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哲学》对新时代党校教育的启示

2021-02-18杨永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党校教育启示新时代

摘要:《大众哲学》是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艾思奇成功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重要著作。在艾思奇诞辰110周年之际,深入学习《大众哲学》对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阐述,深刻思考其对新时代党校教育具有重要性意义。《大众哲学》对哲学的党派性认识,启示党校教育的根本原则就是坚持党校姓党;《大众哲学》对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剖析,启示党校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坚持实事求是;《大众哲学》对获得正确认识前提的论证,启示党校教育的任务根植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大众哲学;党校教育;新时代;启示

艾思奇是20世纪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所著《大众哲学》是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成功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重要著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大众哲学》因其以大众化、通俗化的形式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更多没有哲学基础的普通群众所理解,让广大读者深深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世界中的真理魅力。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期间专程前往腾冲艾思奇纪念馆详细了解了艾思奇为党的理论宣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作出的积极贡献,并强调“艾思奇同志是党的优秀理论家和杰出理论工作者,他倡导的思想和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精神,要继续发扬光大,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进寻常百姓家’”。 党校教育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宣传者,必须深入学习《大众哲学》对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阐述,深刻思考其对新时代党校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导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校教育的思想引領、理论建设等功能,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大众哲学》对哲学的党派性认识,启示党校教育的根本原则就是坚持党校姓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两大营垒的形成是因其处在根本对立的社会地位形成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即唯心论和唯物论这两种也只有这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因此“哲学思想是有阶级性的” 。无产阶级在受到共产党思想、政策影响和领导过程中不断觉悟起来并团结力量,反抗压迫,最终将敌人打败取得革命胜利就是革命阶级的世界观,是进步的唯物论世界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论为自己的世界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形成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严格建立在辩证法唯物论基础上的,所以“革命阶级必须坚持唯物论,这就是哲学的党派性” 。“哲学是党性的科学” ,中国共产党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具有共产党党性的科学。

党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发挥干部教育、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只有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时代党校教育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坚持党校姓党,明确标杆站位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和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经历困难和挫折时都能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从弱小到强大的全过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有机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党校是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从1924年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党校中共安源地委党校开始,到1933年中央党校的前身在江西瑞金成立定名为马克思主义学校,党校从一开始成立就和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理想信念紧密联系,党校的血脉里已深深的浸润着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党校阵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姓党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因此,新时代坚持党校姓党关键是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标杆站位明确的坚持党校姓党。

(二)坚持党校姓党,明确目标责任

坚持党校姓党,明确党校教育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一文中写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党校不等同于高校,也不等同于科研机构 ,党校是党的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阵地,党校教育的目标是引导领导干部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分析问题指导实践;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懂弄通做实,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

坚持党校姓党,明确党校教师责任。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 。党校教师最基本的使命与担当是做到自觉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职责,热爱党校,珍惜荣誉,在自身党性锻炼上更要严格,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随着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发展,党校教育培训对象的素质呈现全面提高的趋势,对党校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党校教师要增强“四个意识”,堅定“四个自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把握好理论精髓,加强党性修养,紧跟时代学科前沿,注重理论和实际研究,不断提升执教能力。

二、《大众哲学》对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剖析,启示党校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坚持实事求是

《大众哲学》中艾思奇对鸡蛋变鸡过程中事物变化发展外部力量的重要作用和内部本身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分析对比,得出“事物的自己运动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是事物自己运动发展规律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本要求的原则,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而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物,详细地占有资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党校教育工作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特别是教学内容上要强化问题导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艺术上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实现语言大众化,通俗化。

(一)坚持实事求是,教学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党校教师职责担当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俗话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党校教师既是老师又是理论工作者,要有“一桶水”就要对理论和时事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分析,“首先不要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把所要研究的东西看做一成不变的东西,要按照辩证法的方法,把所要研究的东西看做时时刻刻在变化发展的东西,也就是要研究的它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第二,要研究它所有会变化的原因......这些原因都应该从事物本身内部及周围的各种联系当中去找。” 这样才能将理论研究透彻,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家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知识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家,党和人民希望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能够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予科学的理论说明,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真正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要坚持学习和运用,但绝不能脱离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抄照搬”。因此,党校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对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当地的实际有系统的认识、了解和研究,每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农村、社区、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进行调研,了解社情民意,了解一线的所期所盼,总结一线的鲜活经验,不断丰富授课素材,不断提升解疑释惑的针对性,有的放矢的解答学员的思想困惑。

党校教师引导学员在工作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要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引导学员,学而用、学而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新时代党校的学员是高学历、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员领导干部,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当的理论水平,到党校学习是为了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强化党性锻炼,坚定“四个自信”,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在现实中有的党员和干部还存在一些违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比如,有的一切从本本出发,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有的说假话、大话、空话,甚至弄虚造假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通过党校教师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引导学员学会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分析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树立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全面增强工作本领。

