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语文活动”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1-03-24张华丽

陕西教育·教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识字生活化活动

张华丽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识字是语言建构和运用的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对识字教学的重要性都有深刻的认识。的确,小学阶段是提升小学生母语认知的关键时期,关系着儿童读写能力的提高,关系着儿童知识的增长和认识水平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儿童学习生活的起点。统编版教材在识字教学的结构体系、内容编排等方面有很大调整,教科书编写思路中明确提出“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紧密联系生活实践”,“生活化语文活动”就是落实这一思路的重要途径。

在识字教学中开展“生活化语文活动”,是指结合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己的语文生活中获得识字量的提升、识字能力的形成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生活化识字活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真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更易于记忆,喜闻乐见的游戲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一、通过“生活化语文活动”开展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部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包含识字在内的各板块应该有“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的意识。教学中,我们将“生活化语文活动”引入识字教学。

1.教师结合“生活化语文活动”开展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识字教学中 “生活化语文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

统编版教材中的识字课文、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等栏目是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语文活动”的板块,但部分教师只在课堂上简单布置,没有方法指导,也没有后续情况跟进以及识字成果的最终展示,流于形式的识字活动布置就像“蜻蜓点水”,效果甚微。

(2)对于识字教学中 “生活化语文活动”如何开展缺乏指导

对“生活化语文活动”在识字板块的开展,很多教师简单理解为“用生活中的活动指导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即可”。这些栏目需要家长协助,但依然需要教师全程指导、参与,不能完全移交给家长监管。

(3)识字教学中 “生活化语文活动”的开展机械单一

只完成教材中提出的识字活动,不能结合学生实际、区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调整,导致活动收效不大。如在农村学校通过“商店招牌”识字这样的活动显然就不易开展。

2.学生通过“生活化语文活动”识字存在的问题

(1)目的不明

在参与“生活化语文活动”识字的过程中,目的不明确,有凑热闹的现象。

(2)过于被动

缺乏自主、长期坚持在“生活化语文活动”中识字的意识。

二、“生活化语文活动”在识字教学中的操作策略

1.大力创设“识字环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1)创设直观识字环境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都把教育和生活联系在了一起。我们认为学生的教育生活分为社会教育生活、学校教育生活、家庭教育生活,教室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场地。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活跃的时期,我们要将教室布置成一个直观的识字环境,通过直观形象的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识字。在教室墙壁上设置识字展示区,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把生活中识字的成果展示出来,可以是在粘贴字卡的区域,也可以是在黑板或墙报上留出的专门空间;设置识字游戏区,每天以不同的游戏巩固当天学习的汉字,并将生字留在游戏智慧树上,积少成多。

(2)创设温馨家庭识字环境

家庭是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识字(阅读)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识字(阅读)兴趣。鼓励家长给孩子购买“小书柜”“小书架”,购买适合学生现阶段识字水平的材料,设置“亲子共读沙发”,每天安排一定时间,在固定的场所和孩子一起识字、阅读,创造温馨的识字环境。教师及时指导家长通过“生活化语文活动”来引导孩子识字,在活动中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使孩子逐渐养成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3)创设读中识字环境

学生的记忆分为随意识记忆和不随意识记忆。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没有压力的阅读,反而会实现大量识字。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准备大量与识字相关的诗歌、儿歌、顺口溜等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无意识地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2.开发系列“识字活动”,逐步提升识字能力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认为,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我们身边生活中识字资源非常多,如广告牌、店铺招牌、宣传语、物品包装袋(盒)、传单、购物小票……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些资源不易被他们发现,教师要设置项目式识字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生活中处处是语文,时时能识字”的观念,养成“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开发出了系列的“生活化识字活动”。

(1)“和老师一起识字”

受统编版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启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安排线路,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的橱窗、黑板报、指示牌、形象栏、光荣榜等地方进行识字。识字活动中,学生对校园的环境更加熟悉,对校园文化、氛围有了深切的感知,也更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学校生活,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爱上学校。

(2)“和大人一起识字”

QQ群是家校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师可以随时将识字活动照片发送到班级群里,及时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在生活中识字。如超市购物认标签、车站等车认站牌、饭店吃饭认菜单、商场购物认小票、银行排队认凭证……这样的活动发生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拘形式,没有压力,学习环境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的哥哥姐姐、亲戚等带着去识字,既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也增进了与家人的感情。

(3)“字卡交流会”

生活化语文活动是在学中做,做中学。字卡制作是做中学的一个很好的识字活动。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制作了非常有创意的字卡,如主题字卡(字卡形状为水果系列、蔬菜系列、几何图形系列等)、图文结合字卡(文字配上相对应的插图)等,甚至还有立体字卡、折叠字卡。做字卡的过程,是学生对所认生字的巩固,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入学的时候,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宝盒”或“锦囊”,专门用来收集字卡。教师把握情况,预计学生字卡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在班级里召开“字卡交流会”。4、5人为一个小组,交流自己的字是在哪里认识的,教小组成员认读,或者做游戏“我指你读”“猜一猜”。假如同学读正确了,可以把这个字卡送给同学,也可以互相交換。交流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很多生字,还了解到自己没有想到的识字途径,可谓“一举几得”。

(4)“家庭识字成果展示会”

从课堂走向生活,再把生活引入课堂,这样生活、课堂结合的活动是“生活化语文活动”开发的基本理念。识字成果展示会是基于学生从生活中的物品识字的基础开展的。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布置“认识自己最近接触过物品上的字”的任务,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弹性要求:认识物品上最感兴趣的一两个字即可,有兴趣的可以多认识几个。这样就避免了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其次,安排一节课让学生把有关物品带来,比如饮料瓶、药盒、食品包装袋、塑料袋等,在小组里逐个展示,互相教读。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语言表达清楚、识字数量较多的学生在全班展示交流,教大家认字,全班投票选出“识字小能手”。 这样的活动,让识字和口语表达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5)“识字大王比赛”

适当的展示、比赛能肯定学生的进步,同时激发暂时落后学生的好胜心。在上述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班级内比赛,活动分为若干回合:首先是课内识字,每个参赛队伍5名选手均要认读随机抽取的词语,认读有误即淘汰;剩下的选手进入第二轮课外识字比赛,本轮比赛也分为若干回合,每轮各小组按顺序选一名选手参加,每人认读一个词语,认读有误的选手淘汰,直至评选出全班唯一的“识字大王”。活动也可以在年级组层面举行。

(6)“我是小小啄木鸟”

识字活动主要在第一学段开展,但是小学各个年段都有识字教学任务,中高年级我们可以设置另一种形式的识字活动“我是小小啄木鸟”——走进生活,纠正身边的错别字。

活动初,教师先对学校周边的情况进行了解、走访,制定实施方案,然后按照计划由教师带领学生走访学校周边的商铺、摊位,辨别并纠正招牌、橱窗、海报上面的文字使用是否规范。这个活动不仅规范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也营造了规范使用汉字的氛围。系列的识字活动,充分点燃了学生的识字热情。

“生活化语文活动”打破了学生课堂学习和社会学习的壁垒,让学生从入学就树立“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的意识。正如课标中所说“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实践”,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不仅是识字数量的增加、识字能力的提高,还强化了学习意识、合作及交流意识,对全面提升语文能力有显著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

猜你喜欢

识字生活化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