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视野下初中语文课内外融合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2021-03-07王春艳

民族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

王春艳

摘要:“双减”政策出台,为初中阅读活动提供了充裕空间和有利契机,解决了学生缺少阅读时间的突出问题。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课内外融合阅读将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益,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课内外融合阅读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的思想工具,其本身在课堂内外同等重要的存在。在课堂内主要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而在课堂外则是语文知识的应用、语文能力的延伸,因此,课内课外的有效结合是学好语文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1、重視阅读的重要性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列宁说:书籍是最大的力量。其实,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阅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我们吸取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无知变成有知,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的人格,塑造更好的我们。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读书没有捷径,书山有路,攀登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只有用心多阅读勤思考,才能更好更快地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彼岸。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父母要知道,读书不可急于求成,要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初中生的自控能力还不成熟,教师和父母要多引导,每天让学生有固定的时间阅读。阅读并不只是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父母需要多观察学生的阅读方向,适时引导,总之是让学生不要对阅读有抵触,培养好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鼓励学生积极阅读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只学习课本的知识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有计划地不断增大阅读量,拓宽视野。如果学生读书不积极,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外读书,对阅读量大、理解深刻的学生予以表扬或者奖励,请他们在班内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带动学生整体提高阅读水平。[1]

二、提高课内语文的阅读教学

1、重视学生课内阅读的理解性

课堂教学是一切阅读的核心,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基础阅读能力、提高理解和吸收能力的重要责任。课内阅读不仅是让学生理解课本的内容要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内阅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阅读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广泛讨论,各抒己见。初中学生思考能力已经有一定水平,如果教师还是采用单一的直接灌输答案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但没有学习兴趣,还很容易有厌学情绪。“双减”政策下,学生的阅读时间加长,教师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逐步增强学生的存在感,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过程中的主角、以主人翁的姿态倾心阅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存在感

教师课堂教学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需求,更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

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阅读每首诗,并且先不要看注释,反复阅读后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再结合注释或者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再去读诗歌,感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以哪种词语或形式表达的,在其他的文章中是否看到过这种手法,朗读这首诗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自己朗诵的语气、语调、语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这些任务,让学生自己参透每首诗。最后,教师让学生把这个过程总结记录,多加思考。[2]这样的单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查询,在比较中明确,在诵读中领略——不但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教材中诗歌的内涵,还能够生发自己的阅读体验,甚至是在课外的查阅中对作家作品及其时代思潮有更多的涉猎——让学生体会到:我读,故我在。

三、初中语文内外融合的衔接

1、多维度利用好课外书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的碰撞。因此,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作者和课文的相关资料。初中语文课内外融合的重点是不仅让学生学懂一篇文章,更是希望学生去欣赏一篇文章、写好一篇文章。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重视知识教学转向重视理解教学,由讲授教学转向讨论教学,教师要更有专业性和自主性。教师要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阅读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这比只教会学生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更加重要、更加有意义。所以,我们大力提倡课内外融合阅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沁园春·雪》一课中,学生可以汇总作者的生平事迹,了解创作的背景,共享搜集资料,或者找到作者其他的诗集,如《沁园春·长沙》等,比较两首诗词的创作特点,感受作者的心理变化,勤记录、多思考。[3]这样课内外融合阅读,可以实现“学一篇·知一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增加学生阅读信息量的同时,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2、建立智能化阅读大数据管理系统

教师定期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偏好以及能力进行测评,为每个学生建立适合的阅读内容、方式方法推荐,及时纠正学生在阅读中的错误方向和方法。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问询,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可以建立学生阅读档案。加强智慧阅读体系和智慧阅读校园的一体化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

结束语

初中语文课内外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积极地把初中语文课内外融合起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莹莹.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

[2]刘阳平.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J].当代教研论丛,2020(10):42.

2188500783333

猜你喜欢

双减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