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DJ-1、Dickkopf-2蛋白表达在卵巢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2021-03-24陆志红孔灵利蔡卫梅康小红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组织学病理学卵巢癌

陆志红,孔灵利,蔡卫梅,康小红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河南 卫辉453100)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以上皮性卵巢癌最为常见,约占所有卵巢癌的90%以上[1-19]。卵巢癌起病隐匿且发展迅速,临床确诊时已多为晚期,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故而,探寻卵巢癌早期诊断及相关靶点,对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Dickkopf-2属于DKKs家族,可特异性识别LDLR跨膜区结构域的蛋白质,进而促进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研究发现DKK-2在肿瘤细胞中具有多重作用,可作为Wnt蛋白拮抗剂于肿瘤中表达缺失,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侵袭具有密切相关性。DJ-1作为肿瘤特异性蛋白,已被证实与多种肿瘤的发生、转移及发展可能存在密切相关性,但关于卵巢癌的表达和相关意义研究资料较少。故而,本研究探讨了血清DJ-1蛋白、Dickkopf-2蛋白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5月我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卵巢癌患者82例(卵巢癌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卵巢癌组,年龄37~63岁,平均53.0±8.6岁;国际妇产联盟(FIGO)分期:Ⅰ期22例、Ⅱ期25例、Ⅲ期29例、Ⅳ期6例;组织学分化:高分化21例、中分化33例、低分化28例;病理学类型:浆液性癌43例、黏液性癌39例;发生淋巴结转移43例。对照组,年龄35~65岁,平均51.8±10.0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相关标准 诊断标准:卵巢癌患者的诊断参考的《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标准;纳入标准:⑴经病理学检查证实;⑵获取组织学标本前患者未接受放化疗或者免疫学治疗;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上皮性卵巢癌;⑷本研究符合《赫尔透辛基宣言》相关医学伦理规定。排除标准:⑴合并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⑵病理诊断不明确。⑶放化疗病史;⑷合并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

1.3 血清DJ-1蛋白、Dickkopf-2蛋白检测 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3000r/min离心10min后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DJ-1蛋白、Dickkopf-2蛋白水平,相关试剂盒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的分析均采用SPSS21.0版本,年龄、血清DJ-1蛋白、Dickkopf-2蛋白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卵巢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DJ-1蛋白、Dickkopf-2蛋白对比 卵巢癌组患者的血清DJ-1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患者的血清Dickkopf-2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卵巢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DJ-1蛋白、Dickkopf-2蛋白对比(±s)

表1 卵巢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DJ-1蛋白、Dickkopf-2蛋白对比(±s)

组别 n卵巢癌组对照组t值P值82 60 DJ-1蛋白(μg/L)Dickkopf-2蛋白(pg/ml)12.33±4.18 4.39±1.40 14.133 0.000 433.9±155.8 1732.6±549.8-20.327 0.000

2.2 卵巢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DJ-1蛋白在不同病理学特征患者中的表达差异 不同FIGO分期、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患者的血清DJ-1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卵巢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DJ-1蛋白在不同病理学特征患者中的表达差异(±s)

表2 卵巢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DJ-1蛋白在不同病理学特征患者中的表达差异(±s)

因素 n DJ-1蛋白(μg/L) t值P值FIGO分期Ⅰ+Ⅱ期Ⅲ+Ⅳ期组织学分化高+中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是 否-5.880 0.000 47 35 10.28±3.74 15.39±4.09-4.610 0.000 54 28 11.41±4.11 15.73±3.85 4.614 0.000 43 39 15.52±3.95 11.60±3.72病理学类型浆液性黏液性0.441 0.660 64 18 12.52±4.00 12.05±3.98

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的的卵巢癌组患者的血清Dickkopf-2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卵巢肿瘤属于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仅为20%~30%左右,死亡率高居妇科肿瘤第1位,已成为影响妇女健康和威胁生命的主要瘤种。卵巢癌临床症状隐匿且缺少早期特异性诊断方法,绝大部分患者在化疗和手术后仍可出现疾病复发甚至进展,因而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表3 卵巢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Dickkopf-2蛋白在不同病理学特征患者中的表达差异(±s)

表3 卵巢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Dickkopf-2蛋白在不同病理学特征患者中的表达差异(±s)

因素 n FIGO分期Ⅰ+Ⅱ期Ⅲ+Ⅳ期组织学分化高+中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是 否Dickkopf-2蛋白(pg/ml) t值-0.502 P值0.617 47 35 427.0±145.6 443.1±140.8-2.407 0.018 54 28 404.1±151.2 485.7±133.8 0.810 0.420 43 39 441.8±129.8 417.0±147.5病理学类型浆液性黏液性0.855 0.395 64 18 445.9±152.7 411.7±139.6

肿瘤标志物属于肿瘤组织生成的化学类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性质和存在,一个优良的肿瘤标志物需要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好及浓度水平可反映肿瘤分期、大小及复发转移等特点。本研究结果显示卵巢癌组患者的血清DJ-1蛋白高于对照组,卵巢癌组患者的血清Dickkopf-2蛋白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说明卵巢癌患者存在血清DJ-1蛋白的高表达及Dickkopf-2蛋白的低表达。DJ-1基因属于新型丝裂原依赖性癌基因,广泛表达于机体各组织,研究发现DJ-1基因可作用于Akt-mediated细胞而促进肿瘤形成,其它文献亦提示乳腺癌及胆管癌等恶性肿瘤中均发现了DJ-1蛋白的高表达,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并检测出了DJ-1抗体,提示DJ-1蛋白属于潜在的肿瘤抗原标记物并认为DJ-1蛋白可能是多种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Wnt信号通路具有介导细胞生长的作用,可促进正常胚胎细胞的发生、发育。最新的研究发现DKK家族能够通过调节Wnt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增殖及分化,进而介导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文献提示DKK-2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存在表达缺失现象,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功能尚不完全明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DJ-1是PARK7基因编码的属于肽酶C56的蛋白质家族的一个成员,可以作为一个积极的雄激素受体介导的转录调节子,也可以用作氧化还原敏感的分子伴侣,氧化应激传感器。进一步对卵巢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DJ-1蛋白在不同病理学特征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比较发现不同FIGO分期、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患者的血清DJ-1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DJ-1不仅可参与卵巢癌的发展过程,与卵巢癌的转移及侵袭也存在密切相关性。相关研究已发现DJ-1有助神经元在氧化应激下存活下来且具有分子伴侣的作用,阻止蛋白(如作为对细胞应激产生的α-突触核蛋白),但DJ-1基础分子功能及在肿瘤的尚不明晰。

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的的卵巢癌组患者的血清Dickkopf-2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说明Dickkopf-2蛋白在卵巢癌患者中低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现阶段关于DKK-2蛋白在卵巢癌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晰,文献提示DKK家族成员(Dickkopf-2蛋白等)能够通过Kremen受体及Wnt信号通路受体结合LRP受体,进而抑制Wnt蛋白活性;另一方面,Dickkopf-2蛋白可阻断TCF/LCF转录因子与β-连环蛋白结合,促进β-连环蛋白水解及磷酸化,进而抑制Wnt信号通路。

综上所述,血清DJ-1蛋白在卵巢癌患者中高表达,Dickkopf-2蛋白在卵巢癌患者中低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猜你喜欢

组织学病理学卵巢癌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的组织学评估系统研究进展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浅谈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病理诊断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如何把理论学习引向深入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