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情境下公共图书馆互动阅读服务研究

2021-04-07熊太纯王晓刚

新世纪图书馆 2021年2期
关键词:用户服务数字阅读公共图书馆

熊太纯 王晓刚

摘 要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和互动阅读的新平台。文章分析新媒体与互动阅读服务的内涵,以抽样方式调查公共图书馆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现状,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江苏省常州地区居民对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需求,总结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成效与不足。从构建互动服务平台、挖掘新媒体的互动功能、拓展互动服务内容、完善互动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推进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对策。

关键词 新媒体 互动阅读 数字阅读 用户服务 公共图书馆

分类号 G250.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2.009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Reading Service of Public Libraries Based on New Media

Xiong Taichun, Wang Xiaogang

Abstract In the age of full media, the new media has become a new platform for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social rea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types of new media and interactive reading service, makes a sampling survey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service in some public libraries,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onducted on residents demand for new media interactive reading service in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hen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hortcomings of new media interactive reading service in public librarie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promote new media interactive reading service, which includes constructing an interactive service platform,excavating the interactive function of new media,expanding the scope of interactive services, and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ve service.

Keywords New media. Interactive reading. Digital reading. User service. Public library.

0 引言

隨着新技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知识载体形态、信息传播渠道和文化阅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基于新媒体的各类社交阅读平台及阅读App等应用,人们可以在任何场所开展数字阅读,进行听书、看视频、上网课、交流讨论等交互活动。特别是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过程中,众多的新媒体以更形象化的交互式阅读在为社会公众传递信息和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交互式阅读已受到人们的青睐,基于新媒体的网络互动阅读正发展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将是智慧图书馆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能促进读者间的交流互动,又有利于信息资源传播和内容的升华及延展。因此,积极推进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建设,是今后公共图书馆提升数字阅读服务能力和网络信息空间地位的重要任务。

1 新媒体与互动阅读服务的内涵

网络媒体即数字化媒体,简称“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1]。它是一种信息传播平台,具有互动性、个性化和跨时空的特征,具有分众性、复合性等优势,能够将文字、图像、音视频等融为一体[2],让各类信息受众建立密切的联系。当前,除了“两微一抖”——微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抖音外,快手、QQ(群)、Twitter、Facebook和各种社交网站(平台)都是新媒体的存在形式。它们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电视等移动媒体工具的有效结合,成为人们进行数字化互动阅读的新载体,加速了信息流转,丰富了互联网的内容,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素材。

基于新媒体在图书馆的应用,本文所说的互动阅读即网络互动阅读,是指读者借助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多种智能终端工具,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数字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与其他读者甚至智能机器进行实时或低延时的交互,在线分享阅读体验、发表评论。这是基于互联网的人与人或人与机器之间超越时空限制的交互式、体验式的阅读模式,是互动式分享阅读、网络“共读”。与传统的数字阅读方式相比,网络互动阅读的显著特征是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游戏等多种媒体形式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的数字化阅读作品,为读者提供更有层次的视听感受。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够参与互动问答、互动游戏、互动情感等“剧情”,完全融入到内容情节中,进入轻松的阅读思考状态,获得更高的参与感、认同感。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与数字阅读结合起来,赋予网络互动阅读新的内涵,数字化阅读正由静态走向动态,由“读屏”向“读情感”发展。与此相适应,互动阅读服务成为数字化阅读服务的新形态,备受资源提供者和阅读者的青睐。

