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医案—谢强辨治声弱疑难病案探析

2021-03-27吴钟标邓琤琤谢强黄冰林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嗓音言语听力医学研究所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补益合谷元气

★ 吴钟标 邓琤琤 谢强 黄冰林(.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3.江西中医药大学嗓音言语听力医学研究所 南昌 330006)

江西的旴江流域是我国戏曲和喉科成长的重要摇篮之一。“戏曲”一词最早由旴江流域南丰人刘埙(宋代)提出,我国最早的喉科医生范叔清(元代)、著述最早的喉科医籍专卷危亦林 (元代《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七·口齿兼咽喉科》)、著述最早的喉科专著聂杏元 (明代《咽喉说》)及著名戏曲大家汤显祖(明代)就诞生在旴江流域,戏曲的繁荣亦促进了喉科的发达[1-4]。旴医谢强教授开展咽喉嗓音医学研究40余年,临床擅长声病的诊疗,笔者有幸侍诊,受益良多,现将其辨治声弱之疑难病案作一探析。

声弱,常发生于职业用嗓工作者,如教师、播音员、企业家、行政管理者,或见于慢性喉炎、喉肌弱症、喉病手术后的患者,检查可见喉肌松弛、张力不全、声带内收欠完全[7-8]。罹患声病后又常常因为仍然要过度用嗓,使声病迁延难愈。声弱,讲话时表现为声音低微细弱,音强减弱,音量降低,高音难出,发出的声音力度不够,音质模糊不清晰,气息表浅低沉,或初语时声音尚可,说话稍多即感语声无力;歌唱时表现为开唱时起声低,咏唱中声音越来越弱或某个高音唱不出[5-9]。

声弱日久,多由人体中气不足无力鼓动声门所致,追根溯源可找出脾气虚弱为其根本,甚则久病及心肾,气血生化无源,气息衰弱,故声音低弱难愈。临床多见气阴不足或气血不足,甚或元气衰微[6-9]。

1 气阴不足案

1.1 病例资料 黄某,女,45岁,大学教师。 2017年4月24日首诊。患者因“发音无力4个月余”,多方治疗无效。症见:声音低弱,发声不彰,口燥咽干,痰少而黏,清嗓频作,神疲体倦,自汗盗汗,汗出气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检查:喉粘膜色微红,声带变薄,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诊断:声弱(喉肌弱症),证属脾肺虚弱、气阴不足。治法:补益肺脾、益气养阴、润喉宏音。

治疗:(1)针灸: 采取旴江明代李梴“上补下泻”法,主穴选三阴交、合谷、太渊、神门,应穴选肺俞、脾俞、开音2 号。先针主穴三阴交、合谷、太渊,平补平泻,中途行针一次;再针应穴肺俞、脾俞、开音2 号,补法,以应答主穴,中途不行针。留针20 min。隔日1次。针刺期间,即感咽喉润畅,声音未开。(2)耳穴贴压: 选脾、肺、肾、咽喉、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等,用王不留行籽粘贴压于穴上,隔日1次,双耳交替。(3)中药:西洋参10 g、覆盆子15 g、五味子10 g、瓜蒌皮12 g、天门冬12 g、甘草10g、西藏青果12 g、凤凰衣10 g,每日1剂。4月31日复诊,患者声音已亮。检查:室带表面淡红,无明显松弛,声门闭合尚可。患者因要去外地出差,故嘱其内服生脉饮口服液半个月,以善其后。

1.2 讨论 本案乃肺脾虚弱、气阴不足所致声弱。故治疗以补益肺脾、养阴益气、润喉悦音为主,针药结合治之。

针灸选穴上,主穴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善益养气阴;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善治头面五官之疾。《素问·血气形志篇》云:“阳明常多气多血”,故有助于气阴又能清消虚火,且可利喉开音;神门,属手少阴心经,安魄益志、养神利音。应穴肺俞、脾俞、开音2号,益气宏音;开音2号为位于足阳明胃经区域,能益气助阴、壮气宏音。耳穴贴压选肺、脾、肾、神门,益气养阴、调神利音;咽喉穴,消痰利喉、宏声悦音。

中药以西洋参、覆盆子为君,补益肺脾、敛气养阴,养喉宏音。用五味子、天门冬、瓜蒌皮、甘草为臣,生津、化痰、利喉、悦音。配西藏青果、凤凰衣为佐,助君臣之药润喉悦音。凤凰衣又可作为引药,引诸药上达喉窍,利喉开音。

2 气血不足案

2.1 病例资料 张某,女,30岁,幼儿园教师。2018年1月13日首诊。患者“发音无力半年余”。症见:声音低弱,音色暗淡,气息表浅,气短心悸,自汗乏力,胸闷气憋,面色萎黄,月经量少,大便溏软,舌淡,苔薄白,脉细软无力。间接喉镜检查:左声带外展及内收功能均消失,声带闭合不全。诊断:声弱(单侧声带完全性麻痹),证属心脾虚弱、气血不足。治法:补气养血,壮肌宏音。

