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矛盾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观与主导策略选择

2021-03-03张羽

外国语文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学翻译矛盾

内容摘要:翻译系统内部充满了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推动翻译过程向前发展。本文应用毛泽东的《矛盾论》原理,首先分析文学翻译系统内的种种矛盾和用以平衡矛盾的翻译观念;然后,结合该观念,以麽教史诗《布洛陀》英译本为例,分析译者所选主导翻译策略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应用以《矛盾论》为指导的和谐翻译观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翻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产出功能更完备、可接受性更强、传播效果更高好的译本;《布洛陀》英译中的表演性再现仍须译者深入研究,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模式可能更为有效。

关键词:文学翻译;矛盾;和谐翻译观;宗教文学;主导翻译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桂西民族典籍对外译介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18BWW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羽,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典籍翻译研究。

Title: On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Philosophy and the Lead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dictions

Abstract: Translation system is full of various contradictions which are related to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o push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forwa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o Zedong’s On Contradiction,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ontradictions in this system and the translation philosophy to treat them. Secondly, with reference to this philosophy, tak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Buluotuo, an epic of Zhuang people, as an example, it discusses the rationality of translator’s choice of leading strategy. In conclusion, the harmonious translation based on that theory will help solve the key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produce translations with more established functions, higher acceptability and better dissemination effect. Regarding the translation of Buluotuo, the performability representation still needs to be studied in depth by translators, and the co-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translators may be more effective.

Key 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contradictions; harmonious translation; religious literature; the lead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Author: Zhang Yu is Ph. D. candidate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Baise University (Guangxi 533000, China). Her main research interest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ethnic classical works. E-mail: hyzx8866@126.com

一、翻譯系统与矛盾

多元系统论认为各种“社会-符号现象(socio-semiotic phenomena)”,例如“语言”“文学”等(Even-Zohar 1),是“一个多重的,由多种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交叉,部分重叠,同时使用不同的选项。但是,系统成员相互依存,作为一个结构化整体运行”(3)。该理论重点关注系统成员之间的动态斗争和主次地位“突变(mutation)”(Munday 171)。而这种相互斗争与转变就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表现。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论述的那样:“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9)。

翻译是一个“系统问题”(魏泓、赵志刚 109)。翻译系统由主体和客体两个部分构成,涉及语言、文化、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各成员之间,既有差异和冲突,又有相似和联系,不同类型翻译以及同类翻译过程的不同侧面各具特色。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理论和分析方法也适用于翻译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翻译现象,更全面、合理地解决翻译问题。

本文拟应用毛泽东的《矛盾论》理论,首先分析文学翻译系统内的各类矛盾和平衡这些矛盾的翻译观念;然后,基于这一翻译观念,以《布洛陀》英译为例,评价译者的主导策略选择。

二、文学翻译系统中的矛盾

文学翻译系统的主体主要有译者、赞助人或委托人、原作者、读者、出版者。客体由文本和语境要素组成。文本要素,包括原本和译本,主要涉及:语言形式、文化内涵、文体风格等。语境要素①包括历史文化和经济因素,其中历史文化因素,涉及价值观、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社会意识形态(如翻译政策、官方意志)等;经济因素主要指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译作的营销方式等。

(一)主体维度的矛盾

根据“差异就是矛盾”(毛泽东12)这一观点,主体维度的矛盾主要有:(1)导向性矛盾,指主体性或自主性发挥与翻译目的和任务设定、工作要求之间的矛盾。译者、赞助人/委托人和出版者,两两之间存在这种矛盾。(2)生产性矛盾,指译者与原作者之间认知加工方式的差异和冲突。由于双方思维方式、教育背景、个人意识形态等不同,译文必然与原文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精神实质等存在差别。反过来,原作者对翻译和译者的态度也决定译者的翻译选择。(3)接受性矛盾,指译者对读者审美期待、阅读习惯等的预判及其在译本中的实现与读者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二)客体维度的矛盾

从客体维度看,文本和语境要素之间存在供需性矛盾。首先,译本的文本特征和思想内容等可能与目标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其次,译文的文化异质性与目的语文化的包容性之间存在矛盾。

