象学本质直观原则视角下的语言符号任意性逻辑分析

吴希斌, 谢 刚(第6期)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