互动阅读服务是指数字资源内容提供商与平台运营商、各类信息服务商、图书情报机构等实体或网络型组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数字化阅读,搭建或借助各种社交平台,向网络用户开展的在线信息服务[3]。互动阅读服务能够通过在线实时或延时的交互,增强用户阅读的即时性、互动性,调动用户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人性化和便捷性的服务方式吸引用户,让用户自行选择并引发不同的线上阅读内容和进程,扩大阅读资源覆盖面且提高利用率。从依附的媒介来看,当前互动阅读服务的主要形式有五种。(1)移动图书馆App。这是图书馆推出的数字阅读服务平台,依托集成的海量信息资源与云服务共享体系,为图书馆的移动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互动阅读服务。(2)读书App。互联网上的App阅读平台,以文字、音乐、图片等为基础,通过吸引人的视听效果,驱动交互式阅读,如起点读书、网易蜗牛读书、快手、抖音等。(3)社交閱读平台。诸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阅读平台,因其独特的“转发”按钮、“评论”和信息反馈功能,将人们带入无社交不阅读的时代,融合线上线下阅读。(4)弹幕视频网站。这是国内年轻人热衷的文化社区,因其悬浮于视频上方的实时评论功能,给用户一种“实时互动”的感觉,如AcFun、Bilibili、易次元等。(5)游戏交流平台。这类服务平台以游戏作为人际交往的阅读内容,将优质内容拓展到新媒体平台,并把针对性知识信息传达至泛娱乐人群,将用户联系在一起,如搜狐17173、中关村在线游戏论坛等。

2 图书馆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利用新媒体开展互动阅读服务,已成为互联网新时代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的新体现。例如,在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的评价标准中,已将“新媒体服务”作为考察“服务效能”的一级指标[4]。为了解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开展互动阅读服务的情况,本文以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调查样本。以随机抽样方式,从969个一级图书馆中,选取20个馆(4个省级馆、6个市级馆、8个县区级馆和2个少儿馆)为调研对象,同时兼顾图书馆分布的地区差异性。笔者采用网络调查方法,于2020年6月10日至20日,浏览被调研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关注其微信公众号,同时通过其他网络检索途径,获取各馆开展互动阅读服务所使用的新媒体主要类型及提供的互动服务内容。

2.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被访问的20个馆网站及其新媒体平台都较为畅通,获取的相关信息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20个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利用新媒体开展互动阅读服务,有14个使用3种以上的新媒体,首都图书馆则达到8种。从各馆采用的新媒体类型看: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移动图书馆App的使用率最高,占比均为100%;11个注册新浪微博,占比为55%;注册腾讯微博、抖音平台和豆瓣的馆均为4个,占比分别为20%;极个别馆还使用快手、哔哩哔哩(Bilibili,简称“B站”)、西瓜视频。从各馆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内容来看,主要是利用新媒体发布图书馆新闻资讯、活动公告、资源动态等信息,进行书籍推荐、知识短文推送、在线咨询,并提供网站访问、馆藏和借阅信息查询及续借、资源检索、数字化阅读、论坛交流讨论等服务;读者分享阅读,上传原创内容和再传播。

3 读者对图书馆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进一步了解读者对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响应和需求,2020年国庆节期间,本课题组对江苏省常州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对当地公共图书馆(市级馆、县区级馆)新媒体的利用情况(频率、媒体种类、目的等),对图书馆新媒体互动服务的需求(媒体类型、服务内容等),对图书馆运用新媒体的意见和建议。为确保调研的随机性,课题组连续多日在市民密集区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81份,有效问卷为754份,有效回收率为96.54%。针对有效问卷的调查信息,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2 调查信息统计

3.2.1 读者对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使用与评价

根据调查,已使用过图书馆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读者比例为62.7%,其中,“经常用”为58.3%,“偶尔用”为29.26%,“基本不用”为11.4%。这表明图书馆新媒体互动服务在城市居民中有较高的辐射面。在读者使用图书馆新媒体的类型中,移动(手机)图书馆的使用比例是91.26%,图书馆微信平台、QQ在线平台、微博的使用比例分别为89.45%、80.28%,其他是36.57%。读者认为使用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优势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实时互动性强、无时空限制、查询借阅便捷、适合阅读习惯、阅读资源丰富、节省时间,其中前三者占比均超过七成;其他优势包括主动推送、安全可靠、花费成本少和形式多样等,比例为42.51%(见表2)。

3.2.2 读者对图书馆新媒体互动服务的期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可应用的新媒体种类越来越多,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本次问卷调查也设计这方面的问题。关于读者期待的新媒体类型的统计如表3所示,表3中的其他项包括社交网站、图书馆“智慧墙”、博客、播客等。从调查统计数据看,读者希望公共图书馆除了运用微信、QQ、手机图书馆等常见的新媒体之外,还希望图书馆通过抖音、快手、阅读App、B站等新媒体提供互动阅读服务。