在文本要素内部,则存在本体性矛盾。具体指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作用,原语和目的语文本在语言特征、思想内涵、文体风格、诗学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例如在诗歌翻译中,有些译者会因韵而害义,或是凑韵,产出打油诗般的译文,就是没有处理好两种语言形式和意义表达之间的矛盾。

语境要素内部矛盾涉及广义文化领域内的种种矛盾,十分复杂,篇幅所限,笔者仅就其中的主要矛盾做简要分析。首先,历史文化因素中,原语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意识形态矛盾是主要矛盾。众所周知,不同文化在价值观、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文化异质性可能会在译入语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发生变形或消失。正如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所讲意识形态驱动的改写是影响文学作品经典化的主要因素之一(Lefevere 2)。因此意识形态矛盾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本所能传达的文化形象和内涵。其次,经济因素中由供求关系引发的竞争性矛盾是主要矛盾,即译本的实际价值与相对价值之间的矛盾。某国翻译文学在目标市场中不仅要与其他国家的翻译文学竞争,还要与译入语文学作品竞争,其结果会作用于出版商的决策,直接影响翻译文学的传播和接受。

(三)主客体维度之间的矛盾

主客体维度之间存在组织性矛盾。福柯认为“权力——知识”存在共生关系(Foucault 27)。文学文本与语境要素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着译者的翻译选择与原语或目的语文化的语境要素之间存在匹配度差异。例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译成“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Yang & Yang 90),或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人合一”思想,后者体现基督教命定论教义。当两种文化差异较大时,译本与一方匹配度越高,与另一方匹配度就越低。然而“适度异化”可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对话关系”,达成文化心理上的“某种妥协”(魏家海77),即实现有条件的同一性。

以上就是文学翻译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如图1所示。下文笔者将根据它们的特性和地位,探讨译者如何较好地平衡这些矛盾。

三、矛盾的特性、地位与和谐翻译观

矛盾的同一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毛泽东40)。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持续的,直至矛盾消失(47)。因此,要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必须在承认矛盾的基础上,善于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利用一定条件,推动矛盾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或者减少斗争性的作用,极大发挥同一性的作用;使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各方面之间相互匹配、相互适应,最终走向并达到整体的和谐状态。那么找准文学翻译中推动矛盾方面互相转化的条件是实现译作整体和谐的关键。下文笔者将探讨文学翻译系统中矛盾转化的条件与平衡矛盾的指导性翻译观念。

(一)文学翻译系统中矛盾的转化条件

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互转化的前提是矛盾的同一性(49)。寻求矛盾转化的条件可以从形成矛盾同一性的条件入手,即找到矛盾双方互相联结的条件。由于事物发展过程中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变化是绝对的,这就决定了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在文学翻译中,这种转化条件是特定矛盾双方在某一时空、历史文化条件下的某种相似的属性、利益或需求。文学翻译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接触过程中最为凸显的矛盾是两种文化语境要素之间的矛盾,即上文所述语境要素内部矛盾。笔者下文以这类矛盾为例,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分析矛盾转化的条件。

物质层面的条件主要指各国对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具体表现为出于某种政治、外交、文化等动机引入或输出文学作品。例如土耳其共和国建国初期曾经翻译西方文学名著以振兴本国民族文学(Aksoy 438)。

精神层面的条件主要指某个文化群体或个体的精神需要,具体表现为对精神慰藉(如宗教信仰)、文化认同、文化娱乐等的需求。例如19世纪以来《格萨尔》(或《格斯尔》)译本在域外的廣泛传播得益于其中包含的藏传佛教信仰满足了西方读者对宗教信仰的需求(王宏印、王治国 18);近代以来寒山诗译本在欧美等国被奉为经典则得益于诗歌中的禅宗境界、隐士情怀、乐观精神等使许多域外读者找到了文化知音(胡安江 121、175)。

上述例子表明语境要素内部矛盾的转化条件根植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之中,要准确找到这一条件需要译者一方面对原作的文化内涵、精神实质有深刻的把握,另一方面要对两种文化的语境要素有较为深刻的理解。然而明确矛盾转化条件只是找到了解决矛盾的突破口。翻译过程中矛盾众多,矛盾转化条件也很多,需要在科学合理的翻译观念指导下,进行平衡和取舍,选择一定的条件进行强化,增强同一性,转化斗争性,解决翻译问题。

