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思、悟、行”,搭建语文教学新模式

2021-03-16黄和内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情感语文教师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常采用直接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这让很多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语文教师要构筑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体现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构筑“学、思、悟、行”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新模式,营造生本课堂。生本课堂是渗透了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中要展现出生本意识,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领悟,并将掌握的知识点和实际生活、语言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搭建起语文教学的新模式,促使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一、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学”指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的活动。然而由于学生的阅读经验和学习能力有所不足,常常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展开学习,所以这时候教师不能放任学生茫然无措地自主学习,而应该用问题进行引领,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发散思维,这样才能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重点,并揣摩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的地方,设置主问题,引导学生沿着问题展开自主学习。主问题指的是从课文整体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性上引发他们思考、讨论、理解、品味和欣赏的主要问题。这种主问题避免了课堂教学中碎问、串问的情况,能促使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

在学习《孔乙己》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并设置主问题,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现实性和象征性这两个角度入手展开探究。首先学生要从现实性入手,看看作者如何描写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并思考这个人物是否真实可信,在当时的特定时代中是否具有典型性。其次则要研究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如思考咸亨酒店、鲁镇等是否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在这样一个主问题的引领下展开了自主阅读和探究活动。如有学生搜索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发现鲁迅曾经提出孔乙己其实确有其人,在咸亨酒店常常有一个叫孟夫子的人来喝酒,其行为举止都和孔乙己有相似之处。还有学生从文字入手,挖掘出作者描写孔乙己的细节描写,然后分析“排、摸”等词语的运用是否形象,在生活中是否也会有人运用相同的动作。他们使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领悟作品的现实性。此外还有学生主要分析作品的象征意义,如有学生认为其实咸亨酒店就是中国旧社会的象征,其中的酒客就是形形色色的社会人。

碎问会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找不到方向,而串问又会过多限制学生的思考,所以教师要尽量避免这种低效的提问方法,转而用主问题作为导引,促使学生凝聚阅读注意力,加深他们思考的层次。学者叶圣陶认为,学生可能粗略地看懂文章,但是隐藏在字面背后的艺术,他们未必能领会。所以教师在设置主问题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一点,用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深层信息。在主问题的帮助下,学生能逐步深入,体察到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二、多元互动,深化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多元互动,尝试深化思维活力。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生生、生本都能展开多元对话,能形成课堂学习的亮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相互之间的观点存在矛盾,则要引导他们进行辩论。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学生迸发了思维火花,他们的阅读效果也会更高。思维的提升和发展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互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多元互动,围绕作品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如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展现了作者怎样的想法呢?”这促使学生展开生本对话,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手法。学生发现作者使用的是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虽然桃花源是虚构的地方,但是作者却写得如同真实的地方一样,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安排了武陵渔人这样的角色,通过渔人探索桃花源的经历来形象化地展现这个原本虚构的地方。此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展开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的活动,学生可以提出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然后大家一起商讨答案。如有学生提出:“作者为何最后要加上渔人向太守汇报这一段呢?这样是否显得画蛇添足?”教师组织学生再次展开深入思考,探究这一段是否可以删去。如有学生提出:“这一段表明渔人出尔反尔,原本应该很淳朴的渔人似乎想要献媚太守,这样就更让人感受到现实的残酷性。”还有学生提出:“最后写了桃花源消失不见,这说明这里终究是虚构的地方,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净土。”在讨论中,学生的认识更为深刻。

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更深刻的阅读体验,能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中提高其思维能力。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展开批注式阅读、比较式阅读等高效的阅读方法,指导他们掌握相关阅读技巧。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以外,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进行互动沟通,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三、联系生活,丰富情感

“悟”指的是对生活的感悟,由于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远,学生很难自主领悟其中的情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类似经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上网搜索的方法了解一些相关的时事新闻,这样学生就能产生感同身受的体会,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也会更深入地体会其中情感。若有条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又或者用文字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他们能更好地理顺想法,体会作品中的情感。

学习《秋天的怀念》时,有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刻,提出问题:“作者为何一开始的时候对母亲如此粗暴呢?为何不好好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等母亲死后再后悔,自然来不及了。”此时教师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体会作者的情感。“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过生病的经历呢?在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想呢?”有学生提出:“我发胃病的时候什么都吃不下,妈妈却还是要我多吃点,我这时候真想将碗摔碎。”在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学生领悟到当一个人遭受伤病折磨的時候,他们的情感也会变得迟钝,很难体会到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在了解了这一点后再来阅读课文,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蕴藏的情感。“作者一开始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所以忽略了母亲的爱。当母亲用自己的死唤醒他生的希望后,他才认识到自己辜负了母亲的爱,因此才会后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人物情感的复杂性,对作品的理解也更深刻。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所以要促使学生读懂作品,就要鼓励他们积极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爱国主义情怀、亲情、友情等相关的情感教育融入其中,这样能让语文阅读教学起到德育的效果,学生的閱读感悟也会更深入。

四、组织实践,内化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济南的冬天》一文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作者十分擅长遣词造句,总是使用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展现出济南的美,体现出对济南的喜爱之情。学生发现作者将济南比喻成老人,将济南被群山包围的状态比喻成婴儿睡在襁褓中,这些修辞手法都显得比较新颖,同时要蕴藏着情感。此后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实践的活动,尝试内化相关的知识点。“如果要你用笔墨展现你热爱的地方,你会如何写呢?大家尝试用三两句话写一下,然后交流一下,看看谁写得最生动,最富有情感。”如有学生尝试展开创作:“我的家乡是一个江南小镇,这里最多的就是纵横交错的河道,窄窄的河道好像淑女的纤纤细腰一样,而形形色色的桥则好像是系在淑女腰间的绸带一般。”在这段文字中学生用女子的腰比喻河道,用绸带比喻桥,不仅新颖,也写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初中学生一般都性格活泼好动,所以对实践活动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教师要注意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动项目,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拓展阅读、编辑报刊杂志、撰写新闻稿、采访调查活动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语文实践,进而促使他们获得全面成长。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真正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若能构筑起“学、思、悟、行”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展开自主学习,积极构筑教师、学生、文本多元互动的学习模式,鼓励他们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反思生活,体会作品的深厚情感,在实践活动中内化知识,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则能构筑起语文教学的新模式,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黄和内,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情感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