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现代文文化意识引导教学的思考

2021-03-16罗未玮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现代文意识阅读教学

在目前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现代文教学而言。现代文是反映当今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表达现代人类各个生活阶段的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只有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化意识引导学生,才能促使其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认同等方面得到锻炼。教师也要在此基础上对初中现代文阅读文本的文化意识进行深入挖掘,感悟其阅读文本的文化底蕴,从而在实际行动中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与思想体验。鉴于此,本文就从文化意识引导的角度出发,對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化意识融入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效探究。

一、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水平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随着现在一大批90后、00后也投入各类市场之中,我国劳动力市场也逐渐朝着多元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对于教师市场而言,很多初中教师平均年龄都在25岁左右,这也就不可避免出一些工作经验上的缺乏。而在初中现代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或一般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阅读文本的理论知识与信息文化,对学生的是否理解课文的主旨大意以及能否挖掘现代文阅读文本背后蕴藏的丰富文化价值没有进行仔细地分析与讲解。不仅如此,由于现代文阅读常带有一定议论、抒情的特点,学生易受这些枯燥、繁琐的文字的影响降低对现代文的阅读兴趣,进而减少对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吸引力[1]。

(二)学校方面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目前,新课标的改革不断要求教师要提高教学标准,将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但现在很多学校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未充分重视,没有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如:“读书月”、微电影等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些问题的出现慢慢导致学生对现代文阅读学习兴趣不高、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进而导致文化意识不高。以课文《背影》为例,教师面对冗长的文字感到十分无聊,即使在教师的帮助下懂得了文章的主旨大意,但此现代文所带来的思想启迪还是未能掌握。另一方面,很多农村的初中学校由于受资金等物质条件原因,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阅读场所,这也会在某些方面影响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需求[2]。

(三)教学模式单一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根据相关调查表明,现在大多数初中学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教师所采用的演示方式还是扮演着一个领导者的角色,与过去的“填鸭式”灌输法相对一致,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能力机械化发展,有效性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提高。由此,学生生长在一个被动的学习环境中,有效性学习与思维认知得不到有效提升,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不到质的提高。因此,教学模式单一也成为目前各个地区的初中学校的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3]。

二、文化意识融入初中现代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注重现代文的社会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应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任务相联系,促使学生在现代文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身的爱国精神。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现代文的社会性,以此来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思维能力。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之心,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又或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一腔热血等,这些在现代文中真知灼见,无不孕育着古代文人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赞叹,体现着文化意识的高度认同。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问答全面渗透文化意识,引导学生也能够在阅读现代文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培养自身的爱国热情,自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任务也能顺利完成[4]。

(二)凸显现代文的多元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有句话这样说:“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吃进胃里的东西,藏在心里的梦想,读进大脑的书。”因此,通过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这一环节,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遇见美好的自己,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初中教师应巧妙利用现代文阅读环节,用情感、思想与行为去影响小学生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改善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不良行为,从而使阅读教学与文化意识的引导任务落实工作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保持思想观念的相对一致。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善人者,人恒善之。”一个人只有用自己的美好心灵去感化别人,用自己的善良行为去激励别人,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念去影响别人,初中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引导任务才算圆满完成。为此,在初中阶段的现代文教学中既要注重现代文的多元性,又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文化意识的引导工作放在首要地位,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价值追求。进而在实际学习中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观念[5]。

(三)强调现代文的思想性,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现代文中往往多带有正能量与哲理性很强的文章组成,通过教师讲述充满真实感人的故事,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从而让体验人世间的幸福美好,给与学生心灵上的慰藉。因此,教师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时,为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以巧妙利用阅读这一环节全面渗透文化意识,并且让学生把对此篇文章的感受与态度组织文字,写成一篇读后感,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随着我国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教师在向同学们介绍现代文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一些视频或微动画的形式体现现代文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故事发展路线,进而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运用,再恰当运用相关素材展现自己的情感流露,在强调传统美文的思想性的同时渗透文化意识。再次,在现如今的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把思维导图作为教学手段,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从而提高思想水平。比如:让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达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目标,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教师在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为使学生获得更高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课堂总结评价环,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自己的教学课堂整体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并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针对性改正,让学生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初中现代文阅读课堂的创新性发展[5]。

三、结束语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教师应该在现代文教学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的策略,对于低年级学生,要通过朗读、识字增加他们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要通过更具逻辑更加深层次的教学手段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从根本上累积语言,从而体会其深层次的语境,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深化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引导他们真正看待文化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总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期下,各个地区的初中应严格按照“四个全面”的要求,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教学模式与手段的优化与创新,进而落实初中阶段现代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引导的根本任务,在能力培养上实现自身的价值,最终为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侠.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00(011):285.

[2]纪芙蓉.“少教多学”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中华辞赋,2019,000(002):P.156-157.

[3]胡艳翠.浅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意识[J].当代家庭教育,2019,000(013):P.112-112.

[4]戚志军.浅淡初中现代文的阅读技巧[J].语文课内外,2019,000(022):172.

[5]董芳玲,安铁军.探讨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如何实现“教少学多”[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000(006):74.

[6]彭凤姣.论基于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作用[J].城市学刊,2020,041(002):P.30-35.

罗未玮,硕士,上海市市光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现代文意识阅读教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