(二)文学翻译中的和谐翻译观

翻译观念是译者对翻译本质和翻译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对译者的“价值取向及翻译方法”具有制约作用(许钧,《翻译动机》 53)。文学翻译过程中,译文不可能全面再现原文的文和质、意和神。译者的首要任务是认识、协调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逐渐缩小差别,促使各种思想意识和各种利益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处于和而不同的状态,最终达到对立面的“融合”。要做到这一点,译者需要根据翻译动机和目的(包括对目标读者的设定),分析矛盾的地位和性质,以便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平衡翻译过程的各种矛盾,实现翻译过程和翻译文本的整体和谐,产出特定规格的翻译产品。笔者将这种观念称为和谐翻译观,其内涵、性质、应用范围与价值如下:

首先,和谐翻译观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从翻译动机和目的角度理解翻译的“忠实”观。文学翻译的复杂性决定了“忠实”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忠实,而“忠实”的对象也不仅限于原文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关注译本是否实现了预定翻译目标,达到了预期传播效果,例如译本传达的文学形象、文化形象、文化观念等的接受情况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二是从整体和谐角度理解翻译标准。众所周知,文学翻译过程中诸如语言特征、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不可能在某个译本中全部解决,只能是根据翻译动机和目的有取舍地实现总体上平衡和协调。这就是和谐的含义。三是从矛盾的地位和性质角度理解翻译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矛盾论》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并随之改变而改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毛泽东33)。根据这一观点,翻译实践中就要根据翻译的动机和目的,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找寻矛盾转化的条件并加以强化,最终实现翻译的和谐状态。

其次,和谐翻译观以矛盾法则为基础,具有唯物辩证性质。《矛盾论》指出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是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1)。事物的发展以内部矛盾性为根本原因,以该事物与他事物相互联系和影响为第二原因(4-5)。和谐翻译观既考察文学翻译内部的矛盾性,又考察文学翻译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联和互相影响,应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原理分析文学翻译系统的矛盾,解决翻译问题,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特征和属性。

最后,和谐翻译观适用于文学翻译译入和译出的基础层次、语义层次和审美层次(许钧,《论翻译的层次》 12-16),有利于推动中国对外来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转化和中国文学作品的域外经典化,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方面,在和谐翻译观的指导下,译者可以依据我国引入外国文学的翻译政策,选择翻译原本,设定翻译目标,摄取其中合理、有益成分的同时,对其进行创造性改写与转化,以推动中国文学理论话语的建构和输出。另一方面,应用和谐翻译观可以在把握矛盾转化条件基础上,强化矛盾的同一性,减弱矛盾的斗争性,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经典,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和谐翻译观的应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文笔者将基于这一翻译观,以《布洛陀》史诗英译为例,评价译者的主导翻译策略。

四、《布洛陀》译者的主导翻译策略选择

《布洛陀》译者们选用了何种主导翻译策略?是否实现了翻译过程的整体和谐?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这部史诗。

(一)《布洛陀》及其翻译过程的矛盾分析

《布洛陀》是壮族的口传麽教文学典籍,也是该教的经文。内容以人文始祖“布洛陀”造天地万物、引导人们驱邪免灾、化解伦理矛盾等为主线,一般为五言或七言,押腰脚韵。史诗原文的主要版本有《布洛陀经诗译注》(1991)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2004)。

该史诗的特殊性表现在:(1)版本复杂。目前该史诗有口头和手抄本两种传承方式。由于各地师承关系不同,语言和书写系统不统一,异文本较多。另外,已整理出版的文本,多将同一主题下内容相似的手抄本罗列在同一章节,情节的完整性、逻辑性不强。(2)表演性突出。表演性是口传文学区别于书面文学的最显著特征。举行麽教法事时,神职人员布麽根据雇主家庭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取不同的经文段落和道具,一边喃诵,一边舞蹈。每一次法事都是不同的表演,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变异性。(3)作者不具体。该史诗是民族集体创作和记忆的结晶,手抄本主要来自布麽及其亲属。

