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扎根理论的茅山江南名山形象认知分析

2021-04-06唐晓岚龚文方

关键词:茅山扎根理论

唐晓岚 龚文方

摘要:江南名山是中国名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的开发和利用为古代文人和知识分子所主导,是当前完善名山风景建设的关键因素,而诗词文本则是江南名山形象构建的见证。本文以江南名山茅山为研究案例,结合元代刘大彬所著《茅山志·金薤篇》中记载的茅山相关诗词及网络搜集的补充诗词为文本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对文本内容进行三级编码,归纳形成包括山地、生物、天象、气象资源等在内的十五个初始范畴和自然资源、文化特征、审美活动、行为互动、建筑设施五个主范畴,进而利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 CM6进行词频分析、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情感意象分析。分析发现诗词文本中自然资源构成了茅山风景区核心景观资源。情感意象分析发现,中性情感比重最大,“归隐”频次最高,反映出诗人普遍以茅山寄托隐居志向,积极情感多表达诗人对自然资源的由衷喜爱。最后构建江南名山形象塑造过程的模型,认为永嘉之乱后江南名山得到了发展,优越的自然条件作为风景要素,是形象认知的起点和自然供给力。宗教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山岳诗文的创作,二者构成重要的文化供给力。隐居和游观活动的兴盛则是江南名山文化吸引力的重要体现。总结得出了茅山江南名山形象,为后续江南名山形象认知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江南名山;茅山;形象认知;扎根理论

“名山”一词由来已久。春秋《管子·地图》中“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轩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的“名山”被描述成为军事中可利用的自然屏障,意为高山、大山。西汉《礼记·礼器》说“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飨帝于郊”,郑玄注释道:“名,犹大也。”可见名山的初始形象是宽广高大的山脉,这正是中国古代先人视山岳为神灵、进行原始崇拜的起源。秦汉王朝的统治者为追求统治的合法性,在山岳举行名曰“封禅”的祭祀活动,建立了以五岳为主的中华名山体系,赋予了名山精神文化功能且植入了自然文化融合、天人合一的理念。自魏晋文人士大夫思想解放,山岳形象逐渐转向文化审美、自然审美,成为宗教人士和文人避世修行、休闲游憩的场所。以寺观为主体的宗教建设与世俗的风景建设相结合,成为中国名山风景区开发建设一贯的特色,塑造出独特的宗教名山和文学名山。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褥”,尚未开垦的江南长期呈现一幅原始粗犷的风貌,自然的险恶催使巫风盛行,信奉的神祗也多由自然崇拜产生。随着中原王朝的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山岳逐渐成为文人自然审美的对象,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名山形象。本文以茅山相关古诗词文本作为原始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和ROST CM6软件对词频、社区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尝试构建茅山作为江南名山形象认知的形成过程。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案例概况

茅山位于东经119°25′~119°9′、北纬31°54′~31°34′之间,地处江苏句容、金坛两地交界处。汉代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道立派,故又称三茅山。东晋时期,杨羲、许谧、许逊创立了茅山上清派,同时期的葛洪、陶弘景等道教名人、诗人都曾修炼隐居于这里,留下了诗文经典和医学著作。历经数百年的经营,茅山逐渐成为影响力辐射江南地区的道教圣地之一。《唐六典·尚书户部》中记录江南道的十三座名山便将茅山列入其中,道教典籍《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和《上清天地贫困府图经》则将茅山纳人道教的仙境宇宙观中,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以茅山诗词为分析材料的成果目前集中于茅山文学的相关研究,已有学者李金坤、居忠诚、韩茂修等人对《陶弘景集》之《诏问》、《答谢中书书》以及储光羲所作《游茅山五首》等诗文作品中关于茅山的描绘及表达的情感进行了探究。这些材料仅为茅山相关诗词中的一小部分,尚不能揭示茅山在文学作品中所展示出的主要形象,也未能体现诗人对茅山的多种情感。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文本资料取材于元代刘大彬所著《茅山志·金薤编》中所收录的诗词以及网络检索内容的补充,共有涉及齐梁、宋、唐、元等不同朝代的古诗词240首。

刘大彬为元代著名道士,茅山第四十五代宗师,主持《茅山志》的编纂工作,他所撰的《茅山志》是现存最早的有关茅山的志书,其中《金薤编》收录了齐梁、唐、宋、元人咏茅山之诗作,以弘扬茅山道教文化,其中有不少文本在别处未曾收录或已失传。这些诗词文本不仅歌颂了茅山山川林石等自然美景,也有仙宫、洞府、道观等人文建筑,还描绘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文人墨客游玩踏青的场景,包含茅山特有的道教文化,有助于表现茅山自然风景和历史人文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研究方法及过程

