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个粗肋草品种的再生能力比较研究

2021-03-01刘荷慧雯李季吴艳妮官敏华曾宋君吴坤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

刘荷慧雯 李季 吴艳妮 官敏华 曾宋君 吴坤林

摘要 以2个粗肋草品种为材料,探究和比较不同切割方式及植物生長调节剂组合对其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切割方式对粗肋草不定芽的增殖存在显著影响,采用单芽切割方式进行增殖培养时,不定芽的增殖效果最好,此时粗肋草No.1的增殖系数为7.15,粗肋草No.9的增殖系数为5.18。采用单芽切割方式进行增殖,粗肋草No.1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2 mg/L TDZ+1.0 mg/L 2-IP+1.0 mg/L KT,粗肋草No.9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TDZ+1.0 mg/L 2-IP+0 mg/L KT。在同一条件下,不同品种粗肋草的再生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需要针对具体品种进行试验,筛选出其再生的最佳培养条件。

关键词 粗肋草;不定芽增殖;植物生长调节剂;切割方式

中图分类号 S68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1-010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1.027

Abstract We used two varieties of Aglaonema commutatum to figure out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utting methods 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n regeneration capa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ffects of different cutting methods on adventitious bud multiplication were significant. Single bud was the best cutting method for bud multiplication, the multiplication coefficients of A. commutatum No.1 and Aglaonema No.9 were 7.15 and 5.18, respectively. When single bud was used for multiplication, for Aglaonema No.1, the best multiplication medium was MS+3.0 mg/L 6-BA+0.2 mg/L TDZ+1.0 mg/L 2-IP+1.0 mg/L KT, and for Aglaonema No.9 was MS+2.0 mg/L 6-BA+0.1 mg/L TDZ+1.0 mg/L 2-IP+0 mg/L KT. In the respect of regeneration capacity, different varieties of A. commutatum performed differently even with the same cultivation condition. As a result, experiments for specific varieties to filter the best cultivation condition are necessary.

Key words Aglaonema commutatum;Adventitious bud multiplication;Plant growth regulators;Cutting method

粗肋草(Aglaonema spp.)是天南星科(Araceae)粗肋草属多年生常绿观赏植物,分布于印度至马来西亚等地区[1],在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栽培较多。由于其叶形优美、叶色花纹丰富多样、四季常绿,且能耐受低湿和低光照的生长环境,易于栽培[2],广受大众喜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由于粗肋草在我国开花但不结实,所以在生产上几乎不采用种子繁殖,常用分株繁殖或扦插繁殖。这2种繁殖方式容易感染病毒、繁殖系数低[3],且占用空间较大,更适合普通种植户使用[4],而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目前关于粗肋草的离体培养研究,已有外植体消毒、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生根诱导等方面的相关报道。周佐葡[5]将粗肋草“如意”和“烟花”茎段诱导产生的丛生芽切成单株后接种,探究这2种粗肋草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张施君等[6]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6-BA有利于黄金宝玉亮丝草不定芽的增殖。前人关于粗肋草芽增殖培养基的研究比较多,而不同品种在同一培养条件下的再生能力是否一致鲜有报道。该研究以2个品种粗肋草的不定芽为材料,采用不同切割方式和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探究和比较切割方式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其不定芽增殖的影响,明确这2个品种粗肋草的最佳增殖培养条件是否一致,以期为不同品种粗肋草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广东花卉研究中心提供的粗肋草No.1(“如意”粗肋草 Aglaonema commutatum ‘Red valentine)和No.9(“红如意”粗肋草Aglaonema commutatum ‘Redder valentine)的不定芽为材料。

1.2 方法

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6-BA(0、1.0、2.0、3.0 mg/L)、TDZ(0、0.1、0.2、0.3 mg/L)、2-IP(0、1.0、2.0、3.0 mg/L)和KT(0、1.0、2.0、3.0 mg/L)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正交试验,组合出16种培养基见表1。每种培养基均添加30 g/L蔗糖和5.5 g/L琼脂,pH=5.85。

将2个品种粗肋草不定芽分别切割成单芽、双芽,边长为8 mm且表面具有绿色小点的方组织块。将这3种切割后的外植体分别接入16种(M1~M16)增殖培养基中,每瓶接种5个单位,每个处理接种3瓶。

(25.0±0.5)℃、12 h/d光照条件下培养60 d后,观察培养材料形态发生及生长表现,并分别调查统计单芽、双芽和组织块切割方式在16种培养基上产生的不定芽数,计算单芽切割方式和双芽切割方式的增殖系数。

增殖系数= 每个外植体增殖后不定芽数/每个外植体初始不定芽数

1.3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1对数据汇总,并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进行方差分析及建立一般线性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切割方式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由表2可知,3种切割方式对粗肋草不定芽增殖有显著影响。粗肋草No.1采用单芽接种时,增殖效果最好,每个外植体可以产生7.15个芽;粗肋草No.9采用单芽接种时,每个外植体产生的不定芽数最少,但其增殖系数可达5.18;采用组织块繁殖时,每个外植体可产生7.16个芽,但新生的芽细小,生长势较差。

