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学生情绪能力的树立

2021-04-02王婕

艺术评鉴 2021年4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培养方法

王婕

摘要:声乐教学自始至终都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基础,其自身能够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且也可以让学生懂得用感性的思维去探究知识的世界。对此,本文也将以声乐教学为宏观视角,从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入手,分析情绪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并阐述当下学生在声乐教学中情感失控的主要原因,根据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阐述培养学生情绪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声乐教学  情感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4-0121-03

声乐具有十分明显的艺术性和人文性特点,其知识的学习也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同时还涉及到学生个人情感的发展。歌唱者的情绪不仅会影响他在表演中的发声,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音乐表演的情况和质量,积极向上的情绪能够有效调动其歌唱者的热情和信心,让他们稳定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如果学生不能有效调整自身的情绪状况,那么他们歌唱的欲望也会被大大削弱。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把学生情绪的调整作为其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合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分析情绪能力在声乐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信号作用

个体的主观情绪和内在情感可以借助外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传递出来,所以一些经验丰富且能力優良的教师会在声乐实践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且高涨的情绪和多种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所传递出的积极向上的情绪,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传递更加正面的讯息,能够有效表达出声乐作品的内涵和思想,让学生在积极氛围的引导下受到感染,从而更加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活动。也就是说,情绪可以在无形中,让学生吸取到有效的声乐知识,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乐理水平。

(二)感染作用

情绪的感染作用是针对群体的发展而言的,主要指的是个体的情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的状态。声乐是一门富有表演性和展示性的艺术,表演者在台上,需要运用自己娴熟的歌唱技巧,把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传达给听众,让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终提高作品的艺术效果。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情感的共鸣必然离不开情绪的感染,教师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让学生建立起歌唱的自信心,他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自觉性。另外,声乐教师还可以对自己的技巧和情绪进行处理,以此来推动学生达到最佳状态,在相似情绪的引导下,投入到乐曲的练习活动中去。

(三)强化作用

这里所说的强化作用,主要针对的是情绪的巩固和持续而言的。在声乐学习的时候,如果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声状态,他们就会从自己的良性锻炼中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这种情绪上的愉快体验也会让他们继续保持原有的歌唱状态,也就是说情绪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实力发挥的稳定性。同理可得,如果学生在唱歌的时候没有保持良好的状态,那么他内心的情绪也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这些消极因素必然会阻碍学生进一步的提升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时候,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的优秀之处给予褒奖和赞扬,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改正他们的不足,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积极消除自身的不良情绪,提高积极情绪的占比。

(四)动力作用

动力作用主要针对的是情绪对人为活动的增减而言的,情绪在本质上是个体心理状态的鲜明体现,所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牵动着人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如果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较为饱满,那么它就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到实践活动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勇于克服,懂得灵活面对各种挑战和风险。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情绪较为低落,那么其自身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必然会缺乏有效的推动力。从通常意义上来讲,主观上的思想活动和客观上的实际活动都是会存在一定差距和区别的,但如果两者大体上保持一致,那么个体的情绪也通常较为积极。反之同理,如果理论和实践出现严重的偏差,那么个体也必然会对自身的状态产生怀疑,情绪也会变得更加消极低沉。所以,把情绪的动力作用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就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活力。例如,在一些高音方面练习的时候,许多男生会产生畏惧和抵抗心理,所以他们的练习成果也大多不尽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够积极给予学生疏导和排解,就会让他们把自身的情绪转化为动力,在更加积极和谐的气氛中奋发向上。

(五)调节作用

调节作用主要针对的是情绪对个体认知过程的影响。良好的情绪可以让个体以更加积极且乐观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事物,消极的情绪会让个体产生更多的负面心理。声乐教学相较于其他艺术类学科来讲,具有相当明显的特殊性,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还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并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认知能力。声乐教师如果一味把自己当作课堂教学的支配者,采用赶鸭子上架的方法让学生生搬硬套,那么必然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只有改变思路,让学生保持稳定的积极认知,才能真正让他们吸收利用知识。

二、分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情绪失控的主要原因

(一)自信心不足

我国向来都以谦虚和谨慎作为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化传统和历史价值取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心态变得更加平和,但一些学生也会由此陷入一种误区,他们会认为展现自己的实力是一种炫耀的表现,只把谦虚当作个人的美德和品质,忽略了自信对个体发展的推动作用。再加上声乐的学习涉及到东西方古往今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其知识体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也在实践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心,他们并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声乐的表演本质上是传递艺术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有充分的自信,心理素质有所欠缺,那么也必然不会给观众带来精彩的表演。

(二)盲目依赖技术练习

诚然,当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对声乐的练习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唱歌的方法和技巧,并且也会对声乐的理论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但他们在实际演唱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对自己情绪和心态的锻炼,在十分紧张的状态下,联想到自己所學的全部方法,但具体的运用效果却不尽人意。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歌唱心理太过紧张,他们的肢体语言十分僵硬,并且吸气和呼气也十分不顺畅,最终导致自己的发声状态受到严重影响。这种唯技术论的学习思想,不仅会让学生陷入盲目积累的怪圈,同时也会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暴躁和焦虑,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会变得越来越高,但实际结果却始终与自己的期望有巨大落差。

