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特色跨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研究
——以吉林市为例

2021-04-08周育竹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外语跨文化交际

周育竹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132013)

一、前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的各种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各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也都抓住时机,积极向外推广自己的文化,扩大影响力,从而促进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

2019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欢迎,但中国在参与全球化治理、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文明对话的过程中,却时常遭遇跨文化人才短缺的掣肘。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揭示了当前中国对跨文化人才的渴求与重视。城市要对外扩展,就需要更多的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并且了解城市特色文化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二、城市特色文化

城市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分其他城市的文化特征,是一个城市独有的文化品牌,它是一个城市的凝聚力和精神之柱。一个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具有本城市特征的,独有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传统习俗、思维方式等,而这些独特的文化如果挖掘得当,就会使城市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向往的城市。比如喜爱音乐的人,最想去的就是维也纳,说到时尚,第一想到的就是巴黎,建筑物要看罗马等,这些城市都具备了全世界知名的文化特色标签,而这些文化标签是经过无数人努力创造和传播才形成的。

三、吉林市的特色文化优势

1.吉林市是全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整个城市四面环山,有曾是清王朝遥祭满族发祥地长白山的小白山,有山上树木百万株,百年以上古树130多株,并保存至今1500多年高句丽遗址的龙潭山,还有拥有杂糅佛、道、儒三教,建于清朝年间古寺庙群的北山。城市还三面环水,源自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城市沿江展开,使得吉林这个东北城市兼具了北方城市的豪迈和南方山水城市的柔美。

2.冬季的吉林市格外迷人,拥有全国闻名的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迹的雾淞,每到严冬,松花江畔十里长堤旁都布满了雪柳,宛如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江泽民同志曾两次赋诗赞美雾淞美景。另外,吉林市还位于北纬42度这个黄金冰雪带,长达150天的积雪天数和一流的雪质使得吉林市成为滑雪爱好者的乐园,还有1500平方公里的温泉带,在寒冷的冬季,赏雾淞滑雪泡温泉,极致的享受。

3.吉林是满族的发祥地,康熙帝东巡两次来到现在的的吉林乌拉街镇,留下了十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满族活动如猎鹰、萨满、腰铃舞、珍珠球,抓嘎拉哈、打牲贡品等,都堪称活化石,满族饮食乌拉火锅、八大碗、牛舌饼等十分具有民族特色。曹雪芹也含蓄地在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记录了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这些都是吉林人的骄傲。

四、跨文化传播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

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优秀的语言和语用能力的能力,以及在交际中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中的外语人才不仅是普通的外语使用者,也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能够合理使用外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跨文化交际中的外语人才在掌握外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备其他素质。

(一)良好的综合素质

跨文化传播专业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外语交际能力。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企业和政府已经不可能满足对只能熟练掌握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人才的需求。在参与国际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处理相关国际事务和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文化沟通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或突发风险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一批真正胜任这一领域的重要国际外语专业人才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促进国际交流和企业之间良好的国际交流与服务合作,同时也希望能够做到有效应对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各种突发事件,真正做到能够加强国际交流与密切合作。

(二)强烈的责任感

第一,跨文化交际人才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和奉献精神。一个没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不可能成为国际人才,也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使用。

第二,他们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先进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在国际社会中,由于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的差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的思想活动必然会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文化交流和不同思想的冲突也出现了新的点,中西价值观的冲突更加激烈。作为跨文化传播人才,要积极倡导科学进步的文化理念,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地方政策。

五、城市特色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瓶颈

(一)跨文化传播人才难以做到一专多能

目前对于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主要是对其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要传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涉及较少,这不利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融合。

此外,对于国际之间的通行规则,政治经济的国际走向方面也缺乏了解,尤其是再想介绍传播城市特色文化,要想用理解对方文化并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来诠释城市的特色文化,更是弱项。

(二)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理论多于实践

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上仍显不足。主要是理论知识大于实践认知,许多人才对于跨文化的认识停留在物质、艺术形式、语言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上,而涉及深层价值观的矛盾冲突方面比较少,不能满足深层次跨文化交流的需要。比如,会说外国话、会写外国字的译员不少,而真正深入了解外国政策法规、决策程序和民心走向的专家不多,因而在对外交往中时常出现“看似听懂了、其实根本没明白”的情况。

另外,目前城市培养的跨文化传播人才比较缺少到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少数能出国交流的学生也没有明确的文化传播方面的学习目标,这就会导致跨文化传播人才缺乏真正的实践锻炼。

(三)跨文化传播人才对于城市当地文化理解不够

目前的跨文化传播人才对于城市当地文化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不能够充分地展示当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要对外交流,一定要展示与众不同的魅力,而目前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主要还是集中于技能性能力的培养,对于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掌握缺乏系统化的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对要传播的文化都没有深入的了解,何谈传播。

六、城市特色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策略

(一)更新跨文化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跨文化能力是多层次的,不只是认知方面的语言交流,还包括跨国交流的适应性和宽容开放的心态,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跨文化交流能力中。所以要更新教育理念,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看,首先在教学改革中不仅要改变教学形态和教学内容,还要改变教育组织形式,包括组织机构、教学机构和设施机构,要打破传统学校的教学方式,探索使用项目式培养、学习社区的途径。还要进一步明确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多学科相互协作,引进国际化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跨文化人才。

(二)增加跨文化人才实践

在培养具有城市特色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时,应努力增加学生实际交流与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学生用国际视野看待国际事务,从而逐步具备全球化意识。

在这方面,首先,要在外出传播前使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国情,要对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文社科、风俗习惯等有充分的理解,以便学生具备发现当地特殊事件的敏感性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见解。

其次,可以对教师尽量提供更多与当地民众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使教师能够体验到这个国家人民的心理特征,以及对于外部信息的兴趣点以及乐于接受的方式,有利于教授学生思考如何将城市信息传递给特定国家或国际社会,探索城市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有效方式。

(三)注重地方文化导入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要培养具有城市特色的跨文化传播人才,就一定要使传播者深入全面的了解城市文化。在培养过程中,要从历史、饮食、民族、建筑、故事等入手,全方位的进行地方文化的导入。

此外,还要分析城市的外事外交、民间交往、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骨干跨文化交流人才队伍现状,发现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建立人才库,制定重点人才培养规划。

独具文化特色的城市一定要抓住机遇,正视当地对外文化交流的需求,采取措施完善人才培养和供给模式,从而促进当地对外经济和文化健康快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外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