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双歧联合吗丁啉治疗小儿胃肠炎对患儿免疫功能、氧化应激水平影响分析

2021-03-24杨辉李小芹于静王向辉高若飞路钰夏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胃肠炎双歧胃肠道

杨辉,李小芹,于静,王向辉,高若飞,路钰夏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450000)

小儿胃肠炎的发生率明显的上升,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小儿胃肠炎的发病率可达283~493/1万人左右[1]。临床上小儿胃肠炎的发生能够显著影响患儿的生活和学习,给家长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2,3]。

药物治疗在小儿胃肠炎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常规的胃肠道动力性药物如吗丁啉,虽然能够改善胃肠道平滑肌细胞的运动,减轻患儿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但长期的临床随访研究发现,吗丁啉治疗后,小儿胃肠炎的临床病情缓解率不足40%,治疗后半个月内的复发率仍然较高[4]。金双歧能够通过双歧杆菌的生理性作用,进而改善胃肠道屏障、修复胃肠道黏膜上皮、改善胃肠道酸碱环境等,进而辅助治疗小儿胃肠炎。部分研究者探讨了金双歧治疗小儿胃肠炎的临床效果,认为金双歧能够提高疾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改善患儿的近期消化道症状[5],但对于金双歧治疗后的氧化应激性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分析较少。为了揭示探讨金双歧辅助治疗小儿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小儿胃肠炎患儿82例,探讨了金双歧联合吗丁啉辅助治疗小儿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小儿胃肠炎患儿8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4~12岁,平均8.98±2.02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0.91±0.22年。观察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4~12岁,平均9.04±2.01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0.90±0.25年。纳入标准:⑴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气钡双重造影)确诊为胃肠炎;⑵存在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⑶基础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⑴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⑵合并胃肠道出血性疾病者;⑶存在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及精神系统疾病;⑷过敏体质。两组胃肠炎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批号0502203 11南京扬子江药业),口服,0.3mg/kg,每日3次,饭前30min口服,连续治疗14d;观察组在采用吗丁啉治疗的同时,联合金双歧(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51202),小于4岁,1.5片,每日3次,饭前30min口服,4岁至8岁,2.0片,每日3次,饭前30min口服,大于8岁,2.5片,每日3次,饭前30min口服,连续治疗14d。

1.3 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血5ml,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采用流式细胞仪双标法进行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相关标记操作于5ml抗凝管中进行,100UL全血与CD4-FITC/CD8-PE抗体室温反应25min,采用红细胞裂解液optiLYse C溶血素溶解红细胞,PBS液体洗涤三遍,每次5min,生理盐水重新悬浮细胞,上机检测。(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BD公司)。

分别在入院后48h内和治疗后48h内均采集患儿静脉血,1000r/min离心5min,离心半径10cm,离心后收集上清液,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NO、SOD水平,加入检测试剂,检测仪器为美国Bio-Bad全自动酶标仪,配套试剂盒购自罗氏检测公司;收集上清液后加入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PCT值,加入IL-1β、PCT检测试剂盒,配套试剂盒购自南京碧云天生物检测公司,微型离心机HITETIC购自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免疫指标、NO、SOD、IL-1β、PCT水平变化情况。

临床疗效标准:⑴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3d内缓解,7d内完全消失;⑵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14d内缓解;⑶无效:没达到上述要求。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75.61%,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NO、SOD、IL-1β、PCT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儿NO、SOD、IL-1β、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SOD水平高于对照组,NO、IL-1β、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为7.32%,对照组为4.88%,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不规律的进食时间、不卫生的饮食及过度摄入碳酸类饮料,均能够促进小儿胃肠炎的发生,特别是在合并有自身免疫力下降的儿童中,小儿胃肠炎的发生率可进一步的上升[6,7]。小儿胃肠炎的发生,不仅能够导致反复腹泻、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增加远期其他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8,9]。临床上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内药物、胃肠道动力性药物及胃黏膜保护剂等,虽然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短期内的临床症状,但一项囊括了36例样本量的小儿胃肠炎治疗随访研究可见,常规药物如吗丁啉治疗后,小儿胃肠炎的头晕乏力等非消化系统症状仍然较为明显,疾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不足40%[2]。因此临床上寻找可靠的辅助性治疗药物,对于改善小儿胃肠炎的临床结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NO、SOD、IL-1β、PCT水平变化情况(±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NO、SOD、IL-1β、PCT水平变化情况(±s)

