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实结合——像素化游戏风格在短视频中的应用探究

2021-03-07杨鲁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36期
关键词:短视频

杨鲁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像素艺术”被广泛运用于各个方面,且逐渐成为风格鲜明、独特的数字造型艺术。该文就以“像素艺术”为创作理念,在此基础上融合虚拟游戏角色的关卡模式,并以横版格斗游戏的画面形式呈现出来,形成一种新颖的表现形式“像素化游戏风格”。通过虚拟角色与真人演绎的动作结合来创作短视频,加上特效、剪辑、BGM,现实与虚拟的碰撞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

关键词:像素艺术;像素化游戏风格;短视频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6-012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前言

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网络时代,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不断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从无纸化办公到电子商务;从网络购物到短视频、融媒体浏览;伴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丰富大家闲暇之余的生活。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App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追捧。与传统的书本、报纸等纸媒相比,图片、社交、短视频等新媒体能让观众在碎片化时间内快速便捷地获取和分享讯息,短视频也逐渐成为主流的信息载体。

2 像素化游戏风格

2.1 像素艺术

像素(Pixel)是由图像(Picture)和元素(Element)两个单词的重新组合而成,是标识数字化图形图像的一种基本单位。像素图则是指在电脑屏幕上以像素为基础,点靠点逐个绘制出来的图像。早期由于计算机软硬件的限制,设计师只能采用低像素的设计手法来实现视觉效果,颇有些无奈之举;但是进入次世代,随着怀旧复古的潮流兴起,在国内外知名设计师精心创作、传承出新的浪潮下,像素图形成一种新的艺术风格。由此可知像素艺术( Pixel Art) 是以像素点为基本构成,在界面框内进行绘制、阵列、构建出阶梯状的鲜明风格和独特视效的艺术形式[1]。

像素艺术这种由點构成画面的创作形式可从存在已久的艺术形式中找到根源,如马赛克镶嵌艺术、十字绣以及后来的点彩派绘画等,在这些艺术形式中,可以发现它们与像素艺术风格有着根本性相同的造型特征。

伴随数字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像素画面从计算机发展初期机能局限下的无奈之举变成了设计师们主动创作的风格选择[2] 。因此,像素艺术也可以说是马赛克、十字绣、图钉画、LEGO拼插等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生,像素艺术风格由此应运而生。

2.2 像素化游戏

像素艺术风格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十分普遍,涉及卡通动画、插画、建筑环境、产品、视觉传达、电子游戏等领域。

设计师利用像素点作为图形语言,这个点可以是任何形式、形状的单个元素,例如:砖块、图钉、LEGO模块、纽扣、色块等,在网格系统下对其加以重组、拼搭与创造。像素艺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可以简略称之为像素化游戏。像素化最早是由于硬件水平的限制,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来展示电脑图标和运行性能测试运用。像素化游戏的诞生也标志着数码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了像素艺术,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游戏中[3]。

国外像素艺术在游戏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任天堂1985年出品的著名横版卷轴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里那个留着胡子的水管工人,还有日本 KONAMI公司发行的射击游戏《魂斗罗》相信这两款像素卡通经典角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图1所示。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设计师们在游戏的开发上也能发挥出丰富的想象与内涵,使得当下的像素化游戏更具可玩性、娱乐性;像素艺术与游戏的结合也得到新的发展。如于2011年正式发售的沙盒游戏《Minecraft》(中文译名《我的世界》),它实际上是一款在三维立方体平台中搭建的世界,游戏中的人物,资源的构建基本元素都是以像素风格的立方体块搭建而成,这种表现手法就是基于像素艺术的形式,是像素艺术在三维游戏领域的重大发展,如图2所示。

次世代游戏主机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迭代则为像素化游戏提供更好的技术平台,像素化游戏产品以点阵式阶梯状经典结构重现在大众视野中,同时又有新的形式的发展。在当代这个追求精致、细腻和个性的游戏环境中,瞬间引起八零后的共鸣,回忆起曾经遗忘的欢乐[4]。

3 虚实结合应用于短视频

3.1 创作灵感

短视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国内团队Crazyant制作发行的《I AM THE HERO》,这是一种横版2D像素动作格斗游戏,其爽快的打斗及精彩的闯关剧情在游戏刚刚上线就获得了一致好评。故事脚本概述如下:一位怀揣英雄梦的少年所经历的一场惊险刺激的冒险历程。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像素艺术都能以独特的形式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将这种艺术形式运用于短视频的创作中,并且采用游戏关卡模式很显然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是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却非常的满意。正是这种独具风格的虚拟角色与现实人物相互融合、碰撞,给观众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如图3所示。

