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效果探讨

2021-03-18段静燕段明志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期
关键词:乳突外耳道鼓室

段静燕,张 艳,段明志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云南 保山 678000)

慢性中耳炎(chronic otitis media)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此病可分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即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多是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发展而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骨质出现的慢性炎症反应。慢性中耳炎患者的病情若持续发展,可严重影响其听力,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颅内并发症[1]。本文主要是研究用耳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 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慢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单耳患病;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症状;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病历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合并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双耳患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身体状况较差,对手术不耐受。在这68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 例(占44.12%),女性患者38 例(占55.88%);其年龄为16 ~72 岁,平均年龄为(45.25±1.39)岁;其病程为1 ~13 年,平均病程为(6.35±1.47)年;其中,左耳患病的患者有33 例(占48.53%),右耳患病的患者有35 例(占51.47%);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有8 例(占11.76%),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有60 例(占88.24%)。

1.2 方法

在这68 例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耳显微手术,方法是:术前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为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鼓室内正常但耳腔内存在异物或脓液的患者,对其实施乳突及上鼓室探查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侧卧位,保持其患耳朝上。在其患耳外耳道四壁骨与软骨的交接处注入麻醉药,进行局部麻醉。将患者的体位调整至仰卧位,将其头部偏向健侧。在其耳后及外耳道内外分别做一个小切口,置入显微镜,观察其耳内病变的情况。在显微镜下对耳腔内的异物或脓液进行清理,用显微镜对咽鼓管鼓口、后鼓室等进行检查,确定后鼓室壁是否需要打开及打开的大小。用红霉素明胶海绵对鼓室进行充填,最后缝合手术切口。对于鼓室已发生破坏的患者,对其进行乳突根治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其患耳朝上。在其患耳的耳内做一个小切口,在耳轮脚前、外耳道口上方及外耳道上壁骨、下壁骨、前壁骨、后壁骨与软骨的交界处注入麻醉药物,进行局部麻醉。在耳前切迹处自12 点钟方向向后、向下至6点方向做一个弧形切口,利用牵开器扩大该切口。置入显微镜,观察患者耳内病变的情况。保留外耳道后上嵴,用电钻打开筛区,向内逐步开放乳突气房、鼓窦,彻底清除乳头、鼓窦内的异物或脓液。凿断骨桥,完全开放上鼓室,清除鼓室内的病变组织,削低外耳道后壁及面神经嵴。切开外耳道皮,形成皮瓣,冲洗术腔,彻底止血后将外耳道皮瓣从前上方剪断,剪去其皮下组织。切除外耳道软骨,然后向后下方翻转皮瓣,铺盖于乳突腔内。将剪成段的碘仿纱条填入术腔,缝合手术切口,术后并对手术切口进行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比较术前及术后在500 Hz、1000 Hz、2000 Hz 和4000 Hz 频率下对这68 例患者进行听力测试的结果。观察这6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手术前后对这68 例患者进行听力测试的结果

术前,在500 Hz、1000 Hz、2000 Hz 和4000 Hz 频率下对这68 例患者进行听力测试的结果显示,其平均听力分别为(18.25±8.67)dB、(26.51±10.24)dB、(28.63±11.04)dB和(34.59±13.55)dB。 术 后, 在500 Hz、1000 Hz、2000 Hz 和4000 Hz 频率下对这68 例患者进行听力测试的结果显示,其平均听力分别为(24.69±10.27)dB、(30.88±12.65)dB、(40.65±16.07)dB 和(39.66±14.25)dB。术后在500 Hz、1000 Hz、2000 Hz 和4000 Hz 频率下对这68 例患者进行听力测试的结果显示,其听力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手术前后对这68 例患者进行听力测试的结果(dB,± s)

表1 对比手术前后对这68 例患者进行听力测试的结果(dB,± s)

频率 例数 术前 术后 t 值 P 值500 Hz 68 18.25±8.67 24.69±10.27 3.9512 0.0001 1000 Hz 68 26.51±10.24 30.88±12.65 2.2141 0.0285 2000 Hz 68 28.63±11.04 40.65±16.07 5.0838 <0.0001 4000 Hz 68 34.59±13.55 39.66±14.25 2.1261 0.0353

2.2 术后这68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术后,这68 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有9例患者出现不干耳(占13.24%),有6 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占8.82%),有3 例患者出现骨膜穿孔(占4.41%)。详见表2。这些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其并发症均消失。

表2 术后这68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3 讨论

慢性中耳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研究指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耳气压伤或耳内感染等因素有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主要有患者患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且病情迁延不愈、免疫力低下或存在乳突气化不良等因素有关。慢性中耳炎患者的病情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其出现听力障碍,部分病情严重者可发生失聪[2]。对此病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效果欠佳,其病情易反复发作。近年来,耳显微手术逐渐应用到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术后在500 Hz、1000 Hz、2000 Hz 和4000 Hz 频率下对这68例患者进行听力测试的结果显示,其听力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这68 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有9 例患者出现不干耳,有6 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有3 例患者出现骨膜穿孔。这与陈楚亮等[3-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用耳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听力,且其术后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乳突外耳道鼓室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乳突线边沿细节的观察与识别
乳突导静脉管的HRCT表现
声导抗基本概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