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榜样教育视角下的科学家形象塑造

2021-03-25蔡雨坤

关键词:榜样科学家公众

蔡雨坤

(重庆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重庆 400074)

每个时期的科学研究领域均会出现一些杰出的科学家,有的已经名垂后世,有的仍然活跃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科学家职业群体的代表,为公众呈现出科学家的职业特征和重要品格。当媒体将一些科学家作为榜样或模范人物进行塑造与传播时,这些榜样角色会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研究拟从榜样教育的角度讨论青少年对科学和科学家的认知来源及认知效果,并帮助我们了解青少年的个体认知如何与未来的科学职业规划相关联。

科学的持续发展需要外部支持和内部动力的共同作用。外部支持来源于国家、政府、社会和公众对科学研究的认同以及持续支持,内部动力则来自源源不断的科学后继人才的补充。现在的青少年将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公众。在科学教育实践中,恰当提供科学家榜样角色能够更好地塑造青少年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影响青少年对科学的认同、学习科学的兴趣以及打算未来投身科学相关职业的生涯规划[1]。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2]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3]这对后备科技人才的补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长期以来,媒体有时会把一些科学家塑造成绝对正确、客观、无私奉献以及完全不计个人得失的形象。抛开职业身份,科学家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因此,媒体宣传的科学家要改变苦行僧、古板和神秘的刻板印象,使科学家普通化、透明化、人性化,拉近青少年学生与科学家的距离。

一、科学家形象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心理学和职业社会学研究中,常常使用榜样角色的概念来分析一个行业中的某些个体如何对该行业的其他成员产生影响。有关榜样角色的研究尝试解释人们在专业社会化过程中如何通过认同、观察某些个体或与之相比较,来学习专业技能、形成自我意识、进行自我评估,甚至通过仿效这些个体来达成职业目标和自我实现[4]。现有研究对此有两种理论解释:第一种解释主要是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会观察他人并将他人的行为特征编码,然后试图在自己的行为中重复被编码的特质[5]。第二种解释则强调自我观念的形成和作用。自我观念主要指对自己的理解、定义和评估,它储存着每个人的人生经验、自我激励的想法和各种行为动机。当一个人视另一个人为榜样角色时,就会对榜样角色产生认同,从而用榜样角色所体现的特质来理解和评估自己,并产生相应的行为[6]。以上两种理论并不矛盾,人们可以在改变自我观念的同时模仿榜样角色的某些行为。因此,杰出的科学家形象可通过榜样教育影响青少年对科学的认同,增强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可以鼓励更多的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投身科学职业,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家角色将影响青少年对科学的认同

相关研究指出,榜样角色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对自我的理解来选择的模范形象,其特征更多是被个体用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并激励自己进一步向目标迈进。所以,榜样角色可以被理解为人们把自己建构的理想模型投射到现实存在的人物身上,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注意到最能体现这个社会角色的理想特征的个体,并与之建立某种心理上的联系,一方面以其为标准来认识并衡量自己,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仿效令自己与其更加相似[7]。在科学教育中榜样教育一直被采用。大量教科书、科学传记中的科学家故事,对中外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与成功经验、杰出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和对人类社会作出的卓越贡献进行了传播,这些通俗化的科学家故事增强了青少年对科学的认同。同时,人类科学史上涌现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突破科学难题,发现新的成果,这些科研成果或转化为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的现实动力,或切实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难点与问题,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的生活福祉。从事这些研究的科学家榜样和科学研究成果共同影响着青少年对科学的认同。

(二)科学家角色将影响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过程就是不断重复并强化学习本身和正面激励间关联的过程。兴趣是推动青少年学习科学的直接动力,只有青少年对科学及科学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青少年才能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是青少年学好科学的重要一环。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发生的关键事件的传播,公众可以把抽象的科学问题和具体的科学事件联系起来。除科学事件外,杰出的科学家也可以作为抽象科学想象的具体示范。如关于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研究的报道和传播,将袁隆平院士及其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声望推到又一个新的高度,将解决人们温饱的科学问题和具体的科学研究成果联系起来,而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经历被简化成科学家对世界粮食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故事,影响着人们对科学家的正面想象。

还有研究指出,一些杰出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往往被凝聚成科学重要性的现实注解。如大量媒体将国际航空地球物理领域的顶级科学家黄大年教授的生平事迹放上新闻头条,拍成电视剧和电影作品。这些新闻报道和电影电视作品把黄大年教授与一些重要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如黄大年教授从海外回到母校吉林大学,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卓越的科研成果等。新闻报道及电影电视作品借助回顾这位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将其科研经历和科研成就与国家的重大科技计划、科学政策结合在一起,促进了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认同。再如人民日报公众号发布“听!中国科学家的奋斗宣言,每一句都有力量!”等相关短视频及文章,弘扬着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提高了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科学家角色将影响青少年投身科学职业的生涯规划

