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现当代诗歌的教学处理与创新

2021-03-16孙聚会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领悟意象高中语文

当代诗歌在格式、韵律方面是比较自由的,在表意上也是比较含蓄的,与作者个人经历、社会生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当代诗歌教学,找准教学要点与重点,设计出适合的教学计划,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一、设计适合的教学目标

(一)明确课程要求

在新高考教育改革背景下,相关课程标准与指导文件发生了明显变化,使得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存在不适应、茫然等问题,所设计的目标过于笼统、实用性不足。但是从实际教学来讲,教学目标作为开展教学的基础所在,直接影响到了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法,如果没有目标,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开展。因此在现代诗歌教学中需要做好目标设计,确保教学顺利开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结合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在教学中需要将学生带入到阅读与鉴赏中去,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梳理文章内容的同时参与学习活动,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相结合,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因此需要做好现当代诗歌研究工作,明确教学重点,保证目标设计的合理性[1]。

(二)明确当代诗歌特点

第一,音乐性。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阶段,因其成熟度不足,所以在诗歌革新发展中表现出了矫枉过正等问题,但是也有人在发现这一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比较典型的作品,其诗的韵律节奏具备了丰富的音乐美感。学生通过诵读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意蕴,在朗读中则可以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要从读出诗情上来进行,确保学生能够真正领悟。第二,意象独特性。意象作为诗歌中的基础组成之一,也是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通过意象能够体会到诗歌中的内涵以及思想情感。在现当代诗歌发展中,诗人开始注重意象的自我创造,不论是艾青的“土地”“母亲”还是海子的“麦子”“大海”等,都是诗人的再发现与再创造。通过对极富个性的意象的再创造,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同时也将诗歌中的意蕴转变的更加含蓄,带给人们广阔的思考空间。

(三)目标拟定维度

首先,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文字属于比较枯燥艰深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组织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學作品中的语言与情感,同时也可以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情趣。在新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欣赏、鉴赏能力,并展现现代诗歌教育作用,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现当代诗歌。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学生可以从语言、形象、情感出发,在领悟排比句式与句段反复表达的基础上来领悟诗歌中的思想与主旨。其次,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由于学生能力、水平不同,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运用不同的形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不断创作与完善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阅读诗歌后很容易产生出倾吐的欲望,教师可以给学生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诗歌才情,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这也是诗歌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安排适合的教学内容

(一)领悟现当代诗歌中的核心要素

意象作为诗歌中的重点,通过赏析与品味能够使学生掌握诗歌的思想与内涵。由于现当代诗歌的意象有着含蓄朦胧的特点,所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意象,同时也要挖掘出诗歌中的内涵。如北岛的《迷途》中通过不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路途的迷茫与孤单。所以说当代诗歌有着复合性、多样性与现代性等特点。在组织学生领悟现当代诗歌时,需要从意象具体内涵出发,在挖掘意象所具备的含义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诗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诗歌的本质其实就是诗情,通过诗歌语言的字面意思能够深入掌握诗情,所以在分析现当代诗歌意象时,需要从找准中心意象出发,在做好归类与分析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化的感知。

(二)领悟现当代诗歌的形式要素

现当代诗歌的发展不仅继承了古典诗歌中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如郭小川《秋歌》的结构特点,在创作手法上就使用了法国诗歌的音乐节奏法。可以说这种创作方法不仅丰富了现当代诗歌的创作手法,同时也对现当代诗歌形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与古典诗歌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现当代诗歌在语言形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节奏感也更加内化。如在郑愁予的《错误》中运用了较多的比喻手法,虽然在音律与外部节奏上并不押韵,但是在声音上的律动性却是相对较强的。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做好语言形式的要素研究,引入相关教学资源,提高教学丰富性、趣味性[2]。

三、引入多样化教学方法

(一)以读品诗

教师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很快带入到学习趣味中去,实现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效传递。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现当代诗歌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诵读一直是比较常用的教育方法,所以在教学中需要以科学的诵读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领悟。

第一,做好默读与朗读的结合。目前阅读主要分为默读与朗读两种方法,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直接要求学生进行了朗读,从效果上来讲,却很容易让学生出现理解偏差等问题。虽然朗读有一个越读越熟练的过程,但是朗读中熟练与理解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阅读初期阶段中默读所产生的效果明显高于朗读。通过默读将文字转变成为意识,在避免声音干扰的基础上直接理解文本内容。所以说默读其实就是理性思维的使用,能够确保思考的持续性,在不断默读中完善对诗歌的认识,加深对诗歌的理解。通过先引导学生进行默读,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中掌握诗歌。在学生对诗歌产生一定的了解后,就可以进行朗读教学,将学生带入到诗歌涵咏玩索中去。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字的认知,掌握其中的意境,提升自身的语感。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然后进行单独朗读,最后借助范读或是多媒体朗读示范等方法。

第二,做好方法指导工作。朗读其实就是声音与情感上的融合,通过朗读能够加深对诗歌内容的了解,掌握朗读技巧,教师也要具备较高的指导能力,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真正进入到朗读中去。朗读其实就是教与领悟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做好朗读示范,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悟性与理解能力。作为现当代诗歌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方法,朗读能让学生心灵受到冲击,甚至终生难忘[3]。

(二)以詩解诗

在教学中通过将意象、情感与修辞等比较相似的诗歌融合在一起,在充实教育资源的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内涵与思想。

第一,主题。通过对诗歌主题进行分析,在对比阅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认识,掌握文本内容。如在讲述舒婷《致橡树》时,就可以引入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等进行对比。由于三首诗歌都是围绕爱情来阐述的,能够加深学生的感受与理解。但是也应当要明确的是,虽然三首诗歌主题相同,但是却展现了不同的个性与面对爱情的态度。

第二,诗句。由于诗歌的范围并不局限在现当代诗歌中,同时也包含了古典诗歌,所以教师需要借助古典的诗歌来帮助学生掌握现当代诗歌中的内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认知。如当学生对“三月的柳絮不飞”难以理解时,就可以借助王昌龄的《闺怨》辅助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观点。通过细致的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同时也实现了学习目标。教师在引入诗歌时需要控制好诗歌的难度,避免学生出现理解偏差等问题[4]。

(三)以写促读

研究发现,引导学生诗歌创作是行之有效的诗歌教学方法。但实际教学中,只有少数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诗歌创作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如可以借助填空留白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当代诗歌进行续写,利用诗歌的原有面貌添加自己的想法,且在这一模式下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作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就必然要求教师做好教学研究工作,从不同角度出发,采取恰当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到现当代诗歌所具备的魅力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吴锐.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之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5(10):35-38.

[2]何亚锋.浅谈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的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2011(01):32-33.

[3]杨芝峰.叩开诗歌的大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2015,(17):236-237.

[4]张军.浅析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J].快乐阅读,2016(22):89-89.

孙聚会,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领悟意象高中语文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多么痛的领悟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玉人”意象蠡测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