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微课提高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效率

2021-03-16林运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三古诗词诗词

2020年高考《考试大纲》对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能力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笔者所带每届高三的多次月考及模拟考试的情况看,诗歌鉴赏题明显是失分重灾区,得分率偏低。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表达手法复杂多变,语言凝练,情感含蓄,思想跳跃性强,而且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灵活多变,能力要求较高,这些因素决定了高考古诗词鉴赏难度偏大,学生容易失分。但是老师学生在此专题上往往费时最多,却收效甚微。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古诗词鉴赏版块的复习基本是浪费时间,学生得分的关键在于平时的阅读积累以及文学素养的长期积淀。

一、微课的特点与在高考古诗词复习中的作用

微课,也叫微课程,时长一般在5-10分钟之间,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短小,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微课用在高三诗词鉴赏复习,既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提升复习效率,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复习,巩固重难点,提升诗词鉴赏能力。根据高考《考试大纲》,结合古诗词鉴赏知识点,高三教师可以制作出不同知识点的微视频,形成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每个知识点又可以细化为小专题,如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评价等。资源包还可以存放与微视频有关的教学设计、课件、反思、测试题、教师点评等资源。这个大资源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将这样的微课资源带进课堂,再现考点,直观高效,而且完全可以满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三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微课在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中的运用

高三古诗词鉴赏复习“高耗低效”是一种常态,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借助当前发达的信息技术,将微课带进课堂,是变革教育现状的理想途径。在高三古诗词专题复习中,笔者尝试将微课资源嵌入课堂,发现学生的专题复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任务完成率非常高,有效实现了对诗词鉴赏知识点的突破,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对学生的复习帮助效果显著。

(一)整合资源,提高复习效率

每年高三复习,各地市都会加强联系,举行联考,共同研究。居于此种大背景,高三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微课平台,整合各地的优质复习资源,形成高考复习微课资源库,供全级教师共享,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由于高三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借助微课,可以适时了解各地名师对当前全国卷的解读与展望,在专题复习上少走很多弯路,更趋科学合理化,扬长避短,提升理念,优化课堂,提高复习效率。

具体可以这样操作:在开始高三复习前,集中学校的优秀骨干教师,将近五年高考语文试卷按专题模块分类,细化每个知识点,搜集专家的相关解读,整合形成微课资源库,构建高三一线教师学习平台,教师借助平台微视频相互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和专题知识建构,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高考古诗词鉴赏不容易得高分,利用这些微课资源辅助复习,收效较显著。

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卷的诗词鉴赏为例。先看三套试卷选择题的考查点及设题角度: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选题易错点几乎覆盖诗歌鉴赏的所有考点:表达手法不当,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分析不当,意象解释不正确,语言风格有误,曲解诗意,等等。再看诗歌鉴赏的第15题简答题,全国三套试卷的设题分别是:全国一卷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为“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全国二卷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为“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它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全国三卷刘禹锡的《插田歌》为“与《酬白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从考点看,全国一卷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诗歌尾联的含义实际是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全国二卷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全国三卷考查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并且考查了诗歌的比较鉴赏能力。

可以将2019年高考全国卷的选择题制作成两类微视频:第一类是横向互补微视频,即将全国三份卷的选择题常考点及易错点展开横向互补分析,提出应对策略;第二类是纵向对比微视频,即将近5年内全国卷的选择题常考点及易错点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提出应对策略。这样,以微视频作为复习载体,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一个结构化的数字资源库,供高三一线教师自主使用,帮助学生自主复习,既能使教师明确把握高考诗词鉴赏的命题方向,提高专业水平,又能让学生全面认识高考诗词鉴赏的常考点及易错点,提高复习效率。

还可以将第15题简答题制作成微视频,如将专家对此题的命题意图、题意理解、试题讲评等集中起来,制成微课,形成资源包,通过备课组学习、课堂教学、交流研讨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提供便捷的教学资源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复习能力。

(二)细化考点,增强课堂实效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高三诗词鉴赏复习课堂也应转变教学方式,顺应时代潮流,微课是最佳的课堂发展模式。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资源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课堂的需要,微课小而精,于细微处见大容量,不受时空限制,可反复使用,适用于碎片化诗词鉴赏课堂,为学生的个性化复习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资源建设模式。诗词鉴赏微视频资源包不宜过大,以5-10分钟的容量为宜,方便高三师生浏览下载,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

高考古詩词歌鉴赏难度大,考点多,题型广。教师可以依据考点,借助微课形式,将鉴赏诗歌的类型细致化、模块化。通过设计微课资源包,分解、细化知识点,聚焦重点,突出难点,进而改变诗词复习“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提升课堂复习的有效性。一个微课资源包就是一个鉴赏小专题,如意象解读、概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表达技巧重难点突破,等等。例如送别诗专题,可以细分成意象、手法、情感等几个微视频。对于意象,可以举例分析,重点介绍长亭、杨柳、流水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诗词中同一种意象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意象,准确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加深对高考重点难点的认知。微课资源包细小可控,操作性强,学生复习起来容易获得成就感,课堂实践效果明显。

(三)课后巩固,彰显个性能力

微课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学生课后复习巩固与强化。诗词鉴赏是高考复习中难度较大的一个专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高三复习课节奏快,容量大,有些教师甚至一带而过,基础不牢固的同学往往跟不上节奏。教师们制作的诗词鉴赏微课资源包此时最能发挥实效,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空间。微课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用来复习巩固,弥补课堂上错过的知识点,实现再学习、再巩固,尽量不留遗憾。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精力不足,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难题,课后教师很难一一解答,微课恰可以做到这一点,老师集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录成视频,就可以达到逐一答疑的目的了。学生因人而异,接受能力强弱不同,微课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可以重复播放,随时随地学习。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接受能力,自主选择微课的拓展延伸的内容,有效理解巩固课堂复习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运用微课复习,对课后巩固作用明显,同时也可以实现分层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尤其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简短精致的微课恰好可以弥补课堂上错过的知识点,大大缩短与优生的差距。对于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来说,课后可以自主选择拓展比较宽的微课来充实自己的知识面,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可见,微课虽小却作用强大,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巩固,可以彰显个性化学习能力,知识进一步得到强化,复习能力不断提升。

教无定法,实践为贵。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大环境下,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中适时嵌入微课资源,加强微课视域下的高考复习研究。作为高三教师,借鉴专家与名师的微课,结合高考复习实情,合理制作微课,高效使用微课,对提高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效率大有裨益。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微课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创新应用研究》科研成果,立项批准号:2019YQJK390]

林运娟,广东省阳江市第三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三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