另外,关于读者对图书馆应用新媒体开展互动服务内容的需求,调查统计信息显示:除问题咨询、在线数字阅读和获取活动通知等需求外,选择阅读交流、美文推送、畅销书推介、影视音乐和教育课程视频提供、线上讲座的读者,均有较高比例。同时,笔者统计了被调查者在问卷上填写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扩展新媒体互动的应用场景,提高新媒体平台的阅读网速,增加移动式阅读的新体验方式和内容,给读者提供基于新媒体的信息动态保存空间,实现远程机器人实时答疑等。

3.3 调查结果分析

由以上的调研统计信息可知,借助各类新媒体,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以及读者相互间搭建起全新的多向、快捷、直观、易用的沟通桥梁。从图书馆角度来看,新媒体的应用增加了信息传递平台和互动服务工具,加速信息传播与更新;拓展互动服务的途径、项目和内容,增强信息传播与阅读服务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延伸了数字阅读,促进了网络互动阅读的发展。从读者角度来看,改变了自身的阅读方式,移动的数字化休闲阅读成为常态,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交流情感等。

但从新媒体的发展态势和对数字阅读的影响看,虽然微信等新媒体具有互动功能,但并不等于图书馆使用了它们就是开展了全面的互动服务。从上述调查情况可知,当前图书馆开展的新媒体互动服务与读者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现有的新媒体平台覆盖面窄,用户关注度不高,有些圖书馆的微博粉丝数量占注册读者的比例低;(2)对新媒体的应用还局限于微信、微博(新浪、腾讯)、手机图书馆App,大部分图书馆尤其县区级馆采用的新媒体种类还不够多,对抖音、快手、B站等新媒体平台引入不够及时;(3)对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开发利用不充分,多数图书馆仅用于通知公告、资讯发布和新书推荐;(4)图书馆与社交媒体平台的融合度低,注册社交阅读App账号的图书馆数量少,像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等数字新媒体平台还没有被广泛应用;(5)提供的服务内容还不够丰富,内容更新不及时,一些图书馆新媒体推文的知识信息含量不高,阅读的交互性不强。

4 推进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对策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所具有的数字阅读互动功能正是读者所期待的。新媒体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必将给阅读服务增添新的活力。公共图书馆要结合知识服务平台、资源形态、新媒体的性能和阅读服务的项目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构建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体系。

4.1 构建开放融合的互动服务平台

4.1.1 主动嵌入各类社交媒体平台

随着新一代ILS的开发应用,图书馆将能够与更多的新媒体平台跨界融合,形成高度开放融合的互动阅读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社交化阅读服务能力。公共图书馆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采用“以网治网”的方法,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将数字阅读服务嵌入社交媒体,并借助它们的技术优势和社会效应来扩大互动阅读服务覆盖面,提升互动服务能力。与社交媒体合作时,应尽量选择品牌产品,因为品牌越知名,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多。各馆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除了微信、微博、QQ、移动图书馆App外,还应遴选时下最流行的、关注度和开放度高的新媒体,注册其账号,入驻其平台。在腾讯微博停止运营后,需要及时调整基于新浪微博的互动阅读服务。

4.1.2 将高品质的新媒体平台接入ILS

各类新媒体平台不仅交互性强而且有丰富的活动内容,公共图书馆应将一些高品质的新媒体平台接入本馆的ILS,增加本单位互动阅读的服务项目和资源内容。在各种出版平台、读书App、教育App、文化娱乐网站中,不乏阅读资源丰富、交互性强的新媒体平台,各馆需要积极引入,并与ILS融为一体,供本馆读者直接使用。例如,B站拥有动画、科技、生活、学习区(中学、大学课程)等分区,并开设直播等业务板块;CCtalk作为一个实时互动教育平台,由不同的讲书人讲授图书内容,今年推出的“书说战‘疫”系列直播,每场都吸引了大量读者[5],并让他们参与评论,传递正能量。

