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语文活动在《传统节日》校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2021-03-24王媛

陕西教育·教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校本生活化

王媛

中国传统节日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如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文化、诗词文化、娱乐文化等),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既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又是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以传统节日为依托构建校本课程,定会为儿童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为儿童精神生命的成长带来重要影响。如何开发与利用传统节日的教育资源?《传统节日》校本课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节日、体验节日、研究节日。实践经验表明,立足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构建生活化的课程形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传统节日校本课程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一、课程资源开发突出生活化

以生活为出发点,引入传统节日文化、本土文化,将学生生活环境中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统整到课程中,突出生活化的特点。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我们遵循“儿童体验、儿童成长、文本阅读、品质培养、表达提升”的五要素逻辑,将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从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及素养的培养出发,选定目标,选编文本,开发了《我们的节日》读本。读本力图将阅读、体验、表达结合在一起,将文化的熏陶与品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从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读本分为上下两册,将学期的特点与节日结合,分为“追根溯源、经典赏读、实践体验、表达分享”四个板块,每个主题都由相对固定的四个板块组成。如,“追根溯源”板块通过学生的视角,结合学生自己的调查和搜集的内容合理编排节日起源的传说故事、优秀的古诗词、歌谣、现代诗文等,用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实践体验”板块根据节日习俗开展体验活动。如借助中秋节针对“吃月饼”这个习俗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小活动。

具体到每一个板块都安排有活动建议,对学生充分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起著很好的导向和调动作用。

二、课程形态体现生活化

《传统节日》课程以《我们的节日》读本作为课程的教材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实践。第一课堂联系生活,第二课堂结合生活,第三课堂走进生活,搭建了生活化课堂形态。

1.教学范式走向生活

以生活资源为阅读素材,我们探索出了“节日研究启动课、学生交流汇报课、经典赏析诵读课、实践操作活动课、语文实践展示课”等语文活动课,并提出了“简单教、适量读、重体验、乐表达”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自主学习(激趣探究)—经典赏读(感受经典魅力)—参与体验(实践体验)—表达提升(能力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实现课程目标提供具体实施思路,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生活的内涵,趋向更为生活的状态。

2.活动形态融入生活

校本课程实施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并开展充分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设计的活动内容及形式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立足生活,展示校本课程独特的生命力。只有借助丰富多彩、合适的活动化课程形态才能有效地达成目标。我们以每一个节日为主题建构了集探究学习、阅读、综合实践和表达提升于一体的活动课程形态,活动内容来自生活,活动过程融入生活。

(1)探究活动生活化

传统节日蕴含的知识、文化来自先辈的生活及生活经验,单凭课堂教学传授,显然失去了这门课程应有的生命力,于是我们将每一个节日的启动阶段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方式展开。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丰富的内涵,包括节日起源、习俗形成、诗文支撑等。要想对节日内涵进行多方面了解和体验,单一的讲解和阅读只是“纸上谈兵”,停留在知识的获取层面,学生没有能力的提升和深度的认知,无法达成深度学习,无法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以项目式学习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并将活动以生活化的形式展开。前期,以生活为课堂,开展“我是调查员”的活动。让学生作一次社会调查,通过搜集、调查、走访等各种渠道,了解民间节日习俗;接下来,在课堂上进行“节日文化”发布会活动,发布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起源、习俗等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继承情况;再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我是小编辑”的编写活动,每小组将资料汇编整理成册,并互相传阅。这样的学习活动,一般放在节前的两个星期,教师进行任务布置,并跟踪指导,在时间的保证下,学生能充分合作探究、搜集整理,课堂上的精彩呈现让每个学生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三个主题活动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形成节日活动的任务群,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紧密贴近学生生活和家庭、社会生活,任务驱动的学习促使学生全程投入,深入了解每一个节日蕴含的丰富内涵。

(2)阅读活动生活化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在前期的综合性学习中,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充分地扩大了阅读量。在此基础上,教师介入学生的阅读中,为学生补充、筛选适合学生年龄段阅读的诗文,并组织开展节日诗文诵读活动。在中秋节的活动中,我们选择了李白的《月下独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等诗文。学生通过诵读、看注释大致理解了诗文含义,了解了节日的起源、习俗,体会诗词中寄托的诗人们美好的情感。在“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 主题活动中,我们以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诗词歌赋、传统习俗、童谣、歇后语等为阅读内容,以传唱、讲述、介绍、微信发布、QQ传递、美篇撰写等方式,把学习和生活化方式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语文生活的氛围。

(3)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

传统节日形式多样,保留了丰富的教育主题。围绕传统节日能开展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如经典诗词诵读、征文比赛、主题班会、辩论会等。把“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列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有机地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课外生活之中,使潜在的功能变成现实的教育功能。此外,还可以利用纪念祠等公共场所及民间节庆活动,结合节日主题开发并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社区实践活动。

如在开展春节综合性实践活动时,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置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将春节的传统习俗融入到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低年级学生做红灯笼,中年级学生包饺子,高年级学生写对联。这样的校本课程跳出了一般的课程模式,以一种活动体验的方式将传统节日习俗传递给学生,学生不但兴趣浓厚,而且记忆深刻。我们将生活场景自然地融入校本课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提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4)表达实践活动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传统节日》课程将表达活动与习作教学结合,为学生搭建了语文学习独具特色的输出平台,引导学生根据专题进行表达训练,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表达实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常规的,侧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活动,如前期的调查、探究、经典共读,在实践中贯穿着“听、说、读、写、做、评”等语文元素,并进行调研、交流、活动策划、活动日记等综合训练;一种是小习作表达实践,结合节日专题进行书面表达训练,如春节的短信祝福语、中秋节的诗词大会串词、七夕节的故事续编,将节日主题內涵与表达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根植于学生的血脉里,浸润学生的心灵。在传统节日中寻找表达的内容及形式,在表达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件相得益彰的事情。

三、核心素养形成凸显生活化

《传统节日》校本课程是依托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植根于地方文化,从儿童的需要出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探究、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一门校本课程。

生活化语文活动在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乐于倾力的事情,让体验得到充分落实,更让生活的资源充分融入到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在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活动课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选择不同的体验任务,如包粽子、采艾叶、观龙舟赛、看视频、诵诗文、划龙舟等活动。活动中,学生发展了个性化的能力,以一种区别于课堂共性的、自然的、生活化的状态和别样的学习形式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和节日气氛。

在系列节日体验活动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在发展,思维能力也在发展,真正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节日历史的悠久。在与传统文化的对话和体验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和认同感都在发展,文化素养也在生活化活动中得到积淀、丰厚。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阴县蒲溪镇中心小学

1.我们来调查一下:你都知道关于月饼的哪些小知识呢?

我知道月饼的种类:_________。

2.许多人都想要尝试自己做月饼,所以我们也尝试做一次月饼吧。

想一想你需要什么材料,请写下来。

3.尝试自己做一次月饼或者去看看做月饼的过程。下面是做月饼

简笔画图片,请按照制作程序给八张图片排列顺序吧。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校本生活化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我们的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