治疗:(1)针灸:采取旴江明代李梴“上补下泻”法,主穴选足三里、合谷、神门,应穴选脾俞、心俞、开音2 号。先针主穴足三里、合谷、神门,平补平泻,中途行针一次。再针应穴脾俞、心俞、开音2 号,补法,以应答主穴,中途不行针。留针20 min。隔日1次。针刺期间,即感咽喉松畅,声音即开,但声不亮。(2)耳穴贴压:选脾、心、咽喉、神门等,用王不留行籽粘贴压于穴上,隔日1次,双耳交替。(3)中药:人参6 g、龙眼肉12 g、白术12 g、当归 12 g、白芍 12 g、黄精 15 g、橘络 3 g、诃子10 g、羊乳参15 g。每日1剂。

1月20日复诊,患者声音已亮。检查:声带外展及内收功能稍欠佳,声门尚可。继续针刺及耳穴贴压治疗,中药守上方加黄芪20 g,继续治疗三周,以善其后。

2.2 讨论 本案乃心脾虚弱、气血不足所致声弱。脾主气藏血,心主血,气血足则喉肌壮而声宏。故以补益心脾、养血宏音为主,针药结合治之。

针灸选穴上,主穴足三里、合谷属手足阳明经,“阳明常多气多血”,能调理气血、利喉益音;神门,属手少阴心经,安魄益志、养神利音。应穴脾俞、心俞、开音2号,益气、养血、宏音;开音2号位于足阳明胃经区域,能益气养血、壮气宏音。耳穴贴压选脾、心、神门,益气养血、调神利音;咽喉穴,舒利咽喉、宏声悦音。

中药以人参、白术为君,补益阳气,煦喉宏音。用当归、白芍、龙眼肉、黄精、羊乳参为臣,补益阴血,滋养声户。配橘络、诃子为佐,舒利咽喉,宏声悦音。

3 元气衰微案

3.1 病例资料 李某,男,50岁,播音员。 2018年4月19日首诊。患者因“发音无力8个月余”,多方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症见:发音无力,声音无根,甚至失音,吐字无力,面色白,气短自汗,形寒神疲,腹胀困倦,腰软膝冷,夜尿频数,大便稀溏,舌淡胖,脉沉弱。检查:喉粘膜及室带、声带暗红肥厚,双声带边缘肥厚,声门闭合不全。诊断:声弱(慢性喉炎),证属:脾肾阳虚、元气衰微。治法:补益脾肾,温养元气,益气宏音。

治疗:(1)针灸:采取旴江明代李梴“上补下泻”法,主穴选然谷、三阴交、合谷,应穴选脾俞、肾俞、开音2号。先针主穴然谷、三阴交、合谷,平补平泻,中途行针一次;再针应穴脾俞、肾俞、开音2号,补法,以应答主穴,中途不行针。留针20 min,隔日1次。针刺期间,即感咽喉松畅,声音未开。(2)耳穴贴压: 选脾、肾、咽喉、神门,用王不留行籽粘贴压于穴上,隔日1次,双耳交替。(3)中药:人参6 g、肉苁蓉12 g、鹿角胶10 g、菟丝子15 g、白术10 g、升麻6 g、葛根15 g、诃子10 g、木蝴蝶6 g,每日1剂。诃子又可作为引药,引诸药上达喉窍,利喉开音。

4月26日复诊, 患者声音稍有力。检查:室带、声带肥厚略有改善,声门欠佳。继续针刺及耳穴贴压治疗,中药守上方加金樱子15 g、制附片10 g,治疗三周。

6月18日复诊,患者声音亮,诸症悉除。检查:室带、声带无暗红肥厚,声门闭合尚可。停止上述治疗,嘱其内服金匮肾气丸五瓶,以善其后。

3.2 讨论 本案乃脾肾阳虚、元气衰微所致声弱。《古今医统·卷四十六》云:“肾者人身根本,元气发生之主。肾气一亏,则元气寝弱而语暗者有之。”脾肾阳虚、元气不足,则发音无力,甚则音全无。故治疗以补肾纳气,培本强音为主,针药结合治之。

针灸选穴上,主穴然谷、三阴交属脾肾二经,调理脾肾,调畅阳气,升阳煦喉;合谷,舒利咽喉。应穴脾俞、肾俞、开音2号,补益脾肾、温养元气,利喉宏音,开音2号位于足阳明胃经区域,可补益气血、煦喉宏音。耳穴贴压,选脾、肾穴温补脾阳,咽喉穴利喉宏音。

中药以人参、肉苁蓉、鹿角胶、菟丝子、白术为君,温养脾肾,煦喉宏音。用升麻、葛根为臣,益气升阳,开窍利音。配木蝴蝶、诃子利喉开音。木蝴蝶又可作为引药,引诸药上达喉窍,利喉开音。

猜你喜欢

补益合谷元气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如何养元气?
三种端元气ð13C1-Ro模型建立与应用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元气淋漓的傅斯年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
怎样选用中成药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