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不足与改进

2021-03-15杨勇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语音教学初中英语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指出其不足之处,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目的在于通过改进初中阶段的语音教学,使学生能在英语语音学习的初始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通过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音教学;语音可视化

【作者简介】杨勇,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

英国语言语学家吉姆森(Gimson A.C.)曾说过:“一个人学习任何的语言,只需要50%-90%的语法知识和1%的词汇足矣。但对于语音知识必须要接近于100%。”可见,学习一门语言必先由语音学习开始。这在我们学习母语汉语时就已有所体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按照“听、说、读、写”循序渐进地进行。而语音的学习又为学生“听”这项能力奠定了基础。只有学习了正确的发音,学生才能够听懂英语母语者所说的内容。可见语音学习的重要性。

一、我国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

纵观我国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师通常会对英语中的阅读、写作、语法部分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对于语音的教学始终不够重视。这其中,政策上的矛盾是构成学校轻视英语语音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学习英语也主要是以各种大型考试(例如中考)做准备,这也就形成了“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的”固定教学模式。以笔者所在城市举例,在本市的初中英语升学考试试卷中,对于语音部分的考查仅体现在单项选择中的前三道题上,这三道题分别考察了辅音、元音和重音。也就是说,对于100分满分的试卷,语音的考察仅占3%。这也就能够说明学校为什么轻视语音的教学。但这一考试政策却又与我国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相违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第五级目标(即学生完成初中全部学习内容时应达到的目标)中,对语音部分作出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等四条规定。但是对比笔者所在城市的初中英语中考试卷,对于上述目标的考察并没有完全落实。这种政策上的矛盾,造成了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普遍轻视语音部分的教学。

二、我国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语音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与系统性。相比于阅读、写作在教学内容上灵活性强的特点,英语的语音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固定。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英语的语音学习主要以音段(元音、辅音音素)、超音段(连读、重音、语调)为主。其中,超音段部分主要以句子的形式体现,因此在教学上,教师通常会结合阅读教学一并进行。但是对于音段部分,主要是对48个元音、辅音音素的发音规则进行讲解,学生再进行反复的练习。由于口腔作为发音器官,口腔内舌头的抬高或放低、声带的震动等现象较难看到。因此,虽然发音规则对这些动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学生只听教师讲解理论规则,没有亲自看到口腔内部如何变化,仍然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音素的发音。

虽然超音段的教学内容较为灵活,但这些内容也是基于规则而来的。例如,在句子的连读中,如果一句话相邻两个单词的前一个单词以辅音结尾,另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始,则会拼读成“辅音+元音”。多数教师在讲解时则是把规则直接告诉学生,然后稍加练习或直接带过。在略读的教学中,最常出现的就是失去爆破(即失爆)现象,但教师在讲解时却较少提到或不提。在重音方面,由于笔者所在城市的初中英语升学考试对重音有所考察,因此教师对于重音部分会有所讲解。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由于初中教材中,在第二音节重读的单词较少,因此,教师也仅是在讲解单词的时候让学生跟读单词,并告知此单词为第二音节重读,考试会考,让学生多加注意。但对于学生是否真正能够正确读出该单词却不加以重视。

2.母语负迁移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英语教师的帮助。而母语负迁移在英语语音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是一大阻碍,既影响了教师的教,又影响了学生的学。母语迁移是指学生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母语对这门新语言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一理论最早由语言学家Lado提出。迁移又分正迁移和负迁移,由于第二语言与学生的母语相似而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起促进作用的被称为正迁移;反之,母语与第二语音相异而阻碍学生学习第二语音的被称为负迁移。我国是非英语母语国家,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受母语汉语的影响,出现许多错误。这些错误会在学生学习语音的过程中产生,另一部分则来源于教师在教授发音时产生的错误。

我国由于国土面积广阔,国内无论南北均存在多种方言。不同地区的教师、学生在进行语音的教与学时,均受到方言的负迁移作用。例如,北方地区的山东方言由于没有“zh”“ch”的发音,而是用“z”和“c”代替,这就造成了对英语辅音音素“[dʒ]”“[tʃ]”的错误发音(将[dʒ]读成“[dz]”、将[tʃ]读成“[ts]”)。漢语中的“r”在该地区的方言中读成“y”,导致将对应的英语辅音音素中的“[r]”错误地读成“[j]”。南方地区的湘西方言存在汉语中的声母“n”和“l”不分的情况。因此,在对应的英语辅音音素中,常把“[n]”读成“[l]”(例如将night读成“[laɪt]”),或将“[l]” 读成“[n]”(例如将like读成“[naɪk]”)。

