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对称信息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分析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2021-03-19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路原李资博

商展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卖家代理物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 路原 李资博

1 引言与综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平台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物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导致众多专业化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同时进一步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由于专业化程度加深,从而使物流的配送效率提高,且由于其规模较大,可达到规模经济的范围,故其可进一步降低成本。这是第三方物流产业相较于传统物流所具备的优点,是传统物流所无法比拟的,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物流业革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未来方向。

现有文献可查询到多种不同视角下对第三方物流和目标卖家的委托代理两者之间问题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1)运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分析委托代理问题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2)研究物流外包的合同化问题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委托代理关系;(3)研究第三方物流中合作双方可能面临的风险形式;(4)通过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进行分析;(5)利用博弈论对违约操作行为进行模拟分析。

现有研究下可得出的结论是有限的,通过总结现有结论,有利于我们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第一,第三方物流的风险可以通过合理方式进行规避或降低。具体方式包括:建立合理约束机制,事前签订合理规范合同,进一步加强双方协商,增加违约成本等。第二,得出与现实相违背的结论,否认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对物流行为进行激励的行为,得出了应弱化的结论。第三,明确罚金受到相关责任主体的影响,同时影响着相关责任主体的行为,起到了约束的作用。同样,若罚金设置过高,会助长机会主义的倾向,起到负面的作用。

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面临的生产组织问题,现有模型也可以为我们带来一定的启发。(1)于1976年提出的“生产组织模型”认为:工人能力无法观测但其劳动产出可观测并与能力有关。这为工资的设定与边际产品的产出提供了联系的纽带。(2)在考虑到道德风险对委托代理问题的影响时,提出了对合同改善的必要性,并给出了最佳状态下所必须成立的合同特征。(3)对于最优补偿方案的设定,前人则进行了分情况讨论,提出了不同情况下最优补偿方案分别满足线性、指数、正态分布的具体情况。总体而言,委托代理基本模型可分为三种: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一般化分布方法。

2 模型与求解

本文所建立的参数化模型,力图满足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实现各方的利益最大化。这个参数化的模型是霍姆斯特姆模型的简化和扩张,激励相容约束采用一阶条件方法。

2.1 激励分析的基本假设

假设1:博弈双方为理性人,在约束条件下和可选择范围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具体表现为,博弈双方为委托人与代理人,双方均在博弈对手效用一定的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假设2:假设将集合A定义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努力水平,而其中a ∈ A,即可以表示为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努力水平,a 为 一维的连续变量,a 与企业的努力水平成正比例关系,a 越大,即越努力,反之则亦然,线性形式如:π =λ a + γθ,其中θ 是均值为零、方差等于σ2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称自然状态,λ (0< λ< 1)是努力程度变量对产出的影响系数,即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能力系数。因此,E ( x)=λa,var( x)=γσ2,从而得出产出的均值直接影响着代理方的努力水平。

假设3:委托方风险中性,委托方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激励报酬契约采用线性合同形式:即 s (π )= α +βπ, 而在其中的 s (π )是电商卖家(下称委托方)提供的总报酬,而α 和β 分别为:代理方的固定收入和分享的产出份额,而其中0< β< 1,在产出的过程中π= a+ θ,即增加一个单位,即报酬随之增加β 单位,而如果β 为0的情况下,代理方的风险根本不存在,即没有风险发生,但是如果β 为1的情况下,代理方则承担着所有的风险。而当委托方是风险中性的情况之下,s (π )= α +βπ,对于委托方而言,期望效用与收入是相等的,即:E ν (π-S(π ))= α+ (1-β )λa 。

2.2 最优激励分析

给定线性合同:s( π) = α + βπ ,

电商卖家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收入:

Eν (π-S(π ))= α+ (1-β )λa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际收入为: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确定性等价收入为:

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最大化期望效用等价于最大化确定当量(如果u (x)=Eu(y),这里的y表示为随机的收入,z为确定收入,是针对于y而言,究其原因,消费者从y和z中最终得到的效用相同),所以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确定性等价收入是可以替代期望效用的。

首先考虑电商卖家可以观测第三方物流企业努力水平a 时的最优合同,也就是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在这个过程中,激励约束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实际的作用,努力水平完全能够通过强制合同予以实现。因此,电商卖家的问题是选择(α , β) 和a 解下列最优化问题:

基于最优的基础之上,参与约束的等式完全成立,并带入,则最优化问题可以变更为: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约束得:

最优化一阶条件为:

上述条件意味着,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

2.3 电商卖家成本分析

所以期望产出的净损失为:

努力成本的节约为:

从而激励成本为:

从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为:

从上述成本中可以看出,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的为ρ 、λ、σ2 ,而与代理成本负相关的为b。

2.4 改进的第三方物流的委托代理模型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确定性等价收入为:

因此,只要cov( π, z) ≠0 ,卖家就能通过信息建立新的合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激励。

容易证明,通过将z 写进激励合同,将减少电商卖家的成本。

3 结语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最优激励的选择问题就是第三方物流中关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两者的关系问题。而由于信息的非对称问题,在最优激励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风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最优激励方案的选择应考虑到物流企业的努力程度与能力水平,并根据具体水平确定最终方案。具体方法为,对物流企业的实际能力进行综合的评定,一切从基本的实际情况着手,而在此过程中不能忽视对物流服务业绩因素的考虑,然后最终确定最优激励的方案。这对于在实践中设计激励机制,尤其是长效激励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委托人宜选择风险规避的物流公司。具体指标为企业声誉与相关注册规模等方面进行评判。满足这类指标的企业往往具备更好的声誉,从而其违约成本更高,在概率上更倾向于遵守合约,由此从实际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抗风险能力。

根据上述模型分析能够看出,只有信息监督真实和准确,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物流公司的努力水平以及努力的程度,而对于物流效率的提升,建立健全和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共享减少了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方在合作前的搜寻成本。双方之间可以更快地建立合作关系,物流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实现了信息内容的互通有无。而在此过程中,对于物流公司而言,信息共享在提供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从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达到双方的共赢。

综上所述,本文以经典道德风险模型为分析对象,对防范物流公司道德风险行为的线性激励契约的制定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论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问题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基于理论基础之上的激励,在实操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而对于物流外包方而言,对借鉴模型的主要成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由此得出物流公司的实际表现情况,据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激励契约。

猜你喜欢

卖家代理物流
买家秀和卖家秀
卖家秀女人 vs 买家秀女人
不会吃蟹腿的买手 不是好卖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代理圣诞老人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付款不及时卖家将房卖出,能否解除购房合同?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108名特困生有了“代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