(三)得失心过重

得失心过重的现象不在少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会生出各种各样的杂念,他们害怕会在公众场合丢人,害怕会在别人面前丢失颜面。而且,他们在考试汇报的时候,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紧张的情绪状态下,完全没有考虑到该如何表达歌曲的感情。再加上一些学生在技术训练有限、心理素质训练不足的情况下,就想挑战高难度的歌曲,想在团队中挑大梁,这就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更加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同时也让他们的训练变得更加艰难。另外,一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急于求成,不懂得日积月累的道理,认为自己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可以优化自身的实力,可真正练习完毕之后,所获得的结果却并没有自己想象那般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对自己的状态产生怀疑,甚至会唾弃自己,这种得失心过重的心态,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变得更加焦虑。

三、分析声乐教学中提高情绪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从上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相对于技术训练来讲,情绪和情感的调节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所以情绪能力的训练也应当把调节情感作为重中之重。对此,文章结合素质化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声乐教学的目标和原则,把提高情绪能力的方法列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动积极情感

声乐教学不仅仅可以推动技巧的学习,同时,也可以为教师和学生的深度沟通搭建桥梁。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教师的示范和引导。所以,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也必须要重视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情绪,不能以强制的手段去逼迫学生吸收知识,而是要从感性的角度出发,用情绪牵动学生的思想,这样才能真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自身语言、动作、神态的调整,传递出正向的情感,如果教师在课外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也不应当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课堂上,必须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能让负面情绪扰乱声乐课堂的氛围。教师应当以亲切自然的形象为主,始终保持热情和自信心,给学生留下奋发进取的正面形象,学生在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心情也会变得更加开朗,他们也会仿照教师的行为模式,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满怀期待,准备后续的课堂练习。另外,教师也应当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发挥榜样和带头作用,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自己的言行,受到自己真诚内心的感染。

(二)锻炼歌唱心态

唱歌的练习不仅仅局限在发声上,更是体现在心灵上,也就是说,学生的练习应当从内心出发,积累良好的唱歌习惯,在实践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信的状态,不能被复杂的知识和技巧吓倒,而是要把他们当作推动自身进步的基石,要相信自己可以掌握好技术和理论,排除内心的紧张情绪。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及时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要对那些经历挫折和困难的学生予以鼓励,帮助他们纾解内心的苦闷和伤感,让他们能够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建立良好的唱歌心态。另外,教师还可以把歌唱练习作为学生发泄情绪的途径,让学生把内心的情感通过练习表达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把消极情绪憋闷到自己心里。

(三)结合美好客观事物

声乐作品在本质上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反映,所以大多数作品也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而美好的事物向来都是唤起个体内心积极性的重要基础,学生也自然不会例外。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音乐剧,音乐作品的现场表演录像,音乐动画,或者是把自己的翻唱录制下来,给学生播放音频,这样能够带给学生更加全面的视听体验,调动学生审美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去挖掘生活中的美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给小组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对特定的作品进行演唱练习,推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让那些性格较为内向且情绪调节能力较低的学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并且,教师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举办歌唱比赛,让小组成员自行选择曲目,在私下进行练习,然后再公开表演,这种公众场合的演唱能够锻炼组内成员的意志。

(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声乐演唱本身就具有明显的竞争性特点,所以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也通常会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而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的重点内容,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他们的竞争情绪,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配合练习。在具体实践的时候,教师可以把阶段性的声乐考试作为切入点,利用语言和表情上的激发,深入学生对音乐比赛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可以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除此之外,教师也必须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他们在日后会经历哪种练习过程,他们到最后都会与听众见面。所以,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加多样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舞台积累中提高自己调节情绪的能力。对此,教师可以与学校进行联系,定期举办音乐汇报会或者是演唱会,尽可能体现出表演的娱乐性,让学生报名参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发挥出自己的引导和指挥作用,在学生上台表演之前,让他们在心里默唱一遍练习的歌曲,然后要提醒学生,不能把听众当成审视者,而是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要用音乐同他们展开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另外,教师也应当对学生的台风进行训练,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心理状态,展示出学生登台的自信心。

四、结语

目前,我国声乐教学仍旧存在学生情绪调控力低下、兴趣不高、技巧不足的问题,正是因为如此,对其情绪能力进行训练就显得更加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积极情绪的引导,歌唱心理的锻炼,客观事物的结合,竞争意识的引导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学生情绪能力的方法和措施,整体上对应了情绪的主要作用,并且也尊重了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后续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对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拓展,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蔡玉.浅析中职幼师专业学生声乐教学表演能力的培养策略[J].幸福生活指南,2019(23):1-1.

[2]赵江丝雨.声乐教学中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9(16).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培养方法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