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临床观察*

2021-03-22杨照明

河南中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证候支气管

杨照明

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哮喘也称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不仅导致气道损害和肺功能损伤,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呼吸衰竭,临床治疗难度较高[1]。目前,西医对于支气管哮喘主要采用解痉、平喘、抗炎、抗组胺等控制病情,但治愈率难以令人满意,长期用药耐药问题和不良反应问题也较多[2]。随着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逐渐显示出良好的优势,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改善支气管哮喘的预后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支气管哮喘属“哮证”“喘证”范畴,是经典方小青龙汤的辨治范围[3]。笔者运用小青龙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哮喘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2~74(52.17±7.85)岁;病程1~10(5.38±1.43)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4例,中度21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2~75(52.33±7.91)岁;病程1~10(5.41±1.45)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5例,中度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哮喘手册》[4]中支气管哮喘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5]中“哮证”“喘证”中医诊断标准;入选前2个月内无激素用药史;无中药治疗或穴位敷贴禁忌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病例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肺部疾病者;过敏体质者;有精神障碍或交流障碍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抗炎、β-受体激动剂扩张支气管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①小青龙汤基本方:桂枝9 g,麻黄9 g,白芍9 g,法半夏9 g,干姜12 g,细辛6 g,五味子6 g,炙甘草6 g。随症加减:喘甚者加枳实5 g,痰多者加紫苏子15 g,咳嗽重者加桑白皮6 g,舌质暗者加桃仁15 g。日1剂,水煎2次,每次煎取药汁200 mL,两次混匀后分早晚口服。②穴位敷贴:半夏8 g,延胡索10 g,细辛10 g,甘遂18 g,白芥子18 g,混合后研磨成粉,加入姜汁调制成药饼,取定喘穴、肺俞穴、列缺穴、膏肓穴,每穴各敷一贴,用胶布固定,每次45 min,每隔1 d敷贴一次。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

1.5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velocity,PEF)]、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哮喘症状分级量化表[6]对患者咳嗽、喘息、肺部啰音、咳痰等主要证候进行评分:①咳嗽:无计0分;轻度计2分;中度计4分;重度计6分。②喘息:无计0分;偶有喘息,对睡眠和活动无影响计2分;常有喘息,但对睡眠无影响计4分;喘息明显,无法平卧,对睡眠和活动有影响计6分。③肺部啰音:无计0分;散在干啰音,少许湿啰音计2分;干湿啰音较为明显计4分;两肺满布干湿啰音计6分。④咳痰:无计0分;痰少,易咯出计2分;少量痰,咳后能咯出计4分;痰黏稠,咳后仍无法咯出计6分。

1.6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80%,肺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40%~80%(不含80%),肺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7]。

1.7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哮喘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2.3 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表2 两组哮喘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哮喘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咳嗽缓解时间 咯痰缓解时间 憋喘缓解时间 哮鸣音缓解时间对照组组别 n 35 6.13±1.77 6.04±1.68 2.83±0.53 5.24±1.51观察组 35 4.02±0.85* 4.11±0.93* 2.02±0.31* 3.18±0.68*

表3 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60±0.78 4.52±0.81 4.55±0.85 4.26±0.78 35 治疗后 1.63±0.38* 1.52±0.33* 1.47±0.27* 1.35±0.20*观察组 35 治疗前 4.62±0.85 4.59±0.79 4.57±0.81 4.28±0.77 35 治疗后 0.77±0.17*# 0.65±0.15*# 0.61±0.12*# 0.56±0.11*#组别 n 时间 咳嗽 喘息 肺部啰音 咳痰对照组 35 治疗前

2.4 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表4 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5 治疗后 2.31±0.48* 51.14±5.38* 2.80±0.64*观察组 35 治疗前 1.78±0.38 46.12±5.47 2.27±0.51组别 n 时间 FEV1(V/L) FEV1/FVC/% PEF(v/L·s-1)1.79±0.40 46.15±5.25 2.26±0.48 35 治疗后 2.85±0.55*# 54.61±5.73*# 3.25±0.71*#对照组 35 治疗前

2.5 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s,ng·L-1)

表5 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s,ng·L-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5 治疗后 20.91±3.07* 0.98±0.17*观察组 35 治疗前 28.44±6.58 1.36±0.28 35 治疗后 14.02±2.95*# 0.66±0.14*#组别 n 时间 IL-6 TNF-α 28.52±6.64 1.35±0.25对照组 35 治疗前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临床以咳嗽、喘息、胸闷等为主要表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支气管哮喘并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抗生素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抗炎、β-受体激动剂扩张支气管等综合治疗,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8]。因此,可以通过中医辅助治疗提升整体预后[9]。

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属“哮证”“喘证”范畴,其主要病机为痰饮伏内,加之外邪、饮食失调、体虚疲劳导致肺气宣降失司,引动伏痰,而致哮鸣如吼,气息喘促[10]。该病本虚标实,临床辨治应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为主要原则[11]。小青龙汤为《伤寒论》中辨治喘证的经典方剂,方中桂枝、麻黄可散寒解表、宣肺平喘;桂枝、白芍能调和营卫;干姜、五味子可益气生津、收敛肺气;细辛能温化痰饮;法半夏、炙甘草可止咳化痰,炙甘草还能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止咳平喘、温肺散寒、润肺化痰之功[12-1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小青龙汤中的麻黄提取物麻黄碱可对β受体产生兴奋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症状,促进支气管扩张,改善肺通气;细辛也有一定解除支气管痉挛、抗组胺、抗变态反应的作用;白芍提取物芍药苷有良好的抑菌、抗病毒作用;诸药联合有良好的解痉挛、抗炎效果[14-15]。国内部分文献中也对小青龙汤辨治支气管哮喘的确切效果进行了报道,认为此方适合支气管哮喘,与常规西药有良好的协同效果[16-17]。

穴位敷贴是常见的中医外治方法,本研究中穴位敷贴中药选用半夏、延胡索、细辛、甘遂、白芥子,再用姜汁调制成药饼。其中,半夏、细辛、生姜汁化痰,延胡索活血益气,甘遂平喘,白芥子通络止痛[18]。取定喘穴、肺俞穴、列缺穴、膏肓穴则通过穴位与药物相互作用可发挥良好的宣肺、定喘、保健功效[19]。李仕雄[20]的研究对小青龙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效果进行了肯定,认为内服配合外敷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预后,缩短哮喘症状缓解时间,促进肺功能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咳嗽、咯痰、憋喘、哮鸣音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咳嗽评分、喘息评分、肺部啰音评分、咳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证实小青龙汤配合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有标本兼治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小青龙汤配合穴位敷贴在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方面效果明确,有效控制了炎症,改善了气道痉挛和肺功能损伤状态,提高肺通气效果,促进肺功能恢复。综上所述,小青龙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和炎症状态。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证候支气管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小青龙汤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3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