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儿童立场,设计开发数学课程

2021-02-21孙妙珺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儿童立场课程资源

孙妙珺

【摘 要】本文从“盘活多种资源开发课程、站在儿童立场设计课程、亲身实践体验实施课程”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依托学校特色课程基地资源开展数学学科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课程资源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 儿童立场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拥有“少年农学院”这一校本特色课程实践基地,在“少年农学院”里有“二十四节气壁画、方桌田、大棚种植基地、农展馆、组培室”等活动基地。我们全力推进课程基地建设,不断探索少年农学院课程基地资源的打开方式,敞亮了课程建设的视界,运用整合原则,把握课程建设“心中有课”之精髓和“课程育人”之旨归,重构数学综合学习空间,丰富少年农学院课程基地的打开方式,使少年农学院课程基地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丰厚土壤,成为学生进行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学习的鲜活资源。

一、盘活多种资源开发课程

“小荷微农场”是孩子们在校园里最喜欢去的地方,他们在方桌田里种植了大蒜、韭菜、香菜、萝卜等蔬菜,利用班队课、社团、午间活动等时间段热情高涨地进行蔬菜的种植管理。笔者常常带着一年级学生到“小荷微农场”散步,进行田间管理,看着他们在方桌田里活泼的身影,笔者开始思考:数学课能利用农学院做些什么呢?经过反复思考,笔者设计了一节“我们认识的数”综合与实践课,希望借助少年农学院这一活动基地,帮助一年级的孩子进一步掌握数数方法,能正確数出100以内的数,会选择有用的条件创编并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观察、记录、汇报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笔者首先通过数数复习100以内的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管是1个1个数,还是2个2个、5个5个数,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个物体对应一个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接着通过猜一猜、数一数一把蚕豆、一把花生米、一把黄豆的粒数,使学生理解抓的物体越大,一把的数量就越小,抓的物体越小,一把的数量就越大,培养学生数感。最后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到农学院中数一数农学院里的树木、菜地、壁画等,实地进行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细心的习惯和严谨的态度。

课上完了,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学生们非常投入。回顾活动的过程,笔者深有体会:

活用生活资源。“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尤其是数学。”因此,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以丰富课堂教学,并使之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发生良性互动,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二者的畅通、互补与融合。在第一个“数一数、猜一猜”环节,我利用学生们比较熟悉的蚕豆、花生米、黄豆展开教学,通过数一数一把蚕豆的粒数、猜一猜花生米的粒数、比一比猜的粒数和数出的粒数等活动,放手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结合具体事物有针对性地估计,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用好家长资源。家长资源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被引入学校教育,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成功的育儿经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学校有效教育资源的来源之一。“每一位家长都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到农学院里分小组活动,纪律不像在教室里那样容易控制,怎么办?我想到我们的家长,我把班级里47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邀请了5位家长来校帮助我一起指导。家长们报名非常踊跃,他们提前到农学院里“踩点”,把一些难分辨的作物梳理清楚,对要数的每种物品的数量都做到心中有数。活动时,家长志愿者带领孩子有序开展活动,一切都井井有条。用好家长资源,不仅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课堂学习的机会,还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让我们的课程实施更有生命力。

二、站在儿童立场设计课程

我们根据现象教学理论,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和方法,打破学科壁垒,融通学科界限,站在儿童立场,找寻“少年农学院”课程中与之相关联的且有助于提升数学学科素养的内容,设计“主题式”数学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知识的能力。

“藕塘”之所以称为“藕塘”,是因在明朝时期有一大塘,塘内种植很多莲藕而得名。近阶段学校正好开展“荷文化”系列主题学习活动,怎样把“荷文化”与数学结合起来呢?笔者借助“种子的发芽率”这一知识点,设计了《清塘引水下藕根,我们齐来种莲花》这一“荷文化”主题学习活动,希望学生们在处理种子、浸种催芽、分盆定植等活动中经历养殖碗莲全过程,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遇事主动思考、主动寻求解决方法等主动学习的能力;能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计算方法,发展解决生产、生活中求百分率问题的能力,积累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学习活动的经验;在养殖碗莲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之美,体会到劳动的辛劳。

