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集团化办学 构建精致化课堂

2021-04-06谢红新

教育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联校松江区教研

谢红新

依据上海市松江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年到2018年,由松江区民乐学校牵头,松江区佘山学校、松江区民乐学校、松江区天马山学校、松江区仓桥学校、松江区叶榭学校、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七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共同参与的松江区民乐学校教育集团,以“精致化课堂教学”为共同的办学理念,借助集团学校协作的力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以课题研究和项目推进为主线,协同推进,优势互补,促进学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以提高教学效益为中心,深度聚焦

聚焦精致化课堂教学。集团建立之初,着力构建“教学精细化管理共同体”,提升“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如今进一步聚焦课堂,从教学的五环节入手,力求做到教学目标精准、教学内容精要、教学流程精细、作业布置精当、评价反馈精确,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提炼精致化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结合文献研究和教学实际,初步制定了“精致化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并在行动研究中不断修正完善。

备课精致化,即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点突出,难点恰当,三维统一。教学流程精致化,即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将教学流程组织成引导、预学、交流、反馈等有机结合的多边互动过程。作业处置精致化,即精心设计作业,作业量适当,难易度恰当;分层布置作业,重点作业教师先做;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讲评,建立档案。课外辅导精致化,即及时进行后进生、特长生辅导,注重鼓励和启发。评价反馈精致化,即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平行,认真收集反馈信息,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变化。

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全面实施

研究从现状调研出发。为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集团编制了现状问卷调查表。从调查结果看,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精准,对学情的把握不够到位;上课环节缺少创新,提问不够精简。从活动情况看,部分教师参加集体研究活动热情不高。从教师的反馈看,理论水平仍欠缺,需要学习反思和专家引领,完善教育理念。

编制观评课记录册。在学科调研的基础上,集团制定了“精致化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形成了《观评课记录表》,并编印成册发给集团教师使用。

设计系列活动。针对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集团开展了覆盖所有学科学段的系列研修活动。

第一,教学设计评比。针对问卷中的问题,组织主题为“精心设计,让课堂更精彩”的教学设计评比。遴选优秀设计汇编《精心设计,让课堂更精彩——课堂教学设计选粹》,推广经验。

第二,课堂教学评比。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开展以“关注学习经历,打造精彩课堂”为主题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经过比赛,44位教师获奖。汇编了《让精致化课堂教学理念生根开花——课堂教学评比集锦》,推广经验。

第三,教学明星评选。为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于2015年11月举行了“教学明星”评选。最终产生18名教学明星、18名教學明星提名奖,征集经验并宣传推广。

第四,研究成果评选。为反映研究的最新成果,于2016年2月开展了“精致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成长”课题研究成果评选。盲审产生55篇优秀论文。

培育成员校自主研究项目。集团内各校开展自主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绿色指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专家引领下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行动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导向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等六项子课题研究。通过子课题研究,找准各校的短板,解决问题、彰显特色。

以工作项目为抓手,重点推进

教师柔性流动。集团制定教师柔性流动实施方案,明确教师流动的要求、职责、奖励、考核和保障机制。教师柔性流动一方面暂时缓解了部分教师短缺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流动教师搭建了再发展的平台。

名师团队辐射。按照松江区“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组建了由集团内27位区级学科名师组成的名师工作室。为了发挥名师团队的优势效应,一方面组织学科教师观摩和学习;另一方面开展名师跨校带教活动,促进师资队伍业务水准趋于均衡。

优质课程配送。充分挖掘集团内的优质课程,如民乐学校的“缎带制作”、仓桥学校的“金属丝弯折”等课程,开展特色课程送教;依托城市少年宫、节庆活动等载体开展学生辅导,提升综合素养。

推进联校教研。联校教研活动是集团教师交流研讨的常规项目。目前,联校教研项目已经形成语、数、英等研修小组。经常性的网络联校研修拉近了学校间的距离,提升了研修效率。同时积极与外校开展联合教研,如建立“五校教育联合体”,组织各学科专题交流、课堂研讨活动。

民乐学校教育集团以教师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加强校际领导、教师之间的专业对话和合作,涌现出一批教学骨干,营造了相互支持、专业合作的氛围。“精致化课堂教学”理念得到了集团各校师生的广泛认同,课堂教学方式实现有效转型,初步总结出“以学定教、精讲多学、互动精彩、训练精当”的课堂教学基本经验。

自集团建立以来,集团内多数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薄弱学校进步明显,成为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其中,民乐学校、仓桥学校、佘山学校荣获2012-2014学年区“强师兴教”先进集体,民乐学校荣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佘山学校被评为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

以推广机制为重心,均衡发展

加强课堂诊断与改进机制研究。建立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有助于教师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实现“以评促教”,保障教学质量。目前,集团内的一些学校已经在子课题研究方面开展实践。但从整体上看,教师课堂诊断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活动操作还不够规范。下一阶段我们将加强研究和提炼,形成一套推广机制,进一步保障集团内各校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

深化联校教研的范围和主题。集团的联校教研已经成为常态,主要集中在小学语、数、英等学科。而其他学科的教研主要以各校为单位自行开展,相比之下,这些学科教师数量更少、水平也参差不齐。联校教研的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展,惠及所有学科。另外,联校教研的主题比较零碎,活动之间缺乏联系。联校教研需围绕“精致化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市区教研的热点与难点统一规划,采取渐进策略,根据几所学校共同存在的问题设定主题,以问题为导向形成长周期教研的主题序列,分类研修,逐步深入。

由课堂教学研究转向课程建设研究。我们已经开展的优质课程配送项目主要分为学生专题讲座、学生社团辅导、特色课程送教三类,实施下来发现,集团特色课程数量有限,目前开发的六门课程也难以满足学生多样的需求;有些课程受到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受众面相对狭窄。后期我们将由课堂教学研究转向课程建设研究,打造形式多样、品质上乘的特色课程群,让集团内所有学生都能找到更合适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王妍妍

猜你喜欢

联校松江区教研
农村中小学网络联校群应用模式的探索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郴州汝城县井坡镇学校召开网络联校线上联合教研会
郴州苏仙区积极筹备网络联校工作
浏阳市召开网络联校工作部署会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上海松江区游客满意度调查和提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