采用单芽方式进行培养时,2个品种的增殖系数均较双芽方式的高,此时粗肋草No.1的增殖系数可达7.15,粗肋草No.9的增殖系数也达5.18,且增殖出的不定芽粗壮,生长势良好。由于组织块的外植体没有成型的不定芽,难以统计芽块的初始芽数,所以无法计算其最终的增殖系数。但图1显示,组织块外植体在增殖培养过程中死亡率和褐化率较高,且发生的芽细小,长势较差,所需的形态建成周期较长,所以该切割方式在其组培苗工厂化生产中效率很低,实用性差。综合考虑,2个品种的粗肋草均采用单芽方式进行不定芽增殖培养,可以得到较好的增殖效果。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在以上已得出的“2个品种粗肋草单芽切割方式的增殖效果最好”结论基础上,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增殖影响的研究中,采用单芽切割方式培养,探究和比较最适合单芽切割方式的增殖培养基。

表3中16种培养基上不定芽增殖系数的多重比较显示,以单芽方式进行增殖培养时,添加不同浓度组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增殖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最适合单芽切割方式的增殖培养基,2个品种间也表现出差异。单芽方式切割的粗肋草No.1不定芽在M3、M7、M8、M10、M11、M12、M14、M15和M16培养基上增殖时(图2),均能取得较好的增殖效果;单芽方式切割的粗肋草No.9不定芽在M10、M11、M15和M16培养基上增殖时(图3),增殖系数较高。

由表3可知,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芽方式切割的粗肋草No.1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程度依次是TDZ>6-BA>KT>2-IP,对单芽方式切割的粗肋草No.9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程度依次为TDZ>2-IP>6-BA>KT。由k可得,粗肋草No.1单芽方式增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佳水平组合为A4B3C2D2,即3.0 mg/L 6-BA+0.2 mg/L TDZ+1.0 mg/L 2-IP+1.0 mg/L KT;粗肋草No.9单芽方式增殖的最佳水平组合为A3B2C2D1,即2.0 mg/L 6-BA+0.1 mg/L TDZ+1.0 mg/L 2-IP+0 mg/L KT。

3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以2个品种粗肋草的不定芽为外植体,采用单芽、双芽、组织块3种切割方式,在正交试验设计的16种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结果表明:在该试验范围内,将不定芽切割成单芽进行增殖时,增殖效果最好,粗肋草No.1的增殖系数可达7.15,粗肋草No.9的增殖系数可达5.18;粗肋草No.1的最优增殖培养基组合为MS+3.0 mg/L 6-BA+0.2 mg/L TDZ+1.0 mg/L 2-IP+1.0 mg/L KT;粗肋草No.9的最优增殖培养基组合为MS+2.0 mg/L 6-BA+0.1 mg/L TDZ+1.0 mg/L 2-IP+0 mg/L KT。说明不同品种粗肋草在同一条件下其再生能力表现明显差异,在进行不同品种粗肋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时需要针对具体品种试验筛选出其再生最佳的培养条件。

在已发表的文章中,关于切割方式对粗肋草芽增殖影响的研究较少。该研究探讨的3种切割方式对增殖系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技术指导,应用到大规模的粗肋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益。在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影响时,该研究证实了适当高浓度的6-BA有利于不定芽的增殖,这与刘俊仙等[7-8]的研究结果类似。在已有的粗肋草不定芽增殖的文献中,大多数作者都采用了添加6-BA和NAA组合的培养基[9-10],关于TDZ对粗肋草不定芽增殖的影响鲜有报道。TDZ具有很强的细胞分裂素活性,极差分析显示,TDZ在2个品种粗肋草不定芽增殖中,影响权重都是最大,相关性最强。石兰英等[11]研究表明,低浓度的TDZ能显著提高石斛兰(Dendrobium)、卡特兰(Cattleya hybrida)、 绿巨人(Spathiphyllum pallas)和火鹤(Anthurium andraeanum),该研究中“TDZ影响权重最大”的结论为日后不同品种粗肋草不定芽最佳增殖培养基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13卷 第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HENNY R J,CHEN J,MELLICH T A,et al.‘Moonlight Bay Aglaonema[J].HortScience,2008,43(5):1598-1599.

[3]HENNY R J.Aglaonema breeding-past,present and future[J].Proc Fla State Hort Soc,1983,96(1):140-141.

[4]葉一枝,曾瑞招,吴金灵,等.粗肋草扦插繁殖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9):131-132.

[5]周佐葡.彩叶粗肋草离体培养及影响叶色因子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8.

[6]张施君,江如蓝,周厚高.黄金宝玉亮丝草的离体快速繁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39-40.

[7]刘俊仙,熊发前,龙明华,等.银后粗肋草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J].热带作物学报,2016,37(2):331-337.

[8]高小坤.红吉利粗肋草组培技术初报[J].福建林业科技,2018,45(3):64-68.

[9]刘俊仙.粗肋草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0.

[10]吴子平.粗肋草(Aglaonema spp)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6):23-25.

[11]石兰英,田新民.TDZ在4种观赏花卉芽增殖中的应用[J].南方园艺,2015,26(4):15-17.

猜你喜欢

植物生长调节剂
马铃薯喷施爱密廷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小结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种植上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