课始,笔者从“千年古莲种子发芽开花”这一奇事导入,带领学生一起开展“我们一起种莲花”主题探究活动。“种子处理”环节中,师生共同学习莲子破口的方法,并尝试实践操作,为自己的碗莲种子破口。实验环节,教师让学生用30~40颗碗莲种子进行发芽实验,每天记录发芽的种子数,14天后计算发芽率。汇报环节,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实验成果,在两周后进行实验成果展示。

笔者和学生一起经历了碗莲种子的处理、种植、养护过程,经过两个多月的等待,欣赏到了亭亭的莲花,这是一个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的过程:有的学生在给莲子破口时,一下子就“杀死”了十多颗莲子,心疼得直掉泪;有的学生辛辛苦苦“伺候”的19颗碗莲发芽了,却因为塘泥没有处理好,移栽后碗莲一颗悄悄“死亡”,她千方百计查找资料,小心翼翼呵护剩下的一颗“独苗”,终于等来了碗莲开花的美好时刻;有的学生30颗种子发芽了27颗,自己留了10颗种了5盆,其他的莲子分给隔壁班的同学,每天他都和同学一起分享养护心得,最终,他种的碗莲发芽率最高,开花率也最高……种植莲花的过程中,学生们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运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分析原因,通过多种途径主动解决问题,上网搜索资料,了解让莲子发芽的妙招,用文字、照片记录发芽的过程,用PPT汇报实验的成果……他们主动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在种莲的过程中体验爱与责任、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甘甜。

三、亲身实践体验实施课程

在“少年农学院”里每个班级都有一块方桌田,围绕方桌田的蔬菜种植,我们开展了数学学科实践研究活动。

学生结合时令选择合适的蔬菜,比如有的班选择种植茄子,有的种植菜椒,有的把方桌田分割成几块分别种上不同的蔬菜……通过上网搜索、询问有经验的农民等途径了解科学种植蔬菜的方法,特别是研究每种蔬菜种植的行距、株距以及怎样的栽法更科学合理,通过实地测量方桌田的长和宽,算出所需购买的秧苗棵数,再实地栽种,进行田间管理。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又利用比例的知识合理配比肥料,进行施肥。研究小组还通过绘制折线统计图等方式记录蔬菜的生长情况,对同一种蔬菜在不同方桌田中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长势不好的原因,请教农民伯伯进行处理。蔬菜收获后,学生们深入市场调查蔬菜的价格,设计宣传海报,确定自己种植的蔬菜的零售价,利用放学时间在校门口售卖,并且对盈利部分设计了分配方案,包括购买书籍送到连云港结对学校、为学校“红十字”基金会捐款、购买毕业礼物等。

整个实践研究活动贯穿了一学期,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先期制定了“蔬菜的种植研究”项目规划书,实践过程中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学生在研究蔬菜的种植过程中亲身实践,用数据说话,和生活对话,综合运用了四则混合运算、比和比例、统计等多种数学知识;在调查访问、海报设计等过程中培养了沟通、合作、创新、审美等素养;实践研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与科学,把握知识与生活的衔接,沟通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我们依托学校“少年农学院”这一校本特色课程资源,秉持儿童立场、地域特色,开发数学课程,开展跨学科综合学习,让儿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活”的数学,与生活对话、与数学对话,在实践探究中体验数学,享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宫玫.巧用资源 增效课堂——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8(30).

[2]王小存.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8).

猜你喜欢

儿童立场课程资源
数学规定:儿童视角下数学文化的关照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让“手中的画”更美
儿童立场——英语活动课应从这里出发
站稳立场,让课堂成为“主阵地”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走进“童画世界”:触摸美术教育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