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2021-03-07许建斌

红豆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新形势下的总体需求,是推进和发展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又一重大任务。通过美术文化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改善农民群众的精神境界,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更高效地发挥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作用。因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传承、体会民族文化内涵、提高农村人口审美意识、美化农村环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引言: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的普遍性,民族文化、先进文明和农村美术引导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发突显。因为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人们感知世界、传承文化、陶冶情操、提高精神涵养。所以将美术文化进行全面有效地普及,可以不断推广和发展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农民的精神追求和提高素质修养,促进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当前新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有关部门开始重视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收获,但整体上仍然比较薄弱,不够全面,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很难适应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文化活动开展不到位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心是组织人们开展更丰富、更积极的文化活动,激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农民群众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文化带来的乐趣,进而提高群众热爱生活,积极投身到生产劳动中。但目前农村开展的文化活动受到多方面的条件限制,组织次数少,活动策划不完备,参与人员兴致不高涨,都成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阻碍。

比如新农村在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中,对农民起到的科教作用就不明显。首先农民群众的文化意识不高,没有做到提前的思想预设,前期准备工作的不足,导致参与活动的人员少之又少,没有做好参加人员的思想准备,无法提起农民群众的参与兴趣,导致活动在第一步就出现纰漏,难以起到宣传教育及指导作用。另外,活动中,经费和人员不足,导致活动场面混乱,秩序得不到有效控制,农民群众依旧以已知审视水平看待,难以进行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和探讨。最后,活动组织者没有做好总结和事后安排,农民群众对此次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参与感较低,这对下一次文化宣传和教育难以起到有利影响。

2、思想教育宣传力度不足

农民群众接受外界知识和文化的影响大部分是通过电视和网络,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参差不齐的信息涌入农民群众的视野,加之少数基层干部不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使农民群众心中积极向上、勤俭朴素的本质受到五花八门的新思路、新见解的影响,了解生活和社会的方向偏离也导致大家心中的国家和集体观念淡薄了,个人主义色彩较浓,安逸浮华之风盛行。所以积极宣传科学文化、传统思想、民族观念也成为当下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村较为封建迷信,比如生病信神不信医的愚昧思想还未杜绝,正是因为科学文化宣传不到位,导致偏远地区还存在因耽誤最佳治疗时间而丧命的情况,风水秘术占据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大脑,宁可相信符咒、神水可以治病救命,也难以理解现代医学的发达,仍旧选择旧思想、旧方法来对待。这样的偏远地区就应该大力宣传积极向上的科学思想,减少类似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随着各种腐败思想、享乐主义的蔓延,各种“低俗”、“媚俗”等消极文化也在肆意疯涨,这不仅严重摧毁了农民群众的内在认知,危害了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还阻碍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推广和发展。

3、美学文化挖掘利用不够

传统文化具有注重道德修养、提倡和谐邻里关系、崇尚气节、团结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意义。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培养传统美学是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下的重要任务,但现实上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忽视了传统文化和美学文化对农民的教育。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对审美意识的重视越来越淡薄,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的阻碍。

组织各种有趣且积极的民间活动,如赛龙舟、舞龙灯、猜灯谜、耍狮子等一些传统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了解节日文化和节日内涵,既给大家带来了丰富的活动和快乐的氛围,又能学习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气节、团结意识和审美情趣。但现在过年时很难看到具有浓厚文化气氛和节日气息的活动,又由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人的生存越发困难,造成老一代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年青人看不到艺术的发展前景,被一系列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所吸引,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难以流传,面临几近失传的局面。美学文化难以从民间艺术中挖掘,更难以将美术文化普及给广大农民群众,因此,面对当前的现状,将美术文化与新农村建设联系起来推进和发展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宣传民族文化,美化村容村貌

发挥美术文化的影响优势,美化新农村,展现新面貌,传承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大力宣传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的重要性,使人们以审美的眼光改善基础设施,创造生存环境。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可通过美学讲座宣扬艺术的底蕴美以及给生活带来的幸福和满足感,让更多农民群众从内心深处去接纳美学创作,指引农民群众自发地去保护身边的基础设施。乡村美学讲堂也可以为广大群众搭建丰富优质的学习平台,所以开设讲座可以通过乡村美学探索新农村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美作为发展的重点,让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展现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将地方文化和美化意识收入宣传讲座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手段。

宣传地方文化还可体现在学校校本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收入关于新农村的合理规划和整洁村容村貌等内容。为此,美术教师可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知识,教学生怎样栽花种草,装扮房间,设计画报,讲究装潢的协调,室内设计的高雅等,以及将民间的剪纸、泥塑、绘画、雕刻等民族民间文化作为课程内容,开设特色文化培养。举办各种民族民间艺术创作比赛,让学生掌握民间非遗艺术的相关文化知识。利用各种民族节日开展宣传活动,从而通过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去影响一个农村家庭。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纳入教学计划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