由于以上特殊性,《布洛陀》翻译过程的矛盾有如下变化:(1)本体性矛盾中出现特殊类型,如版本矛盾(即原文版本之间的代表性、完整性等差异)、表演性再现矛盾(即译文与原文在流动性、变异性方面的差异)等;(2)生产性矛盾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对外国译者而言,理解原文成为翻译的难点。与其他矛盾相比,这两种矛盾在该史诗翻译过程中地位更为凸显,需要译者加以重视。

翻译生产阶段是翻译活动的核心阶段。下面,笔者将聚焦于与该阶段直接相关的矛盾,即本体性矛盾、生产性矛盾、接受性矛盾、供需性矛盾和组织性矛盾,从和谐翻译观视角分析本民族译者和目的语国家译者的翻译策略。

(二)本民族译者的主导翻译策略

1.基本情况

国内韩家权及其团队以《布洛陀经诗译注》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为基础原本于2012年翻譯出版了《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该团队成员由长期从事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壮族学者和布麽家族成员组成。根据团队成员描述,他们的翻译目的是“让国外读者对壮族历史文化及壮民族文明史有进一步的了解”,目标读者为“当代西方普通读者”(陆勇114)。

2.主导翻译策略

基于上述设定,该团队力求在保持原文可读性的前提下,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蕴。因此,翻译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接受性矛盾;次要矛盾是组织性矛盾和本体性矛盾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满足读者的审美情趣、阅读习惯等,次要方面为再现壮族民俗文化、思想内涵等。

该团队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以打造“文化精品”为指导,重新编排所选原文内容,删除重复部分,“使文本更具条理性,层次感”(112)。这一做法较好地解决了版本矛盾问题,并有助于读者形成关于壮族文化、麽教文学的整体性认识。其次,在思想内容上,以异化策略为主,灵活运用“直译”“音译”“释译”“具体化”等翻译方法,辅以脚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民族文化异质性(115)。试比较下例:

例1 原文: 汉译:

Cin daih ngih bid laez 蝉虫鸣唱道春来。

Gvenghgviq heuh gueg naz 杜鹃啼叫催犁田,

Bid-haz laez doek gyaj 蝉虫鸣唱促播种,

Mbung-mbaj cuz daeh bwnh 蝴蝶起舞催送肥。

英译:

And the cicadas chirp telling the arrival of spring.

The cuckoos cuckoo urging folks to plough fields,

The cicadas chirp hurrying people to sow seeds,

And the butterflies dance urging people to delivery manure.(韩家权等 217)

原文动词“laez”有鸣叫、提醒之意,“heuh”有鸟鸣、叫、唤之意,“haz”有吵闹、催促之意,“cuz”有约定、邀请之意,为拟人用法,体现麽教的万物有灵思想。译文使用双重动意结构,即使用表示鸣叫、跳舞的动词——“chirp, cuckoo, dance”加富有感情色彩的意志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telling, urging, hurrying”,来突出这些动物是有意识地、自发地提醒、催促人类抓住春耕时节,及时播种,以便将来获得好收成。这种直译方式既凸显了原文的灵魂观,也使译文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满足读者的娱乐需求。

再次,格律方面以归化策略为主,使用“半自由半格律”体和少量尾韵(陆勇 114)。基于原文五言/七言的形式,译文诗行长度基本保持在五到七个音步,并添加标点符号,帮助理解。例1原文加下划线的词为韵脚,“naz” “haz”和“gyaj”“mbaj” 形成腰脚韵。然而,英文中没有对应的押韵格式,如果强行植入,会使译文语言表达不自然,语义不流畅。因此译者放弃对押韵格式的忠实,但在节奏上做了归化处理,例如第一、第四行各使用了3个抑抑扬格,第二行使用较为工整的五步抑扬格。这种处理方式抓住了矛盾转化的一个条件,即两种语言节奏特征相似,译文尽量模仿目的语的韵文节奏,缩小了原文和译文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别,充分发挥了矛盾同一性的作用,照顾到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再如下例:

例2 原文: 汉译:

