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球后穴治疗脑出血后麻痹性斜视验案

2021-03-28王伟志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斜视眼球经络

张 雪,王伟志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

麻痹性斜视是由神经核、神经干或眼外肌器质性病变使单条或多条眼外肌部分或完全麻痹而引起的眼球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偏位[1]。该病临床表现为眼位偏斜、代偿头位、复视和眩晕等症状,西医治疗多采用维生素、激素、肉毒杆菌毒素A或手术疗法等,但易复发,治疗有局限性[1]。王伟志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该文介绍王伟志主任通过针刺球后穴治疗脑出血后麻痹性斜视验案1则。

患者,女,71岁,2019年9月20日初诊。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双眼向左斜视1个月余。病史:2019年7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小便失禁,就诊于天津市某医院。查头颅CT示:左颞、左侧基底节区血肿(出血量约35 m L);左侧基底节及侧脑室旁腔隙灶伴软化灶;脑萎缩;脑白质稀疏。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脑梗死病史5次(具体不详)。住院给予保守治疗,其间呈嗜睡状态,经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出院后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双眼向左斜视,为进一步治疗,遂就诊于我院针灸科门诊。刻诊:少神,精神欠佳,面色晦暗,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形体瘦削,言语不利,眼球运动受限,目无精彩,目光暗淡,横目斜视,目睛偏向左侧,只见少许黑睛外露。患者查体不合作,苔薄白,脉细涩。西医诊断:麻痹性斜视。中医诊断:风牵偏视。治疗原则:化瘀通络。针刺球后穴:常规消毒,患者取仰卧位,轻压眼球向上,取0.25 mm×40 mm毫针由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快速进针破皮,然后向内上方缓慢直刺进针,深入眶内,直达球后,使局部有酸胀感,深度约25 mm,不提插捻转。如遇阻力应退针少许稍换方向,再缓慢进针,以免损伤眼球。留针30 min,出针后按压针孔1~2 min,以防出血。配以四白、攒竹、太阳、阳白等眼周穴位常规针刺,以调整局部气血。每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30 min,治疗5 d休息2 d。治疗1个月后,患者双眼向右运动受限改善,眼球可轻微向右转动。治疗2个月后,患者黑睛全部可见,眼球可向右转至约1/4处。治疗3个月后,眼球可向右转至约1/3处,接近眼部正中位置。患者因某些原因放弃治疗。

按语:麻痹性斜视分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本案属后天性麻痹性斜视,为脑出血损伤眼球运动神经而导致的斜视。所取球后穴皮肤下有眼轮匝肌、眼肌、视神经、眼动脉及交感神经纤维经过,且第5颅神经的眼支、眼上静脉、脑膜中动脉的眶支及眶下神经、眶下动脉、眼下静脉分支亦分布在其周围[2],针刺球后穴可治疗眼部相关疾病,如脑梗死后暴盲、动眼神经麻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干眼症等[2-6]。研究表明,通过刺激球后穴,可对其周围组织和神经纤维的相关功能进行调整和修复,有效提高中枢的兴奋性,具有双向调节免疫的作用[5];深刺此穴还可降低眼压,减慢或阻止病情进展[6]。在治疗眼部疾病上,睛明穴也多有报道且疗效较好,但该穴较球后穴更易发生皮下出血的意外事件。因此,球后穴在治疗眼科疾病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认为,风牵偏视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称之为“神珠将反”,并将眼珠偏斜严重,黑睛几乎不可见者,称为“瞳神反背”。本案中患者年老体弱,有多次脑卒中病史,中风后遗期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眼部受邪,表现为一侧经络气血运行不利,筋肉失养而迟缓不用,同时健侧经络气血运行通畅,筋肉舒缩功能正常,但会牵引患侧眼珠偏向健侧,从而导致斜视。针刺疗法治疗眼部疾病是基于经络理论及目-经络-脏腑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说明目与经络有密切关系。球后穴位于目之下方,其针刺时要求朝目系方向深刺,而足厥阴肝经在循行上连目系,且肝开窍于目,所以多认为球后穴治疗眼科疾病与肝经密不可分[7]。通过针刺球后穴再配以眼周穴位,可使眼周经气疏通,使血气充实于目,具有疏通经气、行气活血、恢复眼睛生理功能的作用。所以在治疗眼科疾病时,选用球后穴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斜视眼球经络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弱视和斜视先治哪个?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眼球经济(yǎn qiú jīng jì)[目玉経済]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