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单位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

2021-04-03彭蓉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财政管理审计工作风险管理

彭蓉晖

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在医院财政管理整体架构中占据极高比重,是医院财政管理的重点工作,也是医院单位深化医改进程的重要先决条件[1]。随着政府对公立医院财政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持续深入,医院内部现有的财政管理体制已无法满足当下医院发展需求与行业要求,普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财政风险管理水平欠佳等不足[2]。医院欲追求更好的发展,加强内部财政管理工作,就需要重视相关风险管理。相较于院内其他部门、科室而言,内部审计部门的存在相对独立。医院审计部门能够从单位全局视角对财政风险进行预估与管理,在院内财政风险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强调,内部审计要参与至组织内部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去。只有加快推动医院内部审计与财政风险管理的相互“绑定”,使内部审计成为医院财政风险管理的干预者,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医院财政管理中的岗位价值,才能够避免财务风险,为医院发展创建良好的内部经济环境[3]。

1 现存的问题

1.1 风险意识不足

现阶段,部分医院内部审计机制仍然无法做到“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不佳,无法基于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切实需求,以及组织内部现存的财务运行制度开展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工作效能欠佳的问题就此体现[4]。部分医院领导层未能提起足够的重视,不会合理运用内部审计方法,对医院财务管理情况实行有效监督与管控;且医院内部财政管理的风险防控意识相对缺失,医院管理层更未能够就内部审计构建长远规划[5]。以上种种,导致医院内部审计的运行体制不健全,相关制度管理工作的落实无法有效执行下去,管理效能亦低下。上述问题是导致医院内部财务风险大幅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医院内部审计岗位也受管理层意识问题影响,未能够严把人员聘用关,对审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不高,审计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有限,由于风险意识不强及审计经验不足,导致岗位整体业务水准低下,致医院审计管理质量严重下降。甚至部分医院自身财务结构设置欠合理,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执行难度高,同样会对内部审计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审计工作受各类因素干预,整体管理质量不符合医院财政管理要求,最终导致医院内部审计管理在单位资产结构、长短期债务分析等工作上呈现短板与不足。

1.2 管理制度缺失

现阶段,仍旧存在部分医院内部审计制度的设置欠合理,国内关于审计工作的发展还需朝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方向不断迈进。新医改政策的提出,公立医院运营模式需要发生转变,但部分医院未能够在新时期下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制度缺失,直接导致具体工作无制可依、无责可究,不仅直接影响到审计岗位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态度,更直接令具体工作的执行层面缺失指导规划,具体工作开展困难,使医院财务管理面临较高风险[6]。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对财务内控的认识存在偏颇,重视度不够,导致部门间财务数据运行欠完善,在医用物资的运用、转移、报废等管理制度方面有所欠缺[7]。上述情况的出现与长期存在,直接导致院内财务管理工作随意性大,同时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分工亦不够明确,工作混乱,结构不清晰,影响医院财务管理的整体工作质量。

1.3 工作方法落后

医院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质量不高的另一主要问题,表现为相关工作方法的落后。部分医院未能就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与环节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及优化,导致医院内部审计程序老旧,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具体工作需求,内部审计程序执行欠规范,使院内审计工作质量受到影响,医院财政风险管理欠佳[8]。部分医院在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开展前,未能够就医院财政相关情况予以科学调研,审计重点把控不到位,审计岗位对医院实际财政情况掌握度不够,对医院整体运营情况的了解不足。甚至部分审计岗位在开展工作时,仅仅只对医院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对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设计与优化欠合理,未能整合对收支账目的审计与管理,审计方法落后。同时上文也提及,由于医院管理层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及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院内审计与财务管理岗位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而直接导致院内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方法落后,科学性欠佳。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影响管理者工作积极性的主要诱因,积极性下降,容易产生职业懈怠,进而加重医院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方法落后问题,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1.4 缺失必要监管

导致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低下的另一主要问题,即缺失必要的质量监管流程[9]。企事业单位任何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有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质量监管流程,才能够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合理、科学、准确、高效地开展。由于相关质量监管流程的缺失,导致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逐渐朝着欠规范、欠合理、欠健全的方向发展,是致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部分医院可能建立有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但制度的执行若不辅以与之配套的监管力量,则制度落实效率难有保证。加之医院内部审计岗位对审计前医院运营情况的评估欠合理,实际管理过程中对审计风险管控亦未能提升足够的重视,事后更没能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经验总结,直接影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审计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规范行为,加之医院缺乏必要的外部监管机制,造成监管环节严重缺失的局面,导致基层实际执行力下降,医院内部审计约束力不够,财务控制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地必将受到影响,导致财务风险问题屡屡发生。

2 原则

2.1 计划性原则

欲提升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需要充分基于医院发展现状制定工作原则,同时也要合理整合医院阶段性建设任务中存在的工作问题及改革方向,做到对医院发展战略的清晰掌握后,梳理好医院内部财务风险管理与审计工作开展的重难点,层级梳理,明确具体工作开展方向,并围绕重点工作项目收集医院财务信息,对医院财政管理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做到有计划地开展后续各项工作。在计划性原则管理下,更好地发挥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职能,做好院内财务风险管理工作[10]。