组别 例数NO(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SOD(IU/ml)治疗前 治疗后IL-1β(pg/ml)治疗前 治疗后PCT(ng/m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t P 41 41 14.21±3.20 14.25±3.18 0.057 0.477 12.98±2.75 11.38±2.52 2.747 0.004 38.66±5.85 38.49±5.65 0.134 0.447 48.04±5.86 55.26±6.01 5.508 0.000 18.20±2.65 18.14±2.70 0.102 0.460 11.02±1.33 8.52±1.10 9.275 0.000 2.05±1.01 2.02±1.06 0.131 0.448 0.97±0.18 0.45±0.11 15.784 0.000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s)

组别例数CD4+治疗前治疗后CD8+治疗前 治疗后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t P 41 41 35.62±1.34 35.60±1.41 0.073 0.471 40.52±1.45 45.21±1.39 14.951 0.000 32.12±1.89 32.11±1.92 0.024 0.491 28.11±1.64 25.16±1.55 8.371 0.000 1.18±0.18 1.17±0.20 0.238 0.406 1.50±0.26 1.71±0.32 3.261 0.001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金双歧内含有数量较多的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其主要成分为灭活的双歧杆菌,能够在口服后迅速产酸并适应肠道环境。双歧杆菌能够通过促进肠道黏膜上皮腺体细胞的修复,降低腺体的炎症性损伤,抑制腺体细胞的凋亡[10]。双歧杆菌能够提高肠道内的有益菌的活性和数量,抑制其他细菌的繁殖和扩增,同时相关方面的研究还认为,双歧杆菌能够降低肠黏膜局部的PH值水平,降低肠道平滑肌的阈电位水平,改善肠道的蠕动功能[11]。部分研究者揭示了金双歧辅助常规药物治疗后,小儿胃肠炎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的改善效果[12],但对于氧化应激性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分析研究不足。

本次研究对于不同治疗方式的探讨发现,观察组患儿联合金双歧及吗丁啉治疗后,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上升,高于单纯吗丁啉治疗组,差异较为明显,提示了金双歧在辅助治疗小儿胃肠炎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汇集不同的相关文献,笔者认为这主要由于金双歧的下列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关[13]:⑴金双歧能够产生多种有机酸,抑制其他致病细菌的繁殖,改善胃肠道黏膜的生理屏障作用;⑵金双歧能够通过产酸,稳定胃肠道的环境,降低了炎症性因子IL-6释放导致的胃肠道黏膜的损伤。吴小华等[14]研究者也认为,金双歧治疗小儿胃肠炎,能够提高20%左右的临床总体治疗有效率,特别是在金双歧治疗时机较早或者治疗时机较长的患儿中,其治疗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可进一步的上升。白细胞介素(IL-1β)及降钙素原(PCT)是炎症性相关因子,其能够促进胃肠道上皮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NO、SOD是氧化应激性相关指标,SOD能够提高还原型复合物的浓度,抑制氧化反应的激活程度,NO能够激活氧化游离自由基的浓度,加剧氧化损伤过程,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的SOD明显的上升,而NO、IL-1β、PCT明显的下降,提示了金双歧对于患儿体内氧化应激性过程的调控和对于体内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这主要由于金双歧在体内能够通过双歧杆菌合成多种泛酸和还原型维生素,提高还原性化合物SOD的浓度;而金双歧对于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这主要由于双歧杆菌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的活性,降低其释放IL-1β、PCT的能力。CD4+能够激活体内效应T淋巴细胞,改善免疫功能,而CD8+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的激活,抑制免疫系统过度激活,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CD4+、CD4+/CD8+均明显上升,而CD8+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提示了金双歧对于患儿体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但部分研究者并不认为金双歧能够改善胃肠炎患儿的免疫功能[15],存在不同的临床结论,考虑可能与金双歧治疗周期或者随访时间的不同有关。最后本次研究发现金双歧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无明显的差异,提示金双歧治疗的临床安全性较为可靠。

综上所述,金双歧联合吗丁啉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金双歧治疗的临床安全性较为可靠。

猜你喜欢

胃肠炎双歧胃肠道
3种食品中双歧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长双歧杆菌与婴幼儿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双歧杆菌与肠道疾病及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浅析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优质护理
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苹果汁治疗儿童胃肠炎治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