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线上教学模式下理论型与实践型康复治疗课程教学效果研究*

2021-03-31王婉盈尤瑶瑶1张燕妮廖宇君梁俊杰1欧海宁罗志伟1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践型神经病康复

林 强,王婉盈,尤瑶瑶1,,3,张燕妮,廖宇君,梁俊杰1,,3,欧海宁,罗志伟1,,3△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700;2.广州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1436;3.广州医科大学康复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700;4.广州市加速康复腹部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700)

线上教育模式一直作为一种教学新模式应用于医学教育,直到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线上教育模式成为医学理论教育和临床实践的主要教学手段[1]。康复治疗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医学学科,传统教学方式以面授教学为主,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2]。广州医科大学康复治疗系线上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模式,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数字化教学资源,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主导下进行教学互动,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3]。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根据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时间和重点可分为理论型课程及实践型课程,而应用线上教育模式对于不同类型课程的相应研究现阶段仍较少见,该方向研究可为优化线上教育模式提供思路。线上教学模式作为非常时期的主要教学手段,深入研究不同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成效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线上教学提供依据。

本研究以回顾性分析为主,选取理论型课程神经病学和实践型课程环境改造与辅助技术各一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不同年级、同一专业方向学生的成绩,对比线上教学模式在不同课程之间的教学成效,进一步探索线上教育模式在理论型与实践型康复治疗学教学的应用前景,为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提供优化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2017、2018 级广州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的作业治疗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首次学习神经病学、环境改造与辅助技术且为作业治疗(OT)方向;排除标准:未参加理论考试。神经病学课程负责人为从事该领域的资深教授,环境改造与辅助技术课程负责人为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认证[4]的作业治疗师。2个教师团队均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具备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

1.2方法

1.2.1教学方案 依据广州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OT方向)本科培养方案,课程负责人组织讨论教学大纲及集体备课。

1.2.2干预方式 2018-2020年期间两门课的教师团队均保持一致,教学及考核均在1 学期内完成。神经病学理论课学时占比为77.8%,属于理论型课程;环境改造与辅助技术实践课学时占比为66.7%,属于实践型课程。线上教学模式:2018级参与的两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全程通过“广医e学中心”网站完成。传统面授模式:2016和2017级参与的两门课程理论授课均在课堂完成。

1.2.3评价指标 两门课程均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践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按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见表1。

表1 线上教学与传统面授教学模式考核方式比较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 70 名学生,其中 2016 级 24 名,2017 级 16 名,2018 级 30 名,所有学生均完成环境改造与辅助技术和神经病学两门课程的全部考核,为有效数据,见表2。

表2 2016-2018级一般资料情况

2.2两门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类别主效应分析比较 不同教学模式对实践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F=26.98,P<0.001),教学模式和课程类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56.08,P<0.001)。不同课程类别对理论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F=9.65,P=0.002),教学模式和课程类别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F=4.19,P=0.043)。不同课程类别对于总成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F=22.48,P<0.001)。见表3。

表3 两门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类别主效应分析比较

2.33个年级神经病学理论成绩组间比较 3个年级之间神经病学理论成绩比较,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Z=1.37,P=0.504)。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提示2016级与2017级(P=0.803)、2018级与2017级(P=0.276)、2018级与2016级(P=0.38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3个年级环境改造与辅具技术理论成绩组间比较 3个年级之间《环境改造与辅具技术》理论成绩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Z=2.20,P=0.334),尚不可认为3个年级OT学生的理论成绩存在差异。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提示2016级与2017级(P=0.807)、2018级与2017级(P=0.299)、2018级与2016级(P=0.16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5。

2.43个年级神经病学实践成绩组间比较 3个年级之间神经病学实践成绩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Z=45.40,P<0.001),尚可认为3个年级OT学生的实践成绩存在差异。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提示,2016级与2017级(P<0.001)、2018级与2017级(P=0.001)、2018级与2016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级之间环境改造与辅具技术实践成绩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Z=17.53,P<0.01),尚可认为3个年级OT学生的实践成绩存在差异。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提示,2016级与2017级(P=0.420)、2018级与2017级(P=0.002)、2018级与2016级(P<0.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5。

2.53个年级神经病学总成绩组间比较 3个年级神经病学总成绩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涉及3个年级的数据统计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3个年级间总成绩比较采用多样本相关Kruskal-WallisH检验。3个年级之间总成绩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Z=1.74,P=0.419),尚不可认为3个年级OT学生的总成绩存在差异;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提示2016级vs.2017级(P=0.262)、2018级vs.2017级(P=0.871)、2018级vs.2016级(P=0.257)均无统计学差异。环境改造与辅具技术2018级理论成绩不服从正态分布,涉及18级数据统计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3个年级之间理论成绩比较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Z=2.20,P=0.334),尚不可认为3个年级OT学生的理论成绩存在差异。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提示2016级vs.2017级(P=0.807)、2018级vs.2017级(P=0.299)、2018级vs.2016级(P=0.166)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4、5。

