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微探

2021-02-21许健

考试周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开放比较

摘 要: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践行金字塔学习理论,基于发展性评价理论,巧列“比较题组模块”区分概念,探寻“变式题组模块”优化学法,精选“错误题组模块”辨析归因,妙设“开放题组模块”追问深思,点燃高阶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提升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比较;变式;错误;开放;题组模块;高阶思维;复习增效

每到复习阶段,教师大搞题海战术,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让学生苦不堪言,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在复习阶段,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说教式,引导学生变换传统的复习形式,设计有效的题组练习,重建认知结构,激活深度思维,让数学复习课不再枯燥。

一、 充分让学:小数“题组模块”总复习的基本策略

(一)巧列“比较题组模块”区分概念,弄清数量关系

在教学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学生对分率和具体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时,极易产生知识点混淆的情况。出于这种考虑,在复习此类分数应用题时,我尝试充分让学,变教师包办设计,改为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比学,找出平时练习中的易错题,评出最有价值的“比较题组模块”进行复习:

(1)有一袋面粉重34千克,用去13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2)有一袋面粉重34千克,用去13,还剩下多少千克?

(3)有一袋面粉重34千克,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又用去剩下的13,还剩下多少千克?

这组题表面上差不多,但是在解题方法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学生不易分辨,需要认真审题,正确区分概念,分析清楚条件和数量关系。

【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上述三道题)

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在解决这几道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1:第(1)题中“13千克”是具体的数量,可以直接用原来这袋面粉的重量减去已经用去的重量就行了,列式为:34-13=512(千克)。

生2:第(2)题中“13”,看起来只是比第(1)题少了一个质量单位,但是却完全不同,在这道题中,“13”是一个分率,不是具体的数量,因此应先算出“13”所对应的具体的千克数,然后再相减,可以这样列式:34×13=14(千克),34-14=12(千克)。

生3:第(3)题应该在第(2)题的基础上进行解答,第2个“13”同样也是一个分率,只不过此时的单位“1”已经变成了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面粉的重量,因此,应该在(2)题的基础上再进行计算。列式应该是:34×13=14(千克),34-14=12(千克),12×13=16(千克),12-16=13(千克)。

师:是的,解决这组问题,我们一定要首先弄清“具体数量”与“分率”之间的关系后,才可以列式计算。

上述案例,教师巧妙地引入“比较性题组模块”进行比较练习,使得学生更深入、透彻地掌握了分数应用题中常见的有关“具体数量”与“分率”的题型特点,引发“分析”这一高阶思维活动,提升了学生高阶思维的“问题求解能力”。

(二)探寻“变式题组模块”优化学法,提升建模能力

在复习分数除法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平时的练习题中挑选出了这样的一题,并尝试加工改编出若干“变式题组模块”。

基本题:23与45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变式题:23与45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这是咱们平时练习中出现的一题(课件出示“基本题”)。谁来讲讲你的想法?

生甲:这题应该分别求23与45的和以及它们俩的差,再用和去除以差就行了。

师:那这道题呢?(课件出示“变式题”)

生乙:这题就是把刚才最后一步反过来就行了,用这两个数的差去除以它们的和。

(老师没有立刻做出回应,课堂上沉寂了有10秒钟……看老师一致没说话,学生中逐渐有了一些声音……)

生丙:不对,这道题中是“除”,不是“除以”。

生丁:对!应该和上面那道题列式是一样的,“差除和”就是用和去除以差。

师:是的,同学们,咱们要看清物体和条件,抓住关键条件来理解题意。

上述案例,教师引导学生改编出“变式题组模块”,突破了原先单一的学习材料容易使学生陷入思维定式的怪圈,而“变式性题组模块”的练习可以使学生转变问题思考的角度,走向分析比较、决策选优的高阶思维,更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精选“错误题组模块”辨析归因,拉动批判思维

复习稍复杂分数应用题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出自己的常见错题,形成“错误题组模块”如下:

(1)一根钢条长58米,用去14,还剩多少米?

(2)一根钢条长58米,用去一些后还剩14,还剩多少米?

【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上述两道题)

师:这两题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谁来说一说。

生A:总米数×剩下的分率=剩下的米数。

师:根据数量关系式,应该如何列式?

生B:第(1)題应该是58×1-14,

(略作思考)第(2)题也是这样列式。

师:这两道题目中的“1-14”表示的都是剩下的分率吗?

生B:(略有迟疑,吞吞吐吐)应该……是的吧?

生C:第(2)小题不对,这里的14就是剩下的分率,不应该用“单位1”去减“单位1”的14了,正确的列式应该是58×14。

师:(满意地点了点头)你说得真棒!那如果58×1-14是一个正确的算式,应当怎样改变第(2)道题题目的条件呢?

生D:把“一些后还剩”这些字去掉,就可以了。

生E:也可以把“还剩多少米?”换成“用去多少米?”

……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会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和分率,以及分率所对应的量就可以了。

確实,这道题学生如果就按照第(1)题的解决方法来解答第(2)题,势必也会跟着错,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首先加强正面引导,引导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然后再带着学生通过观察和审题、比较,渗透批判性思维,正确地去理解题目中给出的已有条件。学生很快就发现并改正了错误。这一导学细节,教师顺着孩子们的思路,将错就错,让学生根据反向改编例题条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的能力。

二、 深度引思:小数六年级“题组模块”总复习的理论收获

(一)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用“脚手架”题组模块点燃高阶思维的火花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状态可以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目前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一种是潜在的可能达到的水平,但要借助成人的帮助,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思维有待于从低阶走向高阶。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还只停留在就教材讲教材,复习就是枯燥、低效的题海战术,学生必定无法从在最近发展区向潜在可能达到的水平去进步。因此,教师应当借助“题组模块”为“脚手架”才能促使学生从“已经达到”的“现实性低阶思维水平”向“期望达到”的“可能性高阶思维水平”迅速推进,提高学习效率。

(二)基于金字塔学习理论,用“小先生”翻转课堂点燃高阶思维的火花

美国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将学习方式根据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从低到高分为7种,构成金字塔型。被动学习留存率都不足40%,而主动学习的留存率甚至可以达到90%。由此可见,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也大为不同。“人人都可以当小先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归纳、类比多样化“题组模块”,学生转学为教,引导学生在当小先生中深度思考怎样讲算理或解题思路,让听的伙伴理解掌握,这就由“低阶思维”升华为“高阶思维”层面了。

(三)基于发展性评价理论,用“新媒介”微信评议点燃高阶思维的火花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学评价的主体要应当更加多元化。换句话说,教学评价不但要有师对生的评价,还应有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当然,也还可以再补充社会和家长的评价。随着新媒介微信的使用越发广泛,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发布学生提炼出的多样化题组模块复习,研究互动答题与多样化评价,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朝着更广、更深发展,进一步点燃学生高阶思维的火花。

总之,题组模块是复习课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之一。在今后的复习课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沟通数学前后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精心尝试自主设计题组模块,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创新、问题求解、决策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求真务实地点燃学生的高阶思维的火花,提高数学复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谈静.小学数学变式教学的创新之道[J].小学教学参考,2019(20):76.

[2]吴江伟.题组教学,使题尽其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9(5):87.

[3]顾亚龙.题组模块:给数学课堂以生长的力量[J].小学数学教师,2019(1):34-40.

[4]王万平.“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探究[J].甘肃教育,2018(21):57.

[5]许卫兵.以思维为核心的数学素养导向:基于课堂教学的视角[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1):12-15.

作者简介:

许健,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南师附中树人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开放比较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