2、建立文艺基地,发展乡村旅游

加大投资农村文化建设,在各个村中建造文化设施,并且注重各类农村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益。基地的建立务必要继承和创新各地的农村特色,做好高雅纯正的文艺基地建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弘扬精良的传统文化,改变粗糙的传统文化。同时加大对具有特色的民间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工艺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的挖掘力度,保留其积极向上的特色内容和脍炙人口的表现形。不仅能有效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而且能使其先进思想发扬光大。学校利用当地民间手艺、历史遗迹、人为景观等建立文艺创作基地也能提高农村群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涵养。

当下农村有着优美清新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獨特的梯田文化,舒适的蓝天白云、壮阔的山川河流、奇妙的奇峰秀岭、绚丽的红花绿叶,水中自由自在的鱼、空中展翅翱翔的鸟、天上五彩缤纷的彩虹、身边五彩斑斓的世界,都为农村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利用本地的特色,结合独特的民族美学文化,将乡村旅游迅速扩大,运行效率更为提高,让当地独特的美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来此采风,络绎不绝的写生者,慕名而来的游客都能促进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加速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添砖加瓦,机械水平和生产技术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能吸引更多人员返乡,实现人才回流,引进更多积极思想,先进技术,对新农村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指派专人辅导,鼓励下乡演出

为了更好的落实《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成为当下文化传承的首要任务。所以中共中央鼓励各单位向农村提供文化指导服务,积极发行和赠阅党报党刊。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应当责无旁贷地派专业人员到基层辅导,特别是偏僻的农村存在消息闭塞,科技落后的现状,专人流动辅导就更加的不可或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要建立数字化展示系统,做好资料整理和归纳,综合多媒体视频、音乐、图像、文字和三维场景展示等科技方式,向群众宣扬优秀文化。另外还可以与学校高等教育相互融合,指派当地大学生从事开导指引工作,他们不仅了解本地文化和现状,还非常明白当地群众的担忧与顾虑,让其更有针对性的辅导,有效地推动文化宣传,新农村建设。

同时各地政府还可组织文艺单位的专员到农村进行传统文化汇演,奉献给农民朋友更加优秀优质的文化精品。将传统文化中的戏曲、变脸、杂技、歌舞等活动通过亲临演绎,让更多的农民朋友自发的了解学习纯美的民族文化,同时认真耐心为贫困家庭的孩子辅导书法、美术、乐器、舞蹈和语言艺术,开展美学培养活动,无偿提供学习用品,通过文化传播的影响,让他们学到许多书中没有的知识,在艺术上从眼观到实操,一无所知到入门,从单一到综合,从借鉴到创造,让小花朵为建设新农村绽放更加美丽的光彩。

4、创作美术产品,发扬民族特色

在传统文化和美学培养之下,大力鼓舞农民群众学习美术文化,引起兴趣,调动积极性,不失时机地为展示优秀画家的作品,让他们欣赏优秀表演者的戏曲,举办以家庭和谐、珍爱资源、传播英雄传奇、弘扬社会美德等为主题的书画、小品、戏剧、歌唱等形式的比赛。让农民群众参与美术作品的创作,利用当地特色如陶瓷文化,让其了解各时期的陶瓷文化,了解背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欣赏陶瓷美丽的外观,感受盛放物品的实用意义,激起对陶瓷的创作兴趣,传承当地特色,促进文化经济的发展。还可定期组织举办各种各样的艺术风采展示活动,培养他们的美学意识和美学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眼光,繁荣农村文化生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地区差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地创作的艺术作品也别具一格、独具特色。比如折扇的扇面,扇骨制作工艺的不同,所展示的风格韵味会不同,工艺水准的精神流畅也会有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和链接,让更多的文化相融,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扇面的画法及用料在不断地跟进和改变之下,色泽呈现会给人更加考究的感受,扇面绘画内容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画出深意,画出内涵。所以新农村文化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同时,日益精进,能将传统和美好展示给更多的人,让农民群众持续服务在美丽的乡村,宣传发扬并丰富我们国家的艺术瑰宝。这不但可以获得不错的经济收入,还拉动了其他地区,连接了各地文化,良性循环的示范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文化博大精深,资源丰富,文明源远流长,包含了众多先祖的伟大智慧,所以传承醇厚美好的文化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传承文化必不可少的环节,推动其发展也成为目前的重要目标,一个村庄的优美与富足,团结与和谐,都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状况和文化面貌,美好的心灵和积极的心态是建设美好新农村的必要条件。农民群众有了审美的意识以及美的修养,就会自觉地摒弃不文明的现象和陋习,不再沉迷于消极低俗的文化,而成为新时期的“四有”农民。有了美术作为基础,便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祖国农村的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构建大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使新农村文化建设逐渐走向正轨。

参考文献:

[1]马起.美术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J].大众文艺,2019,000(005):6-7.

[2]刘树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与进展[J].理论界,2010(03):162-164.

[3]聂建平.农村美术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J].黑河学刊,2010,000(008):150-151.

作者简介:许建斌(1990.05-),男,汉,广东湛江人,硕士,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水彩。

2145501186346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关于优化农村治理模式的思考
论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对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