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2021-03-11王星

课外语文·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阅读兴趣小学教育

【摘要】著名文学家韩愈曾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由此可以得出想要在学习的道路上学无止境就要刻苦读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文本阅读能力的高低影响一个人的语文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培养文本阅读兴趣时,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措施去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本文将首先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的现状,然后再以培养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为目标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文本阅读;小学教育;语文教学;阅读兴趣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的主科之一,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学生的语文水平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阅读能力又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文本阅读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文本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本阅读兴趣时,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参与文本阅读时,可以对文本中的优秀词句进行积累,并学习写作手法,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利作用。

一、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文本不适合小学生阅读

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够,即使教师想要培养小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但是由于有些文本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让小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对文本阅读失去兴趣。小学阶段的孩子对图片有非常大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时借助图片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一些学校的小学语文的阅读文本中,很多都是全文字性内容,一方面没有图片辅助,另一方面无论是在文章篇幅上还是词语的应用上对小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仅吸引不了小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不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对文本阅读的重视度不高

有效的文本阅读能力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的帮助,增加小学生的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认字识字,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文本阅读的重视度不高,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跟着教材走,照本宣科。教材内容始终有限,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重视文本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有利作用。

(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在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也只流于表面,并没有落到实处,传统的教育模式压抑了学生的本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显示出不足的现象。

二、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本内容

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语气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老师进行朗读时,学生的情绪也会随着教师在阅读中的情绪而变化。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本内容中,从而体会到文本中的内涵,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另外示范性的朗读会让沉浸的学生不自觉地模仿出教师的朗读语气和节奏,通过模仿的形式对文本产生兴趣,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有感情地示范阅读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而在完全掌握文本内容的情况下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通过节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去感受文本的内涵。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播放相关文本的录音朗读也能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一方面录音相比教师会更加的专业,另一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媒体教学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双管齐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教师要重視文本选择,创造一个良好的文本阅读兴趣教学氛围

作为教师要重视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产生的积极作用,也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为学生营造一个利于文本阅读兴趣培养的教学氛围。在文本选择上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低年级来说要选择一些篇幅较短、有插画图片的文本,另外在体裁上可以偏向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对于高年级来说可以选择篇幅较长、图片较少的文本,体裁上可以偏向散文、现代诗歌等类型。良好的氛围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白学生才是“主角”,自己是“配角”。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营造一个活泼、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文本阅读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对文本也能进行更好的理解。尤其是在文本阅读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是需要研究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文本内容和文本体裁出发,利用各种教材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一些童话故事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通过举办舞台剧、话剧等形式,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内容。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跟随着作者描述的内容去体会文本,能够更加直接地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能够入选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文本都是一些优秀作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道理和情感因素,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主动地走进文本,自主地感受文本内涵,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小学生的思维跳跃,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只有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专业能力,才能应对小学生天马行空的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首先教师要提高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分析能力,只有彻底地对学生进行了解,教师才能够更好地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对小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进行了解和分析,还要对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和把握,从而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教学。在培养小学生文本阅读能力时,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文本,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循序渐进地开展文本阅读活动。其次,教师要对选择的文本进行更深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理解,对文本进行多读、多思,以便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都非常有限,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水平,开阔小学生的视野。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文本阅读焕发出活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一旦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始建立,学生就会对该学科产生兴趣,教师也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注重加强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在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中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地进行沟通,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进行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以此拉近距离,培养师生感情,让小学语文课堂能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焕发出活力。小学生的情感和感知能力非常丰富,有时候老师一个小小的关爱动作就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非常大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语文学科表现出有一点关心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以此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对文本阅读的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都对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培养不利,因此需要教師从实际出发,采用一系列的措施去培养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例如有感情地朗读,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都是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唐正莲.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科教论坛,2019(6).

[2]王艳霞.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导学(教学设计与策略),2016(1).

[3]栾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20(3).

[4]韦芳,罗志勇,石秋香.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阅读现状调查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16(3).

作者简介:王星,女,1977年生,甘肃灵台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阅读。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阅读兴趣小学教育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