Bae cingj bux baeuqgiq 去邀请那个老寄父,

Bae cingj bux yahgiq 去邀请那个老寄母,

Bae cingj baeuq ngaexlangz 去请掌管猪槽的神,

Bae cingj gyaengq ngaexcauz 去邀管理牛槽的神。

英译:

And the godfather that can help a child getting well,

Together with the godmother that can help a child grow healthily,

To invite the god in charge of a pig’s trough,

And the god in charge of cattle manger.(韩家权等 4)

原文中“baeuqgiq”(老寄父)和“yahgiq”(老寄母)源自壮族民间习俗,即体弱多病的儿童到人丁兴旺、八字相合的人家认寄父母,以求健康平安。译者为了迎合读者的宗教信仰,将二者译为“godfather”“godmother”,为避免读者将它们误解为西方的“教父”“教母”,采取释译加注释的方法,即正文使用定语从句描述二者的职能,然后用脚注加以补充说明:“Usually, those who are physically sick with poor ‘Eight Characters’ will take those people from a family with flourishing population and in line with their ‘Eight Characters’ as their ‘baeuqgiq’ and ‘yahgiq’ (godfather and godmother) for the sake of safety”(4)。寄父母與教父、教母在各自宗教场域中都有辅助或教导的职能,以上译法正是译者基于此种相似性所采取的折中办法。又如神名“ngaexlangz”(宜狼)、“ngaexcauz”(宜朝),译者舍弃音译,基于中西方神话中都有相似的职能神这一特点,直接将两位神仙的职能具体化。如此较好地解决了组织性矛盾。

这种主导翻译策略基于两种语言、宗教等方面的矛盾转化条件,努力增强译文的趣味性,在史诗节奏特征上做归化处理,照顾读者的阅读体验,优化了译本的可读性,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了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如通过直译方式再现万物有灵思想,以及组织性矛盾等次要矛盾,总体上合理、恰当。但是,译者忽视了供需性矛盾和本体性矛盾中的表演性再现矛盾。前者表现在译本的语境化程度较低。译者仅在前言中以4页篇幅,简单介绍了壮族历史,史诗内容、思想文化和学术价值,忽视语境化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辅助读者理解特色文化的作用。后者表现在口传史诗的最显著特征——表演性特征严重缺失。译者甚少描述布麽的演述场景、道具、表演形式、仪式过程等。因此,该译本没有完全达到翻译的整体和谐。

(三)目的语国家译者的主导翻译策略

1.基本情况

在国外,美国壮族语言、文学和信仰研究学者贺大卫(David Holm)以《布洛陀经诗译注》为基础原本,于2003、2004、2015年完成了三個节译本:《杀牛祭祖》《招魂》和《汉王与祖王》。Holm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壮族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布洛陀》史诗就是其民族记忆与核心文化的载体(Holm, Killing a Buffalo for the Ancestors 3)。然而,西方学界的壮族文化和壮语研究严重匮乏(4)。因此,他的翻译动机是引发国外学界对壮族宗教文学典籍的关注,唤起学者们研究壮族文化的兴趣,并为读者学习壮族语言、了解壮族文化或进行“台语支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便利”(Holm, Recalling Lost Souls xiii)。在“致读者”部分,他为其译本内容设定了两类读者:(1)民俗文化研究、民族志注释和经文译文主要针对对壮族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2)配套CD中详细的语言学、语文学内容主要针对学者、研究生(Holm, Killing a Buffalo for the Ancestors xvi)。

2.主导翻译策略

贺大卫的关注点是让目标读者最大限度地了解《布洛陀》史诗在实际口头传播中的面貌,使译本成为可靠的语言文化学习材料、研究资料和文化读本。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译者能否正确理解原文的语义、思想文化内涵和相关历史文化语境。因此,翻译过程的主要矛盾是生产性矛盾,即译者对原文的解读与原文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接受性矛盾、组织性矛盾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原本的语义解读,次要方面是思想文化内涵解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他使用了民族志翻译策略和方法,具体做法是:

