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的构建研究

2021-03-08

文山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活动政治

洪 滔

(文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指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所必需的一系列外部条件,这些条件相互协调、相互依赖,共同促进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1]因此,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构建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被忽视

十八大后,随着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提上日程,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各地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如何开展,但其重要性无法彰显。理论性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征,所以,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多思政课教师至今仍然习惯采用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只是作为提高理论教学实效性的一个方式或手段而已。课程性质和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的重理论轻实践状况,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大学生们认识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对知行合一的理解不够深入和透彻,对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得不到重视,致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效果不好。

(二)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科学、规范地组织管理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高效有序开展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高效有序开展需要学校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作为保障。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管理机构缺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但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要高效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仅凭马院之力是不太可能的,它需要多个责任部门协同聚力完成。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系统的管理机构。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尚未建立这样的管理机构。(2)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不到位、不规范。部分高校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当作一门独立的课程加以研究和建设,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里没有这类课程的设置,没有相关课程学分和学时的规定。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不规范,没有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及实施方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

(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短缺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高校都很难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由于师资配备不足,绝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承担每周10~18学时的课时工作量,在此基础上,再承担实践教学的指导任务,明显力不从心。教学资源的紧张导致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大班合班教学,人数较多,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常常顾此失彼,导致督导效果不好。为了保证能胜任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政治素养,还要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而现实情况是,由于过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教师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自己的改变和超越。

(四)实践教学经费保障不充分

虽然教育部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设置专项经费,并一再强调专款专用,但对于许多高校而言,自身面临着改革创新的压力,专业学科建设任务艰巨,在现有教育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只能减少公共课的经费设置,来保证专业学科建设的经费得以加大投入。所以,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较少,用于实践教学的就更少了。除此之外,每组织一次实践教学,教师需要完成相关基地的联系和安排、组织学生安全有序实地考察、结束后批改实践教学设计手册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的完成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耗费大量的精力,给予教师的报酬应该比理论教学的多。但限于经费的紧张,这些是很难解决的,这严重挫伤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部分高校虽然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设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也划拨了实践教学经费,依然存在经费使用不合理,经费利用率低等现象,限制了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五)实践教学的开展形式单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多种形式,大致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三种基本形式。三种基本教学形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3]然而,在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课堂实践教学的开展远甚于其他两种形式。因为,课堂实践教学的开展方便自由,可根据课程内容即时设置。但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形式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多热衷于小组讨论。一些高校组织校内实践教学,由于条件受限,经验不足,选择的方式不多,仅限于主题演讲比赛和问卷调查等,激不起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校外实践教学的开展,由于缺乏学校协调机制,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少,又受限于学生安全因素的影响,所以,开展形式单一、频率低、范围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最终导致实践教学开展效果不好。

(六)实践教学基地不足

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便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连续性,形成经验,凝练和深化主题。部分高校建立了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相对于纷繁复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对于庞大的学生数量,基地数量仍旧偏少,类型单一,影响了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些高校不注重与实践教学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无法保证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影响了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连续性。

(七)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不健全

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在地点、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它的开展应该是多个责任部门协同聚力完成的系统工程,那么,它的评价主体就应该是所有的参与主体。但是,在现有的实践教学活动评价中,更多强调的是教师单方面的评价,学生的评价被忽视,其他参与主体的评价缺失;大多数高校所制定的考核评价标准单一、不明确、不规范;很多高校缺乏实践教学的反馈机制和奖惩制度。考评机制的不健全,致使评价结果不科学、不全面,也无法很好地助推实践教学的开展。

导致上述诸多问题的因素很多,但最为关键的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在高校的建构缺失或不完善,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普遍弱化。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一)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高校要增强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及使命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转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与时俱进革新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性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改变重理论灌输轻社会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自觉主动地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4]

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学校、指导教师要统一认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直接负责者固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但是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离不开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其他部门相关人员的参与配合,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要求,高校应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宣传部、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科研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小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机构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关课程,给足学时和学分,从制度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定期审核有关实践教学的大纲、教学计划、实施方案等的制订和执行情况,切实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规范开展。

