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治疗研究

2021-02-26薛德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风湿甲氨蝶呤

薛德楼

(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山西 孝义)

0 引言

临床对于风湿免疫疾病并发血小板减少的治疗,通常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本文探究分析临床治疗风湿免疫疾病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方法及其应用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的63例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诊的风湿免疫疾病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所选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3例,女性患者为30例;年龄均为29-71岁,平均年龄为(46.03±3.47)岁。所选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无统计差异,即P>0.05。

1.2 方法

临床针对所选63例患者视病情严重程度予其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分析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

研究患者病例资料,比对不同种类风湿免疫病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案:一是对所选63例患者血小板减少情况进行分析。63例患者血小板减少情况为,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2例,占比为3.17%,余下的61例患者均为中轻度血小板减少,占比为96.83%;二是分析患者临床症状。由于患者的血小板结构受到其GPⅢa、GPⅡb、TROR等抗体的破坏,且患者的B细胞活化反应受到BAFF细胞因子的阻滞,由此导致患者血小板减少明显,且临床表现出不同水平的出血;三是临床治疗方法。①所选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所用剂量需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定,若患者为中轻度血小板减少,则给予其常规剂量治疗,若患者需长期依赖激素治疗,则在治疗期间可适量增加甲氨蝶呤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为重度血小板减少,则需采用甲基泼尼松龙进行冲击治疗,同时需再予患者行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②临床可据患者治疗效果,对其所用药物及用量进行调整,若患者出血情况缓解不明显,则需在患者睡前,让其以温水服用20mg/次来氟米特,以确保止血效果提高[1-3]。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所选63例患者临床病症情况。

(2)观察分析所选63例患者临床风湿免疫病合并血小板减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观察指标数据均通过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分析所选63例患者临床病症及治疗情况

经回顾性分析,所选63例患者中,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占比最高,即42.86%(27/63),其次为干燥综合征占比为41.27%(26/63),类风湿关节炎占比为9.52%(6/63),其它疾病,如血管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占比为6.35%(4/63)。而63例患者血小板减少情况为,重度患者2例,即占比为3.17%,余下的61例均为中轻度,即占比为96.83%。见表1。

表1 所选63例患者临床风湿免疫病合并血小板减少临床情况

2.2 观察分析所选63例患者临床风湿免疫病合并血小板减少临床情况

所选患者经相应的常规激素、甲基泼尼松龙、甲氨蝶呤及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对症治疗后,其病情均出现明显好转,且治疗期间未见患者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而轻微反应均属于正常范围之内。

3 讨论

以上分析可知,风湿免疫疾病主要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类型,该病症主要是因环境潮湿等外部因素所致,直接影响着患者生命健康安全[4,5]。血小板减少作为风湿免疫病患者临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主要有继发性与特发性两种类型,而风湿免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则属于继发性并发症,患者病情受其风湿类型不同影响,其出血情况以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6,7]。

本次探究分析结果表明,各类风湿免疫病中,发病率最高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其次为干燥综合征,且两类病症中,并发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也是最多的。通常情况下,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均属于轻中度水平,但若患者为重型干燥综合征,一旦其病情加重,则转化为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极大,当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则将致患者出血,但临床显示,血小板减少程度与出血程度并无显著关联。通常情况下,患者发病后,即会出现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水平降低等情况。因此,临床主要是通过免疫抑制剂以及常规激素等药物治疗血小板减少。常用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但这类药物多存在细胞毒性反应。而本次探究中在采用常规激素治疗的同时,再配合丙种球蛋白、甲氨蝶呤等药物进行治疗,这样不仅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而且治疗期间的严重不良反应不会产生,即使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也被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8]。

本次分析结果提示,即[9,10]:一是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水平相对较差,因此影响临床获得良好疗效。而本次探究中,对于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在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基础上,再增加甲泼尼龙进行冲击治疗,或者通过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二是来氟米特片可有效抑制络氨酸激酶活性,因此,使用该药物可提高患者血小板水平,起到有效的临床止血效果;分析同时显示,该药物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活性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诱导淋巴细胞逐渐凋亡。但治疗期需要注意,恢复患者血小板计数至常规水平,是确保治疗目的实现的根本所在。三是激素药物是治疗并发血小板减少的常用药物,若使用后临床疗效不佳,则需再配合使用环磷酰胺以及甲氨蝶呤等药物;若为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则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药物或者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如临床疗效不佳,则需再辅助口服来氟米特药物治疗,以快速改善止血效果,促进患者血小板水平提高。

综上所述,经对所选63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病率最高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次为干燥综合征患者;针对风湿免疫疾病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予相应药物治疗后,所选患者病情均出现明显好转,由此可见,予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治疗时,需以血小板减少水平为依据,视患者病情调整用药,以缓解患者出血情况,促进其血小板水平改善[11,12]。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风湿甲氨蝶呤
全科住院医师在风湿免疫科轮转时带教模式的探讨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风湿免疫病住院患者的抑郁与自杀风险分析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