3.2 虚拟角色设计

虚拟角色的美术设定为像素风格,制作2D版像素角色。虚拟角色的动作设计与制作可谓是最大的难点,笔者需要依据编写的脚本来设计它的动作,反复修正动作以及反向修改不适合角色动作与实体场景的脚本设定。在本次作品中总共出现两位虚拟角色——“黑手帮打手”以及“黑手帮BOSS”,每位角色都是一套独立的动作系统设计。

比如:“黑手帮打手”角色的动作系统,这套系统需要设计角色站立、移动、普通攻击以及受击打的动作。看上去简单朴素的走、跑、跳、格斗等动作,但在制作中需要逐帧去绘制动作画面。例如:跑步动作就要绘制十几张不同的跑步姿态画面,让这十几张画构成流畅且循环的GIF动画,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重运动规律,同时保持像素动画的规律性特征,尽可能运用比较少的动作来实现较为流畅的视觉效果。

而本作中“黑手帮BOSS”的角色可谓是这次最精彩的角色,整个动作体系是制作周期较长的部分,也是最复杂的部分。它的动作在打手角色动作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技能,在部分的动作细节上也会补插更多帧数使得动作的呈现更加流畅,时长48s的BOSS格斗镜头在经典的电子风BGM加持下,在视觉、听觉等层面给观众带来了强大的震撼感以及代入感,让其自然而然地与观众的回忆相关联,与观众产生情感联系、怀旧复古,如图4所示。

短视频中出现的动作与格斗特效全都是手绘完成,对于设计软件没有特定限制、二维图形软件SAI、PS、ILLUSTRATOR、LOFTER制作等皆可。制作手法非常便捷,先建立一张30×30像素、分辨率为72的画布;然后只需要调整笔触大小至1像素就可绘制图形;绘制完成的图形并不直接导出,还需将图形转换为智能对象,这样就可成比例缩放成视频画面所需的大小。PS中智能对象的核心就是——非破坏性编辑,可以保护栅格或矢量图像的原始数据,实现对素材自由缩放且不失帧的效果,如图5所示。

3.3 虚实结合

通过虚拟角色与真实人物的格斗动作,在现实场景中闯关、多重元素结合来创作短视频,加上特效、剪辑、BGM,现实与虚拟的碰撞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

在完成格斗、特效、拍摄素材等前期制作工作之后,进入后期部分。 首先在AE中对素材进行预备处理,要将前期制作的虚拟角色与真实人物合成。对于真实人物所表演出的动作,虚拟角色也要做出与之相对应的回击、闪避等动作,符合运动规律。例如:真实人物出拳做出打击动作,虚拟角色就要与现实人物素材的动作呼应做出闪避动作。在初期的制作中发现真实人物与虚拟角色之间的互动有些失真,除了调整素材属性、视觉呈现角度外,还需要单独对真实人物出拳、踢腿或其他攻击动作上制作像素风格特效,加上碰撞特效来平衡现实和虚拟的结合,像素艺术风格带来的模糊感为观众提供想象空间,使得其与虚拟角色的互动更加协调与真实。在很大程度上,像素艺术风格设计作品隐藏了很多画面中的细节,在模糊的像素风格世界里,人们可以自由想象。缺失的细节反而可以让观众发挥创造性,脑补出完整的画面,如图6所示。

互动就是作品与观众沟通的过程。除此之外,互动性还体现在像素化游戏的设计上,如《我的世界》《双面世界》。而本款短视频中格斗闯关过程就具备较强的互动性,可以使观众感受到乐趣,同时也可以激发观众的创造性,从而获得广泛喜爱。

4 结语

时至今日像素艺术依然展现着它的魅力,像素化风格的游戏、艺术品层出不穷并依然广受好评。屏性媒介的出现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造就了像素艺术,它成了人类在时代下对艺术形式和设计语言表达上新的延伸[5]。像素化游戏风格为我们演示了另一种切合时代審美观念的视觉表达方式,在高分辨率充斥着眼球的今天,反其道而行之的像素化风格表达着其独具特色的魅力。

时尚的潮流如同莫比乌斯环一样,不间断的同时,有时又似曾相识,轮回往复[6]。 在笔者看来像素艺术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是一种怀旧,而是一种未来。

参考文献:

[1] 石琳,孙莹莹.像素化风格理念与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9(6):112-113.

[2] 李想.像素艺术风格的理念与拓展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8.

[3] 石佳鑫.波普艺术新样式:像素画[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3.

[4] 焦博.像素画游戏的艺术表现与价值研究[J].艺术品鉴,2017(9):167,217.

[5] 冯明兵.“屏性媒介”时代的像素艺术[J].美术大观,2011(12):89.

[6] 王铎.探析像素化时代[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5.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短视频
移动互联时代短视频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资讯短视频平台“梨视频”的问题与建议
NowThis短视频新闻的精品化策略浅析
我国短视频著作权的保护研究
生活类PGC短视频运营及前景分析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