表4 3个年级神经病学成绩组间比较

表5 3个年级环境改造和辅助技术成绩组间比较

2.63个年级在不同课程类型中的成绩分布 2018级学生的神经病学成绩离群人数较多,以实践成绩分数较低为主。见图1。

ETAT为环境改造与辅助技术课;Neur为神经病学课。

3 讨 论

3.1理论型与实践型课程线上教学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提示,神经病学、环境改造与辅助技术线上教学模式的总成绩及理论成绩与传统面授模式差异不大,神经病学线上教学实践成绩较传统面授实践成绩有所下降,而环境改造与辅助技术线上教学实践成绩较传统面授实践成绩有所提高,本文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1)课程设置不同:神经病学以理论课为主,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3.5∶1,其线上教学实践课程设置以病例讨论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对神经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思维。3个年级在该课程理论考核成绩均低于环境改造和辅助技术,提示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可能是导致实践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另外,有研究表明,该课程是一门对世界范围的医学生来说也会觉得“害怕”的课程[5]。在过往的教学经验中,本校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普遍反应是抽象、复杂及难以掌握的[6],可能也是影响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原因。环境改造与辅具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1∶2,属于讨论实践型课程,主要内容为专业相关评定量表、环境改造设计、病例讨论、规范化评估书写等,由于该门课程大部分课程内容可于家中完成,部分涉及医院及校外基地的见习内容通过视频录制形式进行,且教师录制相关视频会根据自身经验调整重要内容占比,导致线上教学可能更容易诠释和传递环境改造概念。(2)教学模式的比较:2018级学生为接受全面线上教学,另外2个年级均接受传统线下教学,3个年级在两门课程的总成绩比较并无明显差异。神经病学线上教学多由观看视频/图片/PPT及线上讨论等方式实现,对比传统面授,缺少接触患者及真实环境的直观教学,可能影响学生对临床思维的培养及理论知识的应用[1]。2018级的理论成绩平均分高于2016级和2017级,且三者的总成绩并无明显差异,说明线上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理论教学是可行的。环境改造与辅具技术线上实践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课前学生提前观看课堂相关视频、准备课堂中讨论内容,课堂中教师视频示范教学内容,与学生讨论课程难点重点,课后学生线下实践,遇到问题线上反馈及讨论。2018级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成绩明显高于其余2个年级,可能是该课程的线上实践课内容涉及公共环境/家居环境改造与设计、辅具的设计和制作等教学环节,案例贴合日常生活,比医学理论更直观、真实、易理解,且方便实施。神经病学可能受限于家庭式课后实践,可能是导致该课程的线上实践课程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3)学生反馈:经调查显示,部分2018级学生认为,理论型线上课程学习视频内容丰富,教师讲解细致,易理解,线上讨论时教师回答认真、耐心、细致。部分学生自诉自控力不足,由于缺乏眼神交流及集体学习氛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学生期望日后能补偿实践动手的机会(如神经系统检查与评估、轮椅技术体验之类)。对比传统面授模式,线上教学下的实践型课程缺乏直观性,学生对于实践能力的理解比较抽象;另外,现场学习及动手的机会受影响,教师未能完全实现实时纠正每个学生的操作,实时记忆及时效性稍不足;缺乏床边教学,学生未能与患者直接接触,可能弱化了对实践技能的掌握,从而影响成绩[1,7]。

3.2关于改良理论型线上课程与实践型线上课程设计的探讨 线上教学对理论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的效果可能不同,唐强等[8]强调康复治疗学需平衡理论教育与技能实践。本研究结果显示,本校两门线上教学模式的课程安排,可满足康复治疗学培养要求,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针对线上课程的教改建议。(1)实践型线上课程的优化:杨炼红等[9]提出在神经病学的临床实习带教中动态观察及评估学生的表现,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线上教学实践课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面授教学略有差异。在缺乏临床应用和见习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的认识和掌握是线上教学模式亟需面对的关键问题。结合学生对于课程的反馈,可考虑通过视频连线、直播上课、录制真实病例的教学视频等方式,以帮助教师实现实时纠正学生操作及学生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线上教学期间,现代高校教师应促进有效教学,做好教学示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融入循证医学:线上教学期间强调康复学生用循证医学去学习作业治疗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科研思维,符合我国康复教育发展的要求。康复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应用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可提高学生实操能力、临床思维等[10]。由于本校在校学生享有免费电子图书馆服务,故康复教师可以在线上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文献检索去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开展每个月定期线上文献分享会议等,既能加强学生理论水平,又能促进学生循证实践能力。(3)改变教师对线上教育的观念:近年来翻转课堂广泛应用于医学相关专业教育,理论型和实践型课程具有涉猎[11]。为达到培养更多全方位、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的目标,教师应改变传统面授课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研究及探索基于线上模式下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及考核方式[12]。针对学生反馈对于临床接触机会减少的意见,可以通过增加线上模式下的三甲医院日常病种规范治疗流程视频、专业基础学习视频及专业国内外会议视频作为选修材料,分层开发针对基础、技能、专业前沿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线上教学模式可满足康复治疗方向教学要求,理论型与实践型课程在线上教学模式中的成效存在差异,以讨论为主的实践型课程可能更适合于线上教学模式。由于本研究中未能纳入技能应用为主的实践型课程进行比较,考虑下一阶段研究结合不同类型线上课程,深入探讨线上教学模式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成效,为线上教学的教改提供方向。

猜你喜欢

实践型神经病康复
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型教师的发展及启示*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越测越开心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