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拷贝“社区”不走样(大班)

2021-03-10郝胤文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挡板底板格子

郝胤文

目标:

1.尝试合作运用问答形式开展游戏,发展空间知觉能力和推理能力。

2.萌发对社区环境设施的兴趣和关心之情。

准备:

1.游戏底板两块(见图1)。

2.“我们的社区”卡片两套,每组4张,分别为游乐设施、居民楼、超市、医院(见图2—5)。

3.红色、蓝色雪花片若干。

4.挡板一块。

玩法:

游戏底板上共有49(7×7)个格子,其中最左侧一列是字母A、B、C、D、E、F,最上方一行是数字1、2、3、4、5、6,中间的6×6地带就是操作区域。底板上的字母和数字就类似于一个坐标。

在游戏前,两名幼儿并排坐在桌子前,各取一块游戏底板和一套“我们的社区”卡片(共4张)放在自己面前,最后把挡板放在两人之间的桌面上。两人通过协商确定谁来作为“摆放者”摆放卡片,谁来作为“猜测者”猜测卡片的具体位置。

游戏开始后,先由猜测者提问,如:“请问A1有社区设施吗?”摆放者根据自己在游戏底板上的摆放情况来回答“是”或“不是”。若猜测者对某一格的猜测正确,则在该格子内放置红色雪花片;若猜测错误,则在该格子内放置蓝色雪花片。

当猜测者通过多次提问,能够依据红色、蓝色雪花片所示位置判断出是哪一张卡片时,猜测者即可将该卡片放置在红色雪花片上方。比如,幼儿通过提问,发现有连续2块红色雪花片横排放置,而周围一圈都是蓝色雪花片,便可判断该红色雪花片的位置对应的是游乐设施卡片。

在猜测者摆放完所有卡片后(并不要求所有格子内必须摆满雪花片),双方移开隔板,核对卡片位置,若双方底板上所有卡片的位置完全一致则双方获胜。如果卡片位置不一致,两人就共同回溯出错的原因并纠错。最后,双方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刚开始时,猜测者往往东问一格,西问一格,靠运气猜测卡片的具体位置。而进行多次游戏后,猜测者可能会发现快速取胜的诀窍。比如,猜测者通过询问得知某一格存在社区设施后,可对这一格周围的其他格子逐一提问,从而确定存在社区设施的格子的具体位置,最后通过红色雪花片组成的区域的形状判断卡片的具体位置。

随着双方对游戏的逐渐熟悉,摆放者可能会将其中几张卡片挨着放置在一起,以提高猜测者的判断难度。当猜测者通过提问看到一大片摆放了红色雪花片的区域时,猜测者需要在十分熟悉各卡片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图形分割,以确定每一张卡片的具体位置。

规则:

1.猜测者需不断提问,而摆放者只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

2.双方不能越过挡板观看对方的游戏底板,只有到游戏结束后才能移开挡板,验证两人在游戏底板上摆放的卡片位置是否一致。

评析/洪晓琴

这个游戏是在“我们的城市”主题活动背景下进行的,游戏者采用问答的方式在底板上摆放卡片,最终呈现出两幅相同的“我们的社区环境图”。该游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材料设计蕴含多种价值

这个游戏的设计非常巧妙,其材料蕴含了多种价值。首先,游乐设施、居民楼、超市、医院这4张代表社区设施的卡片与底板上的格子有对应关系,分别是:游乐设施放置在底板上时占3个方格,居民楼放置在底板上时占3个方格,超市放置在底板上时占4个方格,呈“凸”字形的医院放置在底板上时占4个方格。其次,红色、蓝色雪花片的设计很巧妙。如果猜测者所猜测的位置正确,就在这个位置上放红色雪花片,如果不正确就在这个位置上放蓝色雪花片。所以这个雪花片具有多种作用,一是可以帮助幼儿整理思绪,维持注意;二是可以提醒幼儿哪些格子已被提问过,下轮可不再提问;三是可将幼儿的思维过程“记录”下来,便于幼儿在游戏结束后回溯。再次,教师专门设计了一块挡板,它除了能防止幼儿摆放时互相观看,更重要的是能暗示幼儿安静下来,各司其职,把关注点放在倾听和表达上。