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鼓励更多的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投身科学工作。作为榜样的科学家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类社会角色,代表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科学共同体。青少年同杰出科学家少有直接接触的机会,但通过媒体,青少年可以了解这些杰出科学家的科研工作。当一位青少年将某位科学家视为自己的榜样角色时,他就把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已有的自我认知建构的一些理想,投射到自己心中的科学家榜样角色身上,并通过仿效其行为、特质来增加自己与榜样角色的相似性。依据社会学习理论,科学家榜样角色的功能成为一种知识分享的过程,当榜样角色提供引导的功能时,心中有榜样的人会倾向学习社会情境中的榜样角色。可见,杰出科学家形象对青少年是否选择从事与科学相关职业的决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但根据世界经济与贸易组织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以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的多项研究表明:在中国,越来越少的学生将从事与科学相关的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长大当科学家已经不是我国青少年未来职业的优先选择。在20世纪80年代,长大当一名科学家是很多中国青少年的梦想,这种梦想转化为实际的科学技术人才产出,使得科研队伍快速增长。如果科学家职业对青少年没有吸引力,就更需要帮助青少年深入了解科学职业。在诸多方法中,对杰出科学家榜样的传播正是“科学有前途、科学家有前途”的最好表现。鼓励青少年从事科学研究,选择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需要青少年对科学家职业有认同感[8]。很多职业如医生、生物化学家、天文学家、地质学家、气象工作者、牙科医生、生物学家、营养学家、法证专家等都属于与科学相关的职业。通过科学家形象的传播,可以帮助对科学有兴趣的孩子了解与科学相关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性质、工作环境、职业技能等职业领域的相关信息,并激发青少年深入探索这些职业领域的兴趣。

二、大众媒体对科学家角色的塑造

传统上,科学家榜样角色的传播以教科书、科普读物、老师和父母等学校制式教育及家庭教育为主。在大众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大众媒体成为青少年接触科学和科学家的又一重要渠道。因此,必须借助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平台,巩固老科学家形象并形塑新的科学家榜样。

(一)不同媒体平台对科学家形象塑造的特点

榜样教育体现出很大的正能量,主要反映在榜样示范和榜样激励两个方面。通过对榜样角色的认知、理解以及认同,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达到与榜样的情感共鸣,并对榜样的行为和精神内容予以践行。大众媒体中的科学家榜样角色形象将影响大众对科学家的信任。

其一,传统媒体是塑造和传播当代中国杰出科学家榜样的重要媒体。传统媒体多对科学家中的典型人物展开正面宣传,这些科学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从传播的时间点看,传统媒体一般选择重大事件发生或各类获奖、表彰期间,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通过持续集中的报道,加深公众对杰出科学家及其科研事迹的正面印象。这类涉及科学家角色的正面传播,通过高度赞扬典型科学家的杰出贡献,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学及科学研究的重视,既增强了公众对科学家研究工作和杰出成果的了解,也通过榜样教育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整个社会对科学家榜样的学习。其二,电影、电视等流行文化是科学家榜样角色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电影、电视等媒体的视听众多,娱乐性强,与严肃节目的侧重点不同,电影电视可以作为传播科学家形象的一个重要补充途径。但对目前影视剧中科学家形象的研究显示,我国影视剧中的科学家形象塑造仍然是薄弱环节。具体而言,我国影视剧中的科学家角色少,同时角色往往显得疲弱,一些定型化的科学家角色形象少见其正能量,反过来却大量输出负面效果。通过电影电视等流行文化对科学家形象的塑造有待加强。其三,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平台快速发展。新兴的媒体平台是一个新的传播平台,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传播技术,进行分众化的科学家形象传播值得科学传播研究人员的关注。比如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果壳网承办的“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新媒体项目,设有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多个渠道运营的官方账号,建设了“科学家故事”“我问科学家”“科学家专栏”“树洞”等栏目,并匹配有演讲直播、科学家演讲回顾等活动,成为认识与了解科学家的新媒体品牌和平台。可见,传统媒体、电影电视、新媒体等渠道均可以成为塑造和传播优秀科学家榜样的媒体平台。只有取长补短、共同努力,才可以让媒体中科学家榜样角色的传播效果更好更有效。

(二)媒体在树立科学家角色形象中存在的缺点

大众媒体是科学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渠道,但是媒体也可能导致科学家形象在传播和塑造过程中出现失真等问题。