第一,将搜集到的手抄本与所选原本进行合并编译,互补缺漏,使内容更为完整(41)。

第二,使用序言、引言、民族志注释、插图、索引、词汇表、背景与讨论等大量副文本对译文进行语境化,篇幅占比为64%-88%,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对布麽演述的方式、情景、社会功能、仪式过程等进行深度描写;(2)对壮族语言(音系、句法等)、历史、史诗韵律、神职人员、仪式文化等进行详细介绍;(3)对原文逐行进行民族志注释,详细记录布麽、手抄本所有者、专家学者就原文词句和文化内涵的阐释与讨论。从这些信息可知,两种语言、文化习俗等的相通之处,促进了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进而译者对此矛盾转化条件进行强化,以帮助目标读者理解原语思想文化。

第三,尽量复现原文语言特征,保留口头文本的重复部分和唱段间隔,采用英译—拼音壮文左右对照格式方便读者阅读和学习。试比较下例(以下汉译均为笔者译):

例3 原文:Bae cingj baeuq Fanzgoj, 英译:Go and invite Grandfather Fan-go,

直译:去   请   公  凡  可

原文:Bae cingj baeuq Cojvuengz. 英译:Go and invite the Ancestral King.

直译:去  请   公   祖  王(62-63)

首先,译者基于壮英语序、修饰语位置的相似性,尽量保持译文语序和句子结构与原文一致。例3的原文为祈使句,程式结构为“去请XX”。译文采用字对字直译复制了这种结构,即“Go and invite XX”。在壮语语法中,名词的修饰语一般放在名词中心词之后。中心词“baeuq”(公)指祖公或始祖神,神名“Fanzgoj” (凡可)是修饰成分置于中心词之后,直译为“grandfather Fan-go”。“baeuq Cojvuengz”译法与“baeuq Fanzgoj”相同。

其次,在文化阐释方面,Holm对这两个神的注释如下:

the deity Fan’go is invoked by priests as the most powerful of wrathful gods (Ch. 凶神), particularly when any ritually dangerous action is about to be undertaken: all demons fear him. When boumo run amok among the bystanders during a ritual, this is often taken as a sign that they are being possessed by this god.

Cojvuengz, the “ancestral king” and younger half-brother of Anvuengz (or Hanqvuengz). Their story of their murderous enmity is recited by boumo when performing rituals of reconciliation in the case of family quarrels”.(82)

再次,对专有名词,译者基于拼音壮文与英文音节的相似性,在音译基础上做了归化处理,即将原文专有名词音节末尾音调标记②去掉,保留主体部分,以迎合目标读者的拼读习惯。这样“Fanzgoj”就被译为“Fan-go”。

第四,将韵文译成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的散文体,试比较下例:

例4 原文: 汉译:

Boh gvet mieng bae naz, 父亲疏渠通水田,

Lwg vaz mieng raemx langh. 儿子挖渠水变宽。

Raemx giengh dangx siz-saz, 汩汩水流落渠口,

Raemx daengz naz siz-sag. 哗哗流水进稻田。

英译:

Fathers scrape out the irrigation channels into the wet-fields,

Sons dig and widen the water-channels.

The water leaps through the opening with a gushing sound,

The water reaches the fields with a rushing sound.(Holm, Recalling Lost Souls 156-157)

例4中原文的腰脚韵,即“naz”与“vaz”“langh”与“dangx”“saz”与“naz”押韵,有些类似英文的双韵体,但韵脚位置不同。然而,译者舍弃了这种归化译法,只专注于原文语义的表达,保留了對称句式,使用动名词“gushing”“rushing”替代拟声词描述水流声音,以散文体成全了字面含义的忠实。

上述的第一点帮助译者有效地解决了版本矛盾;第二点表明译者把重点放在原本解读和译本语境化方面,突出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并兼顾了次要矛盾中的表演性再现矛盾;第三、四点表明译者尽量保留史诗原貌,以满足目标读者的需求,并兼顾了次要矛盾(如本体性矛盾和接受性矛盾),舍弃了一些次要矛盾的次要方面,例如对格律的忠实;基本实现了翻译的整体和谐。然而Holm只是大部分地解决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他坦言“有相当数量的诗行,覃剑萍(布麽亲属,主要文本解读者)无法解读,而另外一些解读起来也遇到各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按照他认为最正确的解释进行翻译(Holm, Killing a Buffalo for the Ancestors 58-59)。原本解读始终是贺大卫翻译的短板。