本文采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文本材料。扎根理论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Strauss和Glaser两位学者共同提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它通过系统化的程序,对原始资料进行概括,进而归纳总结,自下而上建立起系统的实质理论,即在收集的资料中发现反映事物本质的核心概念,再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分为数据收集处理、形成概念、数据编码、归纳整合和理论生成等环节。其中,数据编码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三个过程。

古诗词文学作品与风景的结合并非偶然,是经过历史长期检验的成功的审美互动形式,文人士大夫通过文学作品将其人文内涵和精神内核转化为风景资源注入相关的风景环境中,形成独特的吸引力。茅山古诗词对茅山整体风貌及景点建筑的描绘、作者游赏时表达的情感倾向和思考是分析名山形象的良好素材。应用扎根理论对茅山诗文进行分析,通过三级数据编码过程识别和概括茅山诗文蕴藏的形象要素,帮助研究人员建立起多层次形象,梳理各层次间联系,并以词频分析明确茅山形象认知重点和构建过程,为茅山建设提供历史和文化支撑。

二、名山形象认知与构建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扎根理论研究过程中数据编码的第一步,需要研究者对文字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检视,提取出初始代码,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尽可能多地建立起代码,经过持续的搜集、比较和分析,逐渐明晰不同代码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后得到一个初始范畴。本研究需要逐句阅读并分析《茅山志》及通过网络检索所获得的240篇茅山古詩词文本,由于古诗词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典故和词语形态变异,因此首先要对研究资料做“清洗”工作,通过人工识别的方式进行诗词文本的标准化整理,再导人ROST CM6软件进行词频分析。本步骤共计提出2694个初级代码,归纳提炼出109个代码,部分代码如表1所示。

统计高频代码共68个,如表2所示。由于茅山诗文包含了作者对茅山各类风景、文化资源及游历感受的概念化表达,因此通过高频词的对比及频数筛选,能够有效提取出不同代码之间的共同属性和联系,并将它们聚拢为一类。如文本中出现频率超过50次的词语有林木、山体、云气、洞穴、道教神仙等,其中“山体”“洞穴”“峰峦”“岩石”属于山地资源,“道教神仙”“道教名人”“道教仙境”“文学典故”则与宗教、文学相关,“林木”“花草”“禽鸟”代表了茅山中多样的生物景观。可初步判断茅山的形象建立在以山地资源为主的自然资源上,突出展现与道教、古典文学紧密联系的文化特征。以此类推,尝试以高频代码为代表进行归类。

初步梳理代码性质和代码间逻辑关系,使相似属性的代码归人到同一初始范畴下,对代码所属范畴做出详细阐释,做到各初始范畴的内容不产生交叉重叠,得出诗文作者茅山形象认知的元素,提炼产生15种初始范畴如表3所示。通过反复比较发现:“山地资源”“生物资源”“气象资源”“嗅觉景观”“听觉景观”等范畴属于诗人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感官体验;“文化元素”自成一类;“情感表达”“想象联想”代表作者游历产生的主观感受;“基础设施”“传统建筑”包括诗词提及的所有人工构筑物;“游览赏玩”“生产生活”是茅山地区地方民众和隐士游客活动的集合。

(二)主轴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得出的15种初始范畴还需强化联系,因此将初始范畴回归到原始文本资料当中,使用主轴式编码建立、简化不同形象元素之间的关系,按照有序的逻辑关系连接相关的初始范畴,形成5个主范畴(表4),完成茅山江南名山形象认知的构建。

在编码过程中,山地资源、生物资源、天象资源等感官体验到的自然风景统一归纳为“自然资源”,各类基础设施和传统建筑作为人为构筑物归人到“建筑设施”当中。诗词文本中体现的各类神仙、法器等道教文化内容与文学典故是作者游观经历的文化元素,归为茅山风景所蕴含的“文化特征”之中。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涉及的情感想象归入“审美活动”。游览赏玩和生产生活既包含了诗人在景区内的娱乐和生活,也涵盖了茅山周边农村的劳动场景,最终归人到“行为互动”范畴。

(三)选择式编码

由表4可知,自然资源范畴的频数远高于其他范畴,是茅山江南名山形象的核心。山地、生物、天象等景观资源从视觉、嗅觉、听觉多个角度为游览者带来感官体验,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茅山的自然风景面貌做出描述:宏观上,有“远势一峰出,近形千嶂分”表现山峰形态差异,体现对茅山的整体印象;微观上则有“华阳洞口片云飞,细雨濠潆欲湿衣”以及“万珠寒涌碧琉璃,山色天光湛一池”专门刻画茅山的华阳洞、喜客泉等著名景点,足见古代文人对茅山景点深入的探索开发情况。相较之下,建筑设施的频数较低,以描写山道、法坛和丹井等基础设施居多,道观、楼阁、宫院等大体量的建筑多作为自然风景中的点缀。