此外,全国的语音教学也存在着共性问题。最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对于英语中的辅音音素“[θ]”“[s]” 和“[ð]”“[z]”的区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θ]” 和“[ð]”在发音时,上下牙齿均需要轻咬舌尖,而“[s]” 和“[z]”则不需要咬舌。第二,在于对长短元音的区分。在英语中,共有5对以发音时喉部肌肉紧张(长元音)或松弛(短元音)为区分特征的元音音素。它们分别是“[iː]”和“[i]”“[ɜː]”和“[ə]” “[aː]”和“[ʌ]”“[ɔː]”和“[ɔ]”以及“[u ː]”和“[u]”,同时还有一对根据发音时嘴型大小进行区分的元音音素“[e]”和“[æ]”。其中,学生对于前五对的发音错误主要体现在元音的音长上,而后面的一对主要为嘴型的大小上。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由于受到方言负迁移的影响,自身对于这些音素的发音就有困难或错误,因此往往也会教给学生错误的发音。另外,受制于班级授课制的影响,我国中学阶段每个班级通常都有30-40,甚至是更多数量的学生,教师无法细致地为每名同学纠正发音的错误。学生一旦产生了这些错误,无法及时得到纠正,便会在今后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发音定势。

3.教材编排不当,每单元缺乏专门的语音学习板块。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笔者所在地区的初中学段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Go For It!”教材,此教材将每个单元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主题、功能、结构、目标语言、词汇、复习。其中,七年级上册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册,增加了三个初学者单元(Starter Units),并在结构部分中增加了“字母”这一项目,即“字母与结构”。但是此处的字母部分只是让学生了解如何读26个字母,甚至没有展示字母的音标。

就此套教材的整体而言(七年级上册~九年级全一册),语音部分的内容并没有在每单元具体地体现,而是被安排在了每册书的附录部分。例如,七年级上册部分的附录中,Pronunciation部分就已经将所有初中阶段所需要掌握的语音知识列出包括音段中的元音、辅音音素,超音段中单词的重音和句子的连读规则。并根据每单元的内容,设置了分单元练习;八年级上册则出现了针对超音段中语调部分的讲解与练习。这虽然体现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语音部分规定的内容,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材将语音知识安排在书中的附录部分,会使教师产生此部分为非重点内容的错觉,造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忽略该部分内容,或是将语音部分与听、说、读、写的教学完全分离。另外,此套教材即使将语音部分安排在附录,但也只是到八年级上册为止。从八年级下册开始,书中的附录部分将不再出现语音部分(Pronunciation)。显然这违背了语音知识的学习应该贯穿学生整个英语学习中的观点。

三、改进初中语音教学的对策

1.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由于语音教学的内容多以发音规则为主,教师若直接讲授这些内容,一方面,课堂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可能难以接受这些内容。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开发语音教学资源,使语音教学的内容不拘泥于书本。无论是音段(元音、辅音音素)教学还是超音段(语调、连读、重音)教学,教师均可以拓展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针对音段教学,教师可以到网上下载相关的发音演示视频,结合相应的发音规则进行讲解。在超音段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国外电影或电视剧的经典片段,并让学生尝试模仿。由于不同地区在初中阶段使用的英语教材版本不同,而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对于单词音标的标注也各有不同,有的教材为英式英语,有的教材为美式英语。二者无论在一些单词的读音、拼写或是用法上都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在选择相关的视频资料时,应该注意所选的视频中使用的英语类型,要与当前所使用的教材中英语的类型相匹配。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可视化语音教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逐渐被引入到英语教学中。对于语音部分,通常采用的是依托于语音可视化技术的可视化英语语音教学。语音可视化这一技术可以使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声音的声波图形,实现所谓的“可视化”。目前在这一领域常用的软件为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Paul和David共同开发的一款名为“Praat”的音频分析软件。教师使用该软件进行语音教学时,可以先准备好本节课的语音材料,将这些材料导入到该软件中,生成相应的语谱图,其中主要提取基频、共振峰、音高、音强、音长等参数,向学生讲解这些参数对应的原理,然后将学生的发音练习进行录音,取值后与英语母语者的发音相关数值做对比。

3.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语音教学能力。在职英语教师的培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语音面貌。上文中,笔者曾提出有部分教师自身受制于母语负迁移,导致发音不准。对此,学校可选择空闲时间对英语教师进行语音能力的集中培训。教师首先应该准确地掌握48个元音、辅音音素的正确发音,然后再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此外,随着慕课、微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等依托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模式的不断发展,仍有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技术,不知道如何使用相关的教学软件或不知道如何制作这些课件,导致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软件操作和课件制作的相关培训活动,让教师及时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四、结语

语音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目前的英语学习更加强调其交际性,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语音教学更不容忽视。虽然我国初中阶段的英语语音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若从国家到学校均加以重视,那么这些问题将得到很大改善。

参考文献:

[1]冯姜玉.探究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现状与优化对策[J].中学生英语,2021(26):59.

[2]杨光琼.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意义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21(Z3):44-46.

[3]张一.成人英语口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3):102-104.

[4]马洁婷.基于迁移理论浅谈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及教学策略[J].海外英语,2020(17):247-248.

[5]杨红,蒋于花,周智娟.湘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及教学策略——以武陵山片区湘西方言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9):93-95.

[6]亓洋洋.山东方言对高职英语语音教学影响探究[J].国际公关,2020(8):119-120.

[7]李燕青.探究吴方言对高中生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及教学应对策略[J].海外英语,2020(5):217-219.

[8]金霄. 初中英语教师语音现状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17.

3348500338242

猜你喜欢

语音教学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农村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和解决对策
初中英语连读语音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