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阅读教学的两种有效方式

2021-03-16黄强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个性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对于现代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使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于初中语文教学。那么,在进行现代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意识到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发挥语文阅读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文字知识以及文章阅读量,通过有效的语文阅读,能够对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进行培养。而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

一、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式

对于初中生来说,阅读不仅仅能够有助于提升知识水平,还能够帮助学生改变自身存在的思维习惯,而阅读一本好书还能够促进个人进步;虽然阅读并不能直接转变人们的命运,但是通过阅读能够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情操,建立正确的三观。所以在进行现代化教学时,教师认为需要对初中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培养,使学生通过阅读来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为理性,也更为客观看待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初中阅读教学并非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也并不是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很多人生哲理,而是尽可能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来使学生获得自主性的人生发展。

(一)尊重学生的独特思维,提倡创意阅读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在进行个性化的思维与阅读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身的观点,而学生在发表观点后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即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较为幼稚,但教师也不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批判,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种开放性的内容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例如在进行《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等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文中自己喜欢的一段进行阅读,阅读完成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紫藤萝瀑布的壮观景象,而在进行阅读和理解时,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与技巧。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景象,而在进行后续的教学,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营造轻松自由的阅读氛围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建立愉悦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文章进行理解和阅读,所以在个性化教学氛围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阅读材料,通过趣味性的个性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思维,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章分析能力。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初中生通过不断的阅读,能够从文章的字句中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象,而在完成朗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济南冬天的景象来用一段话描述自己家乡的冬天,而在进行家乡的冬天描述时,部分学生可能并没有见过雪景,所以教师还可以自行演示,用一段美丽的语言来描绘一场美丽的雪景,这样能够大幅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的积极性迸发出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特点,帮助学生组建阅读小组,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探讨与理解,能够使学生之间获得友好交流,实现1+1>2的效果。在交流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描写一篇关于冬天的小作文,并且互相交流进行阅读,学生之间可以投票选择出最优秀的小作文,这样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中师生交流更为有效,而学生在创作文章和阅读文章时,能够感受到其他学生的情感,建立更为轻松且自由的阅读氛围。

二、探究式的阅读教学方式

(一)鼓励学生互相质疑

在文学学科中,很多人在阅读某一篇文章时,感受到的情感和内容也各不相同,由于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在面对同样的事情时产生不同的观点也是十分正常的。语文内容博大精深,并且内涵极为丰富,在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阅读理解的答案往往灵活性较大。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最终的正确答案提出质疑,而教师应当耐心听取不同学生表达的不同观点,尽可能鼓励这类学生,这样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答案的质疑中。而教师在聆听学生对答案或文章的质疑时,应当将课堂主体转变为学生,并且站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语文阅读的主人,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和主动性。拥有同样观点的学生可以互相认可,而拥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可以互相质疑,甚至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辩论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寻找不同学生的思维模式和闪光点,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学习文章《鱼我所欲也》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故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熊掌和鱼分别代表着什么?如果你要选择的话,你会选择什么?有些学生可能会选择鱼,而另一些学生可能会选择熊掌,在这样具有争论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而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理解熊掌和鱼所代表的含义和内容,而学生在获得了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后,能够自己思考鱼和熊掌之间的差异,最终达成有效阅读的效果。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而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对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而在进行探究式的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在讲台上听取学生更多的意见,并且尽可能简化课堂上语文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且实现自身探究的效果。而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并且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例如在进行《看云识天气》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并且明确每个小组在阅读期间需要完成的各种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人员组成语文小组,这样能够建立起适合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案。等到教师开始进行课堂讲解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今天的天气是怎样的?而在看云识天气一课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云来判断接下来两天的天气,这样又能够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而在阅读完成后,不同的语文阅读小组还需要派出一个代表,将小组的研究成果为班级同学进行讲解,每个小组参与到讨论中,教师可以在一旁聆听并且了解学生的讨论状况,根据学生的最终回答予以指导,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使素质教育得到发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开展过程中,需要以传统的教学方案作为基础并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更新,而教师也应当勇于突破常规,将传统的教学方案进行转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素养,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通过阅读,选择个性化和探究化的现代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使初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有效培养,这样才能建立更为良好的初中教学环境,真正形成现代化的素质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海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研究[J].学周刊,2020(17):37-38.

[2]杨飞云.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17):43-44.

[3]闫长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谈[J].学周刊,2020(18):115-116.

[4]张志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探讨[J].名师在线,2020(15):70-71.

黄强,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个性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