2.2 创新性原则

文章认为,虽然医院在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方面,需要以建立健全制度为先,但也要重视管理细节的创新性,强调提高审计工作效能,才是符合当下医院单位财政管理要求的另一重要工作原则。要求审计岗位内部工作人员不断探索医院审计新方法,积极总结工作创新,充分利用好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多利用智能化软件,结合大数据特性与优势,利用智能化设备与软件开展系统监控。同时也可基于信息化渠道,落实更具针对性的审计工作,充分结合计算机互联网的管理优势,借助设备带来的高度自动化性能,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提高时效性,降低对人力成本的过分需求,同时追求提升现有部门的整体工作质量。另外需要不断以创新发展的视角,思考医院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革新策略,基于医院现有的财政管理模式下,充分发挥、调用内外部监督机制,调用全员塑造监督力量,开展进一步的院内审计工作[11]。

3 策略

3.1 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强化相关人员风险意识是开展医院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为进一步追求更高质量的医院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成效,要求相关人员不断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科学管理机制。医院领导层作为医院内部运营、发展与制度制定的上层管理组织,上行下效,因此需要首先强调医院领导层风险防范意识的提升,同时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12]。只有上层管理组织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经常过问内部审计工作,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情况与工作效率及工作成果,紧密围绕院内现有的内部审计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查缺补漏的优化政策,同时向审计岗位传递风险防范意识,努力提升审计岗位对待本职工作的敏感性,才能够在整体上加强全院上下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领导有方时,督促院内审计工作执行才有力。需要重视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关于本职岗位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提升策略,主要可通过专业培训渠道获得理想成效。医院需注重对审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有利于达到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工作目标。只有始终强调提升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认识,不断培养、巩固其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审计部门工作积极性,促进医院该项管理工作的效能最大化,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3.2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医院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准确落实。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是否能够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13]。因此,医院应加强对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培养,可通过严格应聘条件、定期开展培训考核、定期开展会议探讨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实现,以提高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及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全院相关人员包括领导在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14]。另外,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保持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及培训活动,促使审计人员及时掌握并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创建一支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双高的内部审计队伍。

3.3 完善制度

相关工作制度的进一步建立健全,能够有效提高医院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质量,促进具体工作能够有制可依,后续出现任何问题能够有责可究。通过细化制度,使得相关人员的具体工作能够得到科学的规划与指导,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相关人员的“尽责工作”意识。在当前医改新形势下,随着医院业务的不断扩张,医疗机构发展方向的变化,令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日渐繁重。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就是促进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升、促进医院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渠道。第一,对院内现有审计制度进行完善。针对当下医院内部现有审计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与梳理,总结现有管理制度存在的矛盾点,并整理财务信息流异常现象,重点问题重点优化。组建制度优化团队,积极听取相关人员工作意见与建议,构建有关院内审计制度优化的长效体系。第二,做到重点环节重点把控,进一步梳理、划分医院财务岗位具体职责范畴,加强内部预算制度的搭建,对院内不同部门,基于其发展现状,构建更具针对性的预算管理机制。日常工作中严格依照制度开展具体工作。第三,在于不断健全医院预算体系,追求内控审计与预算编制两手抓,综合开展相关工作,做到在预算分析基础上,保证院内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执行[15]。

3.4 做到管理手段的与时俱进

做到管理手段的与时俱进,在管理有效性的大前提下,始终保持管理方法的创新性,是争取更高的院内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策略。第一,内部审计岗位需要不断完善审计方案,持续探索高效、优质科学的审计信息采集处理对策,并坚决确保财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第二,不断探索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策略,日常工作中积极学习先进管理办法,勇于尝试先进的管理技术,并不断总结新技术的使用经验,最终选择契合本单位管理现状与岗位人员使用习惯的科学管理办法。但需遵循准确性、真实性、高效性的基本原则。第三,搭建信息化风险管理平台,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可与外界互联网团队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医院审计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16]。基于全新的审计方法,合理运用平台内部功能,对全院上下财务信息进行高效、全面的覆盖式监控,提高医院审计部门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并建立与各部门的财务信息汇总及监督机制,确保全院上下财务监控、审计等各项工作效能的大幅提升。

3.5 建立监管力量

需要针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成立配套的监管力量,可由分管院长作为这支监管力量的领导者,负责监督审计部门工作积极性、制度执行力等各项工作指标完成度,并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绩效管理体系,做到奖惩分明。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加强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监管也是防止内部审计部门徇私舞弊的重要渠道[17]。监管力量需要独立存在,不与任何部门产生利益冲突,只负责监管、反馈,直接向院办交接、汇报工作。

4 小结

医院审计部门整体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院内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拉低整院财政管理效能。文章总结有医院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几点不足,认为需打破现有管理桎梏,需要从加强相关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寻求科学先进高效的管理手段、加强审计部门工作情况监管四方面入手。只有努力提升医院审计部门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财务风险管理价值。未来,还需持续探索医院审计部门工作质量优化对策,不断提升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为医院发展争取更好的财经环境。

猜你喜欢

财政管理审计工作风险管理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与税收在财政管理服务中的运用
我国财政管理内部控制研究述评与建议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制约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