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1-02-23刘青咸维清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9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刘青 咸维清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到了各阶段的教育和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加以有效运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科学学科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科学学科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分析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并提出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实验;有效运用;策略

信息技术是基于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直观性强、运用灵活的特点。加强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运用策略的研究,将有助于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科学实验教学质量。

1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动力形成的基础。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能够发挥信息技术在视频、音频等方面的优势,对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加以刺激,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制作笔筒》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出实验教学的情境。教师利用课前准备阶段录制了日常生活中的视频,在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房间的桌子上,抽屉里以及房间的角落里随处可见各种笔,教师可以结合视频中呈现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将房间里的笔收拾得整整齐齐,能够方便使用呢?”,学生在多媒体构建的直观情境中展开思考。教师可以乘机导入科学实验教学的主题,“用废旧材料制作笔筒”。

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了科学实验教学导入阶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到视频展示的情境中,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加以思考,产生“制作笔筒”的欲望。

1.2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丰富学生科学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思考,还要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升手、眼、脑的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3有助于提高科学学科教学水平

在以往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通常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讲解,融入自己的亲身示范,才能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而且,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具有不可逆性,尤其是学生观察教师演示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精神溜号,就很可能会错过关键环节,造成学生对实验过程理解缺失,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错。而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加以辅助,能够让演示过程更具可操控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慢放、回放或暂停,将个性化讲解穿插在视频演示过程中,增进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从而促进科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

2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模式

2.1演示型教学模式

演示型教学模式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演示型教学模式是借助于多媒体等设备,对演示视頻进行播放,利用直观化和形象化的展示方式取代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讲解。演示型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实验过程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高的科学实验。

2.2指导型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通常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过程,让学生搞清楚实验中的关键环节,掌握了实践要领才能让学生付诸于实践。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前指导。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虚拟实验或教师的演示实验呈现出来,然后对实验过程加以讲解,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理解掌握实验的具体步骤,从而,确保科学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3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3.1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预习阶段的应用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小学科学实验的难度逐渐增大。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需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了解实验过程中用到哪些仪器和工具,掌握实验仪器、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这样才能让实验教学更加高效。因此,学生需要在科学实验前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前预习,能够形成直观化的展示效果,学生在课前做好了实验的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将会缩短在实验过程中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记录更加快捷,准确,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3.2信息技术在科学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具有实验性的特点的自然学科,在科学教学中,教师经常需要运用演示实验进行课程的导入,让学生通过对教师演示实验过程的观察,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从而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教学活动中。

在以往的课前演示实验导入环节中,教师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材料准备。例如:在《液体的热胀冷缩》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准备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演示实验的筹备阶段占用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而影响到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试压在教学前准备阶段完成,加工演示实验录制成视频,然后在教学中进行播放。

这种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出来的演示过程能够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上的刺激,与教师的亲手实验具有同样的直观效果。

3.3信息技术在过程性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项目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实验的结果。比如:在《新的生命》课程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种植播种、萌发的工程,而这样的过程需要经历几天时间。教师可以利用Flash软件制作出具有动画效果的模拟型实验课件,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从而增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将信息技术与科学实验教学相融合,能够让实验教学变得更加灵活,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更加浓厚。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具有充分认识,掌握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基本模式,丰富信息技术的运用手段,从而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薛玲娟. 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小学科学:教师, 2019(12):1.

[2]黎淑仪, 郭惠群.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应用[J].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9, 035(002):79-81.

[3]吴健. 信息技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 小学科学:教师, 2019(9):2.

作者简介:刘青(1980.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临沂市,学历:本科,职称: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我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小小科学实验
为革命搞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