一方面,科学家在中国社会与普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认可度一直很高。社会和普通公众均对科学家的学术研究道德、个人道德品质等方面有比较高的期待值,科学家应该是公众心目中的道德楷模。科学家与科学研究机构要保持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研究精神,避免出现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等负面事件。现实中不乏违背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负面案例,比如日本小保方晴子、韩国黄禹锡等负面事件在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中快速传播。虽然个别负面案例不能代表科学家整体,但对于对科学家有较高期望值的公众而言,却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巨大扩散效应,会引发公众对科学家的不信任。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科学有时会被塑造为绝对正确、能解决一切人类问题的完美形象,一些科学家则被塑造为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劳模形象。这种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绝对化塑造,使得科学所固有的不确定性、有限性、风险性及其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被忽视。在一些热点科学事件和科学风险事件中,当科学家无法对科学问题进行非对即错的解答或者提出的科学问题本来就难以解释或有风险的评论时,则会被公众质疑和批评。可以说,大众媒体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科学家榜样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但在科技风险事件发生时,也可能会快速放大其负面效应。科学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而且随着科学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影响公众的日常生活,公众期望科学家具有为大家解决生活中不确定性的专业能力。不确定性是所有科学的共同特色,不确定性对科学家而言并非一时能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科学家总是拥有比较正确或专业的信息,其对科学或技术的解释具有相对高的可信度,而一般公众只是拥有一般常识或比较不正确的信息,科学家的专业性高于一般公众。但近来关于风险社会的研究显示,科学经历了其公众可信度的急剧下降[9]。一旦科学家不能为公众解决不确定性问题,公众的不信任感就油然而生,尤其是在一些科技风险事件中比较突出。在突发灾难事件、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等与科学相关的议题发生时,如果科学家无法符合公众期待,对问题作出非对即错的肯定式解答,很容易成为被谴责的对象,并透过媒体呈现在公众面前。以医疗健康问题为例,一些媒体对医生的诊疗行为往往不经过深入调研就作出轻率的描述,这种报道很容易影响一般公众对医疗专业的看法[10]。

此外,许多商品、品牌或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出现了科学议题及科学家形象,宣传时大打科学技术牌。但研究显示,科学家很少参与商业广告活动。电视广告中的科学家形象通常是虚构的,且具备一定的表演性,依据这种范式塑造的科学家形象具备一种“民科气质”,即模仿科学家行为,重形式而无内容,喜好使用新名词,吸引受众眼球,发表某些无法检验的科学论断,最终不但巩固了受众心目中科学家形象的民科气质,还会误导受众对科学的认识[11]。甚至有一些商家在营销活动过程中,利用科学及科学家形象进行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宣传。这种用科学家“背书”,把科学家用于营销活动特别是不适当的营销活动的做法,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科学家和科学家群体的信任。

三、榜样教育视角下科学家形象塑造的建议

“Scientist”一词最早出现于1840年《归纳科学哲学》一书中,英国学者惠威尔(William Whewell)首先提出了scientist(科学家)一词。鉴于已有的一些称呼都不甚妥贴,他建议采用scientist这个新词[12]。此后,全世界科学家的增长速度很快。随着科学家群体的快速增长,杰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及科学家职业,科学家榜样人物的塑造与传播伴随并反映着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如今,大众媒体中出现了更多的科学家,这些榜样人物在不同时代熏陶与感染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但是从榜样教育的视角看,当前树立的科学家形象应有所改进。

(一)科学家作为榜样角色要去神化

真实性是榜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是普通人,不应该人为地把一些科学家塑造成拥有超自然力、不食五谷、神通广大、长生不死的神的形象,反而更应该反映科学家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既然是普通人,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就有可能出错,可能有解决不了的科学问题,可能有无法进行科学解释的现象,应该允许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失败,例如医学上无法根治的疾病、无法准确预测的天气、无法准确预测的自然灾害,等等。科学家榜样塑造的第一要点是要恢复科学家的普通人形象。此外,科学家榜样角色同样来源于日常生活。科学家除了科学研究之外,有自己的生活、个性和经历,媒体中的科学家故事要呈现科学家真实的性格和生活。比如中国科学院卢永根院士、潘建伟院士、薛其坤院士、王贻芳院士等均参与了电视节目和科普平台的活动,他们的参与体现了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让公众看到了科学家们幽默轻松的另一面[13]。但同时要避免科学家的故事变成科学家的八卦和花边新闻。一直以来,科学家与新闻界的合作意愿不高,原因在于科学共同体认为科学工作就是进行科学研究,而非发布新闻让人知道,且科学中有许多专业用语,如何让普通人明白需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如果在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中面对网民就意味着要被八卦,科学家们往往因担心自己的私人领域曝光而选择不与媒体接触,认为把研究成果刊发在专业期刊上即可以获得科学共同体的认可,不必与公众交流,更不必在新闻报道中讲述自己做了什么,这样更为稳妥、更加安全。但是这个时代需要杰出科学家,他们是传播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可以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成为青少年心中的科学引路人。把科学家故事人性化、生活化不是把科学家报道八卦化,媒体对科学家关注的重点应该在科学家的公共领域而不是科学家的私人领域。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到,很多人平时在生活中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并不一定就是杰出榜样。比如小学生可能会以自己的科学老师为学习对象,此时科学老师可以算作该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但并不等于该小学生会觉得自己的科学老师就是出色的榜样。换句话说,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学习的对象,但他不一定觉得自己想要学习的对象就应该是媒体中有重大突破或有重要成果的科学家榜样。通常媒体中的科学家榜样角色要求更高,因为榜样代表着更接近公众想象中的成功或近乎完美。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也会产生很多的学习对象,而这些对象多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因此,要将媒体中的科学家榜样角色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学习对象结合起来。