4.2 充分挖掘新媒体的互动功能

泛终端化时代,媒体趋于融合,便捷、智能的新媒体成为广大用户的阅读载体。因为新媒体是一种“多对多”的传播,它使每个人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有说的条件。新媒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用户通过各类新媒体上传或转发精彩图文,以点赞、评论等方式与他人互动。因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互动阅读成为信息获取、知识分享、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的群体化行为,高度契合了社会公众阅读及社交的需求。交互性成为提升用户体验价值和满意度的关键[6],这是新媒体能够吸引用户的核心所在,也是图书馆应用新媒体开展互动服务的根本原因。公共图书馆要充分了解各种常用新媒体的功能,根据不同读者群的使用爱好和数字阅读倾向,打出一套新媒体运用组合拳,深入强化读者互动阅读体验,发挥新媒体在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要具体针对社会公众的互动阅读需求,以不同新媒体的互动功能,让信息传播和数字阅读更加立体、丰富、接地气[7] ,全面提升图书馆的互动阅读服务效能。例如,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的“关注、点赞、评论、分享”功能,打造短视频,助力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向中老年读者推出他们最爱看的生活健康妙招类、祝福类、正能量类等互动视频栏目。利用B站、西瓜视频等新媒体的弹幕功能,将专题知识讲座、文学讲座进行直播发布,使创作者和内容消费者及读者之间在时间上有更强的互动。利用微信的强大互动功能,建立高度互动的问答社区,专注分享知识、经验、观念,通过问答互动方式,实现资源互动分享。

4.3 拓展可读性的互动服务内容

4.3.1 扩大音视频阅读服务

在5G甚至今后6G等高网速的条件下,网络带宽十分充裕且成本低廉,更多的用户将使用音视频进行通信交流、学习阅读、传递知识[8]。今年2月份以来,一些馆引入的“读联体平台”,向读者免费推送各类型学习资源,其中有声书和视频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宅”阅读体验。面对网络阅读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的新需求,图书馆应加快音视频服务建设,以音视频的特有阅读性能促进读者之间的互动。(1) 扩大有声阅读服务。直接引进专业性有声阅读平台,如喜马拉雅FM平台、懒人听书、起点读书等,打造“云听书”平台,充实有声阅读资源。同时利用本馆已建或拟建的网上“朗读亭”,与抖音、快手等平台融合,方便读者上传自己想要与大家分享的有声内容。(2)增强视频阅读服务。加大引进网络在线教学平台工具及其课程资源,以满足广大社会读者的视频互动学习需求;增进与数据库资源供应商合作,逐步在电子书、学术视频等资源服务系统中增加视频弹幕功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交流互动[9],提高阅读的受益率和资源的利用率;加快讲座、培训等服务向视频互动发展,增加网上直播或在线交互功能,提高这类服务的效能。

4.3.2 打造沉浸式阅读服务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阅读变得生动立体,读者不仅是在用眼看,更是浸入到情境里,与内容互动。这将升级公共图书馆原有的互动阅读体验服务。在5G的带动下,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将是图书馆阅读服务的新趋势。首先,建设图书馆数字体验区。运用声、光、图、文等计算机数字技术来展现阅读服务,规划图书馆VR互动体验、全息投影互动、人工数字阅读等功能区间,或建设智慧书房,为读者提供互动的基础设施和方式。其次,挖掘虚拟现实阅读内容。内容是沉浸式阅读交互的核心,只有优质内容才能带动虚拟现实技术渐入佳境。图书馆利用“整理者”的身份,把被淹没在数字海洋中的知识信息重新挖掘出来,结合VR/AR技术,为读者提供数字化、互动化、游戏化的阅读内容。例如,将原有的展览采用线上全景览模式,发挥公共图书馆虚拟展览的优势,以持续性的互动给读者沉浸式观展体验。