文化特征的比重仅次于自然资源,包括了道教文化以及文学典故,如“回首三君谁更似,子房家世有高风”引用了张良子房家族“五世相韩”的历史典故,“春风未暖六经灰,闲抱黄庭煮白石”表现的是隐士阅读《黄庭经》、煮白石为粮修炼的道门生活,反映出茅山作为道教名山的独特宗教形象和厚重文化气质。

游客的情感想象是其旅游体验与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山水诗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抒发作者游历时产生的情感,即进行“审美活动”,因此准确把握茅山诗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至关重要。这其中既有“喜得赏心处,春山岂计程”的喜悦之情,也有“南望江南满山雪,此情惆怅将谁说”的惆怅。

行为互动种类最多,“坐啸青枫晚,行吟白日长”“石上开仙酌,松间对玉琴”表现出诗人吟诗、长啸、饮宴、奏乐等丰富的娱乐形式,“抱孙堪种树,倚杖问耘田”“荷锸朝芸陇,分镫夜读书”“种术耕岩石,寻芝采玉文”等展示了朴素的日常生活。

三、形象认知的构建过程分析

(一)形象关联分析

通过三级编码过程,本研究已经实现茅山江南名山形象认知的归纳,ROST CM6软件中的“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功能对茅山诗词文本中提取的代码进行分析,以Net draw工具生成语义网络图示(图1),表现出各范畴之间的相关性。

设置节点大小衡量中心度,将代码间关联度可视化,直观展现出代码间关系。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代码“山体”“林木”与其他代码联系最为紧密,且中心度最高,说明山地和植被是诗词文本关注的重点,“云气”“洞穴”“花草”为二级中心词,说明植物和山石、气象属于吸引力较高的风景资源。三级中心词首次出现了“文化特征”中的“道教神仙”,表现出道教文化在茅山形象中的重要地位。

关联度最高(关联度为21)的三个代码分别为“山体-林木”“林木-花草”“洞穴-云气”,说明诗词文本中植物资源和山地资源、气象资源互为依托,构成了茅山核心景观资源。“林木-云气”(关联度20)、“鸟-林木”(关联度16)、“林木-岩石”(关联度16)等代码之间关联度也较高。因此综合来看,自然资源是茅山江南名山形象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与审美活动相关的代码“归隐”“怀古”“喜悦”“闲情”主要与“山体”相关,表明茅山山体是最能引发情感想象的风景资源。而“文学典故”“道教神仙”“修炼法门”“道教仙境”等文化元素与“林木”“山体”“云气”等自然资源关联度较高,说明茅山文化元素建立在自然风景基础上。

(二)情感意象分析

整理文人士大夫游历产生的情感想象,有助于进一步探究茅山的整体环境氛围,强化风景地的原真性保护和游客的原真性体验。从240篇诗歌中遴选326句与情感想象有关的诗句,对含有情感色彩的内容进行提取,合并语义相近的词语,获得表达诗人情感与志向的代码十三种,再将其分类为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中性情感,建立情感词汇的自定义词典,利用ROST软件情感傾向分析统计如表5所示。积极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茅山建立起积极的情绪,如感到放松闲适——闲情,或摆脱世俗困扰——绝俗;中性情感多体现诗人身处其境引发的联想和想象,如感怀世事变迁的怀古之情;消极情感常为文人感叹怀才不遇以及无法超脱世俗的郁结之情。

文本中的中性情感比重最大,且以“归隐”的频次最高,正如“隐居闻道无人迹,麋鹿来依积雪深”对结庐茅山、麋鹿踏雪唯美画面的描述,表达了诗人以归隐避世为主的思想志向。可见,东晋文人士大夫因政治失意转而隐居山中、专注构建内心世界,江南山岳中从此兴盛起独特的隐士文化。葛洪、陶弘景于此地修行期间撰写了丰富的文学著作,为茅山浓厚的隐士文化奠定了基础。

积极情感多与“自然资源”有关,“喜得赏心处,春山岂计程”“我爱龙池水,愿君酌霜匏”等诗句直接体现出作者对茅山风景的喜爱。消极情感比重最小,“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一句道出作者对逝去好友的缅怀和痛惜。