(三)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办学之道,师资为本”。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师资队伍量上的增加和质上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既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和它相联系的各部门相互配合,那么,它的开展也可依据学校实际抽调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各二级学院的辅导员,来充实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队伍,以弥补指导教师队伍量上的不足。

指导教师的素质对实践教学的实施、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指导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该研读马列经典,扎牢自己的理论功底;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根据学科特点,转变教学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做好实践教学方案,确定好主题,安排好时间,联络好基地,组织好学生,制订好考评方案,收集好反馈结果,整理出分析报告。

此外,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并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外出参加各级各类考察活动和各种培训活动,以丰富阅历、开阔思维,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更科学高效地设计、指导实践教学活动。

(四)设立专项实践教学活动经费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要求:“各地各高等学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5]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要求:“本科院校按在校本硕博全部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加强以教研室(组)为单位开展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6]高校应严格依据这些文件精神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单列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以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使实践教学得到最基础的物质保障。经费专款专用问题重在监督和落实,这需要高校有关部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建立专项资金审核机制,定期进行检查,使经费真正落实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可分为:(1)活动经费。包括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演讲、辩论赛、问卷调查、参观考察、假期社会实践等实践项目资助经费;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及差旅费;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外聘教师的课薪及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其他经费等。(2)奖励经费。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及学生的奖励经费。(3)研究经费。包括实践教学活动研究项目的开展、研究成果的印刷、研究成果的出版资助经费等。

(五)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题和内容,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三种基本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首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传统的理论薪输已经满足不了“新生代”大学生的教学需求,他们越来越要求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创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影视资料,组织学生观看并撰写观后感或者心得体会;选择一些跟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制作课件、撰写讲稿、走上讲台进行模拟教学;结合教材内容,选取一些社会热点或焦点,设置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或开展辩论赛等。

其次,创造条件,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建设。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模拟法庭、节庆日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以及各级各类社团文化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能提升理论素养、增强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最后,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开展校外实践教学。借助地方优势资源,开发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并撰写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结合社会热点或焦点设置一系列主题,激励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农村、工厂或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等。通过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奉献社会。

(六)有效开发并合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资源

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建立一批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稳定、有序开展的设施保障。

首先,利用地方优势,开辟多方渠道,建立具备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样,文化资源也不一样。有的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有的地区红色资源比较丰富,有的地区文化资源历史悠久,这就需要高校去挖掘所处地区的具备德育教育的优势资源,并挑选有代表性和研究性的、交通便利的部门、单位或机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其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要注重多样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纷繁复杂,为了满足这种多样性,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就不能千篇一律,应该既要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又要有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地;既要有展现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的基地,又要有体现新时代文化社会发展状况的基地。

最后,要积极签订合作协议,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定性。高校在充分利用地方优势,挖掘教育资源,广泛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要加强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交流与合作,本着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原则签订合作协议,开展长期稳定合作,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持续和稳定开展。

(七)构建合理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要做到合理有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第一,评价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既然是一个由多个责任部门参与完成的系统性工程,它的评价主体就应该由参与者来构成。教务处是实践教学的主管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理应参与实践教学的评价。此外,教师和学生是实践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他们都应该参与评价。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主体就应该由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组成。

第二,评价标准。根据参与主体的权责,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对教学主管部门的评价主要包括:是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列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是否在人才培养方案里设置了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是否制定了实践教学大纲,是否规划了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等;对教师的考核主要包括:实践教学方案的制订、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践教学结果的评定、实践教学过程的总结等;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成实践教学报告的质量、感悟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等。

第三,评价反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发挥好育人功能。这个结果很难在短期内立竿见影地显现出来,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关注。所以,要建立近期与远期兼顾的、常态与瞬态结合的、多维主体参与的立体互动反馈机制,以全面反映实践教学的践行效果。

第四,奖惩制度。奖勤罚懒、奖优惩劣的奖惩制度是使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认真负责、学生满意度高的指导教师,应给予奖励;反之,则给予批评和惩罚。对于学生来说,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主动、悉心学习、成果优秀的,可给予奖励;反之,则给予批评和惩罚。通过奖惩制度的运行,激发实践教学活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应从思想认识、组织管理、教师队伍、专项经费、教学形式、基地建设、考评机制等7个方面入手,科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助推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发挥。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学活动政治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