(二)改变科学家形象的负面刻板印象

相关研究者使用DAST(画一个科学家的小测验),测验来自不同国家的公众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结果发现,在不同国家的公众中都存在类似的刻板印象。从外形来看,公众心目中的科学家大多为白人且是中老年男性。从人格特征来看,公众绘制的科学家大部分古板、严肃、不苟言笑,缺乏生活气息。工作地点基本限于实验室及其周围,四周都是烧杯、酒精灯等实验用品。而在我国进行的少数DAST测验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不少学生认为科学家总是戴着眼镜、不修边幅、穿着实验室制服,总是从事室内工作等[14]。中国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同样具有明显的刻板印象,这种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简单而呆板,需要着力改变这种生硬的刻板印象。此外,大众媒体中女科学家的故事总是强调女科学家遇到的巨大困难,成功的比例与获得的支持和机会都不如男性科学家,最终表达出女科学家要获得科学生涯、科学研究的成功非常困难。这样的女科学家媒体形象往往使女孩心有胆怯,对于培养年轻一代女性科研人才是不利的[15]。

(三)塑造明星科学家形象

科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科学研究,不需要造星式的媒体热度,所以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可以被塑造成明星科学家。近年来媒体陆续塑造了更多的偶像类型,除演艺明星、体育明星、网络红人等类型外,也出现了一些科学家。明星科学家、网红科学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科学家不善言辞、不修边幅、不问世事的传统形象,转而成为学术领域的专家。这类科学家群体的语言表达能力极高,能够将科学问题深入浅出地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语言说清楚,他们穿着得体,形象迷人,能够借助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传播平台如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传播自己的科学意见。应该说,如今的明星科学家逐渐出现,比如2016年喜马拉雅FM独家上线一档名为“淼叔开脑洞”的系列直播活动,热门主播就是中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李淼;2019年钱七虎等13名两院院士和25名知名学者成为“抖音科普顾问团”成员。国内外顶尖的科学家和科学界的泰斗们纷纷出现在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上,通过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平台让原本艰深晦涩的科学内容变得浅近易懂,让科学知识被更多的网友喜欢。德克兰·费伊(Declan Fahy)指出:“科学明星利用自身的影响力,通过媒体的力量来激发新思想、强化公众的理解引导研究、驱动科学争议、发起社会运动并影响政策。”[16]根据费伊的界定,虽然目前国内的网红科学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明星科学家,但他们是本领域中科学传播的佼佼者,是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公众人物[17],这是一种十分正面且看起来成效显著的新途径。

四、结语

在一个社会中,榜样角色所承载的是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还有一些研究尝试探索榜样角色在承载和传递专业传统与文化认同等方面的作用,如一项针对南非医学学生的调查显示,文化是学生们选择榜样的重要因素,对高年级或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均是如此[18]。类似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在对科学榜样角色的选择中。我国青少年对国内外科学家是否会出现选择性接收?比如西方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角色被广泛传播,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他们的传记故事成为我国青少年了解科学家的必备工具书。但在青少年学生选择科学家模范角色时,是否会倾向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科学家成为学习的对象?从较广义的理论角度来看,这一疑问指向的是一个社会对另一个社会的科学知识及科学精神是否会有选择性接收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无论怎样,我们必须准确认识科学的两面性。科学的负面效应在当前社会环境中越来越明显,科学风险、危机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一味回避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会带来公众认知上的各种偏差。从榜样教育的视角再看当前科学家形象传播的相关问题,媒体的重要职责是要解构科学绝对正确、绝对带来幸福的神话,解构科学家绝对客观、无私奉献以及完全不计个人得失的刻板印象,改变科学和科学家高高在上的陌生人形象。对青少年学生而言,拥有科学精神,理解科学观念,和了解科学知识本身一样重要。因此,要让媒体中的科学家形象发挥更好的引领作用,使青少年认同科学、认可科学家工作,学习科学家精神,产生科研兴趣并投身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

榜样科学家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假如我是科学家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