(三)形象认知构建过程

结合编码过程和整体形象认知分析,得出茅山江南名山形象认知构建过程如图2所示。

山岳风景与宗教景观构成的风景素材成为名山形象认知起点。永嘉之乱后,西晋迁都建康,中原国土尽数落于北方政权。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金丹卷四》中写道,“今中国名山不可得至,江东名山之可得住者”,江南名山因而得到了发展。自此茅山的自然风光吸引了诸多文人雅士和高道名僧在此修建山房道院。茅山虽然不高却可俯瞰诸峰,对比之下仿佛“万山开豁如重关”“松梢浮烟暮霞薄”,山峦间飘动的白云则使风景变得灵动飘逸,仿若山水画中的留白手法,以云气、烟霞贯通画面,拓展视觉空间,更加彰显茅山的雄厚俊秀,展现出江南自然山水的简洁、平淡、缥缈、开阔;山中水体姿态万千、清澈纯净,與山色天光相互映衬,“万珠寒涌碧琉璃,山色天光湛一池”,凸显空间的幽远纵深;“猿来洞口啼残月,鹤来松梢踏破云”“飞花香过山去,老树声作涛喧”,林木花草、禽鸟走兽构成了和谐的山林生态环境,动静皆宜,在山花香氛中动物声、环境声合唱生命的赞歌。茅山风景为观者提供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样的感官体验,因此成了江南名山文化供给力、吸引力以及名山形象认知的起点。

名山文化气质源于风景素材的滋养,并转化成名山文化供给力。东晋时期官僚阶层和王公贵族追捧道教玄学,上清派数代宗师如魏华存、葛洪、许谧、许岁羽等都为高层士族,致使茅山道教文化迅速发展。陶弘景编纂的《真诰》提出洞天福地理论,同时期的上清经典《紫阳真人内传》则将洞天与人体关联起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完成了茅山神圣空间的构建,赋予茅山“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道教文化属性,正所谓“华阳一入远尘氛,便觉仙凡两地分”。茅山的神圣性正是建立在道教神仙、名人以及宗教传统的基础上,成了茅山文脉的开端。宗教文化的繁荣促使山岳诗文大量出现,山岳开始得到细致的描写和记述。因此文化气质成为茅山作为文化供给力的重要条件。

名山文化吸引力是对文化供给力的体察形式。江南的秀美山水、道教的超脱无为与魏晋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结合,导致隐士文化蓬勃兴旺,山林之中采集、渔猎、樵伐与农耕成为隐士生产生活的主要方式。这一时期的中国传统山水审美观念也由山水比德思想向自然审美转型。“外游”作为具体的山水审美实践随之发展起来,游观活动使名山风景的客观物象与士人的主观意象相融合,推动了茅山江南名山形象的认知与构建,文学作品中则呈现出作者隐逸闲适、思乡怀古的饱满情感。正如“指点云山间仙迹,半空笑语落天风”描写诗人于云山中寻找道教仙境、笑声放浪于山岭之中的喜悦之情,“倚阑莫谓曾无喜,且玩清泠润恶诗”则描绘了文人凭栏吟诗的场景。“审美活动”和“行为互动”多样化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江南名山文化吸引力。

综上所述,魏晋时期江南山岳广泛开发,茅山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了文人雅士的驻扎,他们因地制宜搭建隐逸与修行场所,促成了“自然资源”和“建筑设施”成为风景素材。道教文化及山岳诗文的勃发则为体会茅山风景提供了名山文化供给力,使其具备了深刻的宗教和文学内涵。隐居和游观活动的盛行,使文人通过“审美活动”与“行为互动”建立起多样化的名山文化吸引力,完成了主观感受和客观景物的统一。风景素材、名山文化供给力与名山文化吸引力三者共同构建了茅山道教圣地、风景胜地、文学圣地、隐居之处的江南名山形象。

四、结语

本文以元代刘大彬所著《茅山志·金薤编》中记载的诗词和互联网收集的茅山相关诗词文本为原始材料,利用扎根理论和文本分析软件ROST CM6完成了对茅山江南名山形象的认知探究。茅山因其峰峦、山洞、泉池、云雾等自然资源,成为知识分子和宗教人士青睐的游居和修行之所,孕育出独特的道教文化和茅山文学,进一步形成了道观、宫院、民居等宗教建筑和生活设施,多元化的景观要素为文人士大夫提供了别样生动的审美感受和游历方式。可以说,茅山得益于天然的自然风景,孕育出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最终形成了江南名山形象。对茅山的整体形象认知以及形象认知的构建过程模型的探讨研究,为后续江南名山形象认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 朱凯)

猜你喜欢

茅山扎根理论
茅山乾元观里的抗战故事
一品锅中尝春味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阿里巴巴品牌构建研究
高度重视、有效推进茅山老区扶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