4.3.3 完善触摸媒体阅读服务

公共图书馆开展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也需要考虑包括盲人、视障、智障人员在内的特殊群体。2017年以来,中宣传部等五部门组织实施的“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就是为了向盲人提供数字有声读物、电子盲文和定制化、持续性知识文化服务[10]。各级公共馆应主动利用该工程的盲人读物融合出版与传播平台,构建本单位面向视障阅读的触听觉融合交互的服务系统[11],开展别样的交互式阅读服务。引入典型的触觉再现设备(笔式触读器、手指阅读器等)、新一代智能听书机等盲用阅读设备,加强对这类用户的干预训练,让他们掌握相关设备和Talkback等工具的应用,以便于通过多感官去感知和识别数字信息资源及新媒体平台。同时,图书馆要进一步利用智能交互技术,为智障人员提供合适的趣味性交互阅读服务项目,从而让这些特殊阅读群体参与到新媒体社交活动中,轻松体验新时代阅读的沉浸感和交互感。

4.4 建立良好的互动服务机制

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是基于全民阅读推广的知识信息服务模式,在阅读服务与社交媒体高度融合后,用户阅读社交化的特征则更加明显。读者的阅读交互行为表现出分享、讨论、合作、评价、信任等特征,加之新媒体阅读带有很强的自媒体特性,用户通过在线媒体创造自己喜爱的文章、书籍等“副产品”[12],即用户产生内容。因而,社交化阅读不完全是读者的个人行为,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自然地产生“集体”交互行为,无形中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要建立健全互动阅读服务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新媒体互动阅读空间。一是要严格新媒体平台的资源管理。认真选择资源,审慎做好学习阅读、教学科研、文化娱乐等数字资源的遴选和推送,对馆藏和来自用户的内容及信息进行实时有效的管控,确保推送资源符合知识性、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要求。综合运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通过算法分析实时掌握互动平台上的阅读数据、行为数据,剔除负面内容,把有益的、高阅读率的内容推荐出去。二是要强化对读者交互行为的约束。馆员日常要参与到本单位的新媒体社交阅读平台,与用户保持互动,引导读者合理参与互动;对于违规的读者进行及时教育,让他们自觉遵守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图书馆的相关制度,通过法治约束和读者自律,保持互动阅读持续健康发展。

5 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伴随媒体融合发展,大量的、多形态的数字资源进入用户视野,人们的阅读方式、习惯和兴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阅读与社交是双向交互的过程,各类新媒体必然成为连通图书馆与用户的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公共图书馆需要从“单一阵地服务”向“新媒体+阵地服务”相结合转型,大力推进基于社媒阅读、有声阅读等细分领域的阅读新手段和新载体创新。各级公共图书馆只有积极应用新技术,借力新媒体平台和工具,着力打造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体系,才能改进阅读服务方式、丰富阅读内容、增强用户阅读体验,才能让各主体之间更好地进行智慧交互、知识交互和情感交互,进而提升服务效能和信息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媒体管家.新媒体邀约与传统媒体邀约的区别[EB/OL].[2020-07-12].https://www.sohu.com/a/249044859_

100251170.

王婉妮.网络新媒体特点及其现状分析[J].今传媒,2014

(12):123-124.

熊太纯.基于区域图书馆联盟的网络互动服务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6(4):4-10.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EB/OL].[2020-07-20].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701/t20170117_4776

73.html?keywords=.

上海享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Ctalk实时互动教育平台[EB/OL].[2020-08-20].https://www.cctalk.com/.

刘晓莉,张雷.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互动性对用户满意的影响研究: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5):94-98.

李静,屈菡,程佳,等.在新时代图书馆要践行好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N].中國文化报,2019-09-11(1).

刘炜,陈晨,张磊.5G与智慧图书馆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1-9.

王敏,徐健.视频弹幕与字幕的情感分析与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9(5):109-118.

新华网.中宣部等五部门实施“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EB/OL].[2020-08-28].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7-09/14/c_136608085.htm.

祁彬斌,胡玉宁,朱学芳,等.面向盲人阅读的触觉交互服务框架构建与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14):20-29.

KRISTINA C,MIGUEL N,VALENTINA I, et al. Read create share: a new digital tool for interactive reading and writing[J].Computers &Education,2015,82(3):486-496.

熊太纯 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 江苏常州,213001。

王晓刚 常州市武进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江苏常州,213159。

(收稿日期:2020-12-03 编校:曹晓文,谢艳秋)

猜你喜欢

用户服务数字阅读公共图书馆
口碑信息传播对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服务探讨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转型路径分析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用户服务保障模式探讨
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培养策略研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