五、结论

根据《矛盾论》原理,文学翻译系统中的矛盾可以分为七大类:导向性矛盾、生产性矛盾、接受性矛盾、本体性矛盾、供需性矛盾、组织性矛盾和语境要素内部矛盾。它们在系统中的地位取决于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目的。虽然,译者不可能全面再现原文,但可以根据具体翻译目标,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借助一定的矛盾转化条件,解决特定的关键问题,在译本功能、可接受性、传播效果等方面达到最佳平衡状态。

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由于翻译动机、目标不同,两组《布洛陀》译者聚焦于不同类型的矛盾和矛盾方面,产出了不同风格和功能的译本,也显示出各自的优势。壮族译者在处理生产性矛盾方面明显优于目的语国家译者,而后者对接受性矛盾和本体性矛盾中的表演性再现矛盾的处理优于前者,民族志式的语境化模式值得借鉴。因此,从《矛盾论》角度看,翻译策略方面,该史诗的表演性再现问题有待民族译者深入研究;翻译模式上,两类译者合作翻译可能更有利于实现翻译的整体和谐。

注释【Notes】

①此划分主要依据著名跨文化交际学者Carley H. Dodd的文化概念和文化模型,详见Carley H. Dodd,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 36-38。

②壮语有六个舒声调,第一调不标调号,其余五个调分别用z, j, x, q, h标记。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Aksoy, Nüzhet Berr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Ideology as an Instrume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Literature.” Meta 3 (2010): 438-455.

Even-Zohar, I. “Polysystem Theory (Revised).” Papers in Culture Research. Jan. 7, 2022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112.4768&rep=rep1&type=pdf>.

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5.

韩家权等(译):《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Han, Jiaquan, et al, trans. The Epic of Baeuqloxgdoh. Nanning: Guang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2.]

Holm, David, trans. Killing a Buffalo for the Ancestors: A Zhuang Cosmological Text from Southwest China. Dekalb: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2003.

---. Recalling Lost Souls: The Baeu Rodo Scriptures, Tai Cosmogonic Texts from Guangxi in Southern China. Bangkok: White Lotus Co., Ltd., 2004.

胡安江:《寒山诗: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Hu, Anjiang. Han Shan’s Poems: The Travel of Texts and the Making of a Canon. Beijing: Tsinghua UP, 2011.]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Routledge, 1992.

陆勇:论《布洛陀经诗》英译版本与翻译策略。《广西民族研究》3(2011):111-115。

[Lu, Yong. “On the English Version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Epic of Baeuqlugdoz.” Guangxi Ethnic Studies 3 (2011): 111-115.]

毛泽东:《矛盾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Mao, Zedong. On Contradiction.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75.]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4th Edi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王宏印、王治国: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藏蒙史诗《格萨尔》的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国翻译》2(2011):17-22。

[Wang, Hongyin and Wang Zhiguo. “An Ageless Song as Collective Memory: The Transl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Tibetan/Mongolian Epic Gesar.”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2 (2011): 17-22.]

魏泓、赵志刚: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系统建构。《外语教学》6(2015):109-113。

[Wei, Hong and Zhao Zhigang. “Chinese Literature Going Global: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System.”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6 (2015): 109-113.]

魏家海: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文化选择。《中国翻译》6(2016):76-81。

[Wei, Jiahai. “The Cultural Choices of Stephen Owen on the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6 (2016): 76-81.]

许钧:论翻译的层次。《中国翻译》5(1987):12-16。

[Xu, Jun. “On the Layers of Translation.”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5 (1987): 12-16.]

——:翻译动机、翻译观念與翻译活动。《外语研究》1(2004):51-55。

[---. “The Motivation, Concept and Activities of Translation.”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1 (2004): 51-55.]

Yang, Hsien-yi and Yang Gladys, tran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Vol.1.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8.

责任编辑:魏家海

猜你喜欢

文学翻译矛盾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神秘的汀娜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翁显良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架桥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