二、游戏给幼儿的思维带来挑战

在该游戏中,猜测者的每一步“摆放”行动都须依赖摆放者“是”或“不是”的回答,最后以“拷贝不走样”的游戏规则来检验合作游戏是否成功。从这一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游戏双方不间断的“问答”是幼儿合作的重点,而幼儿运用提问的方式来确定卡片摆放位置,则是幼儿合作中的难点。

这个游戏对幼儿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起初,幼儿往往由于提问不当或者对空间位置判断的不确定、缺乏耐心和坚持性等原因而导致双方的合作中断。比如,有的是因为猜测者对空间位置的表达不清晰或缺乏提问的策略,有的是因为猜测者缺乏专注力或遗忘游戏规则而导致记录失误,还有的是因为摆放者回应的信息有误而造成幼儿的合作游戏难以开展。

所以,教师对幼儿合作不成功的原因分析很重要,尤其要识别幼儿是提问、表达方面的問题还是空间知觉方面的问题。如果幼儿存在空间知觉方面的困难,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底板引导幼儿观察与讨论,比如,数字与字母的不同排列表示什么?有什么用途?从而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发现游戏底板上的数字和字母的排列信息与提问之间的关系。这个游戏不是以决出胜负为目标的,而是以呈现两幅相同的“我们的社区环境图”为目标的。两个人只有做好每一步,才能确保合作成功。

三、有利于幼小衔接

在这个游戏中,幼儿有大量的观察、比较、倾听、表达的机会,很考验幼儿的能力。比如,摆放者要在自己的底板上设计好4张社区卡片的摆放位置,并且要清楚地知道它们的方位,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以“是”或“不是”回应猜测者,而摆放者也要会提问,并听清楚“是”或“不是”,从而判断是摆红色雪花片还是摆蓝色雪花片。两名幼儿即使看到对方出错,也不能告知,需耐心等待,最后验证时也要如此。

在游戏中,常见以下情况:(1)双方对格子位置的表述错误或判断错误。比如,猜测者本想询问C4格子内是否有社区设施,结果口中描述成了C3格子内是否有社区设施,造成摆放错误。其原因可能在于幼儿对于横坐标轴和纵坐标轴的交叉点的判断不熟练,在高频率的问答下产生了错误。(2)猜测者听错答案。比如,摆放者回答“是”,但猜测者听成“不是”,造成错放雪花片,进而使卡片的摆放出现问题。其原因可能在于幼儿的倾听习惯不够好或注意容易分散,而失败的游戏经验可促使幼儿集中注意、认真倾听。(3)猜测者没有问全周围格子的情况就贸然判断卡片的位置。比如,摆放者在某位置上放置了“凸”字形的“医院”卡片,猜测者通过提问和放置雪花片,看到底盘上有一处“L”形的三个格子都是红色雪花片,便贸然认为这里应该放“田”字形的“超市”卡片,造成判断失误。其原因可能在于幼儿对所有卡片的形状不够熟悉和敏感。但幼儿在摆放剩余的卡片后,也许会发现自己之前判断过早,进而继续提问,修正卡片的位置。(4)猜测者由于总是问不到放有社区设施卡片的格子,逐渐失去耐心。幼儿想要达成游戏目标,势必需要耐心和坚持。所以,这个游戏有利于大班幼儿提高倾听能力,养成不怕困难、耐心探索等学习品质,而这些恰恰是幼小衔接中非常值得关注的内容。

3956500338218

猜你喜欢

挡板底板格子
格子Boltzmann方法在燃料电池两相流中的应用
板上叠球
板上叠球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格子间
折叠加热挡板
玻璃结构的围挡装置
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的分析
拆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