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趣引领,以法奠基

2021-03-11陈妙希

课外语文·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陈妙希

【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是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环节的灵魂。随着新课标背景的深化,新版部编版教材的推广运用,其彰显的“以阅读为中心”的特点愈发鲜明,要求教师尝试改变以往死记硬背、刷题等教学模式,通过深度阅读将语文知识融会贯通,由此达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提升。本文笔者立足小学语文课教学实践,通过探究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价值出发,基于课内外文本载体,以趣味教学为引领,创新教学方法奠定基础,真正形成了几点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价值;优化路径

阅读的本质是让学生透过文本语言来理解和感受作者所表达的多元认知和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其掌握多元方法来实现个性发展,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同时新版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制凸显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愈发关注阅读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语文知识,感受语文的魅力。因而,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既要让阅读课充满趣味,也要及时创新教法,灵活处理课内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如此才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丰富语文涵养,获取更加美好的阅读体验。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价值分析

(一)教学变革的需要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既能扩大阅读范围,提升学生的阅读量,还能有效践行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由此可见提倡“少解题,多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

(二)儿童成长的需要

阅读是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人的生活离不开阅读活动,无论是传统的纸媒,或是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化资源,都与阅读密不可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换言之学会了阅读就学会了生活。因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将引领其可持续学习,真正实现终身受益。

(三)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以文本为依托,遨游知识海洋,既能汲取知识,也能通过多元的书本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由此提升自己理解、表达和概括的阅读能力。

二、优化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激发阅读兴趣

1.好书推荐法

所谓“好书推荐法”,就是引导教师、学生将自己认为有趣味、有寓意的好书推荐、分享给其他人。主要分为:①个人推荐(以周或月为时间段,举办“图书分享会”“我来推荐一本书”等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分享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自己的阅读热情)。②网络推荐(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网络平台推荐)。③主题式推荐(结合季节、传统文化节日、风景名胜资源等创设主题阅读,也可以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当谈到《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时,可以设定读书主题:“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让学生重点感悟文本内容与主题之间的有益链接)。④黑板墙推荐(引导学生设计图文阅读小报,通过将书中的精彩字词句以及情节内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在黑板墙展现)。⑤阅读卡推荐(设立家校合作平台,让亲子共同制作阅读卡,将书本内容简介呈现在阅读卡上)。

2.内容设疑法

所谓“内容设疑法”,就是将阅读故事留有悬念,激发孩子好奇和想象空间。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有些课文被简单地描写,给叙述性描写留下了发挥的空间,出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妙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巧妙运用这些“空白”,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时,文章开头设置了留白悬念: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由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发散思维,驰骋想象: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的包裹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本,为后文开出的“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铺垫,呼应包裹掉落的是“花的种子”,如此借助文本空白处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阅读氛围

情景教学模式能将阅读过程中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情境引用到语文活动中,使小学生能真正深入文本,身临其境地感知文字表述的魅力,体味音色美、情感美、形式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拓展阅读方法

1.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相互连接并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地吸收和理解文章中表达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流畅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端午粽》一课的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习作练习。由于课文详细介绍了端午节关于粽子的种类和特征,因而在认真解读了本课的写作方法和结构框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包粽子,然后描述此次包粽子的过程体验。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形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并巩固和复习语文知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情、文本内容组织学生抄写或继续写适合学生的阅读项目,使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优化文字表达能力,最终发展语感,提升语文阅读素养。

2.回归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与发展是小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是非常丰富的,因而将阅读能力的培养渗透于生活中是极为有效的途径。因而教师要塑造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念,引导孩子拓宽眼界,去挖掘生活、社会、世界的精彩的场景,了解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与社会人事产生共情,由此丰富阅读时的理解力,能有更全面、更精准的思维去解读文本,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3.巧用新媒体

新媒体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既可以增加阅读教学实效性,又能为阅读过程涂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太空生活趣事多》时,由于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课外书、网络、电影、电视等媒介已对太空一知半解,因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纪录片《天地神舟》,巧借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品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字里行间描述的神秘太空生活有新的認知,身临其境地体会航天员的有趣生活,深化对课文的阅读理解。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