(二)坚持实事求是,教学理念做到用学术讲政治

中央党校在2017年初明确提出“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要求,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2018-202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强调“着力提高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水平”,“用学术讲政治”创新了党校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它就是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政策及国家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利用学术进行阐释并作出理论分析。其目的是“讲政治”,根本方法是“用学术讲”,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用学术对学员在有关方面想错的问题,没想到的问题,想到了也想对了但说不清楚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学理阐释,将政治问题讲到位讲明白讲透彻,学员才会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深悟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用学术讲政治”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是基本立场。当人们对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知识习惯用“天晓得”的不可知论来搪塞和解释个人能力的有限性。作为党校教师对事物的认识不单只有感性认识还应该进一步有理性认识,通过获得事物规律知识的正确认识,在教学中将客观事实材料充分的印在脑子里,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自己“知其然”讲出“所以然”。

(三)坚持实事求是,教学艺术实现大众化、通俗化

《大众哲学》用大众化的语言艺术解决了普通人对哲学知识的饥荒,它的力量在于大众化的力量。新时代,我们依然要传承好《大众哲学》的精神,在党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把高深的理论用通俗的词句进行阐释”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手段,探索有效的思想传递、意义表达和话语链接方式,让党的思想理论在党校课堂上扎根人心。

一要突出传递内容的“真善美”。党校课堂的理论宣讲不能是“泛理论”“纯说教”的代名词,应该是大众期盼的“真善美”,用真话揭示事物本质,用身边的实事阐释理论的深度。用善言呼吁学员积累高尚的品德,提升理论的广度。用美境让学员得到心灵享受和精神陶冶,放飞理论的高度。把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段段感人的故事糅合在思想理论中,让思想理论贴近生活,直击人心。

二要突出表达方式的“时代特色”。党校课堂是阐释党的理论和沟通党群关系的重要阵地,理论宣讲既讲求内在的精神积聚,又讲求真切的情感表达。十九大之前的五年,中国社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这些带来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使命担当、新的时代要求,必然产生新理论新思想,所以十九大报告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必然。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需要承上启下,纵横剖析,既要有时代特色,能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新概念、新论断、新目标、新要求介绍给党员领导干部和群众,又要客观平实的考虑到党员和群众的所思、所想及所愿,以理喻人、以情感人,以正能量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向上。

三、《大众哲学》对获得正确认识前提的论证,启示党校教育的任务根植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大众哲学》提出获得正确的认识,就要能站在广大工农人民的利益上看问题的观点中阐述到“希望自己能够充分正确地认识一切事物,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必须依照无产阶级及广大革命人民的利益来考虑自己的立场,就是要努力使自己能够全心全意忠实于人民的利益,要决心以你的全部工作、全部能力,用到广大人民的解放事业上,而为了这个目的,不惜牺牲一切,简单点说,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立场” 。党校教师既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理论工作者,不论从理论研究到理论宣讲整个教育任务都要根植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信并努力做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

(一)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衣食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和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是人民群众作为革命斗争的主力军通过自觉的革命斗争,成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党校在进行理论宣讲和理论研究特别是党史教育中要把握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抗日战争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壮大,使敌后战场转为抗日主战场,人民群众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共产党只有60万人,国民党有80万人,但共产党背后有500万老百姓的支持,它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就是有了人民的选择和支持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人民军队在探索和挫折中奋勇前进,努力干事,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稳步前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充分发挥首创精神,激发创造伟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依据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的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中步入新时代。因此认清人民创造历史、发展历史,在讲授中将理论和实际充分结合,研究透、宣传好人民群众在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坚信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力军依然是人民群众。

(二)坚持理论与群众结合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第四版代序中说到“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自始至终,就没有想到要它走到大学校的课堂里去。......我只希望这本书在都市街头、在店铺内、在乡村里,给那失学者们解一解知识的饥荒......因为它不是装潢美丽的西点,只是一块干烧的大饼” 。艾思奇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大众哲学》之所以在内容和形式上易于被人民群众接受,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艾思奇一直关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在工作生活中密切关注时代信息,寻找和利用各种机会到工人、农民中间去开展调查,所以他的文章都是时代实际的反映。理论来源于群众最终是为群众服务的。理论工作者如果不关注现实,不体验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情感历程,只是躲在象牙塔无病呻吟,其理论则会束之高阁,个人则会被时代所抛弃。

党校教育不仅培训高学历的领导干部,还培训基层干部党员,在对基层干部党员培训中更要注意坚持理论与群众结合。国家政策、党的理论以及社会发展形势等等在普通人看来是晦涩的,难以理解的,这就需要作为“党的理论传话筒”的党校在做理论研究工作时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理论要深入基层,放低姿态,学会换位思考,做好调研,清楚基层党员群众需要什么、困惑什么。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具有重大意义,发挥党校优势,让党员群众深刻理解全会精神至关重要,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其中“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十四五”时期一项重要任务,如何理解“推行健康老龄化”就要从身边的事例说起,从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公共健身场地建设带给老年人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等方面让普通党员群众理解健康老龄化。对“六稳六保”的理解对领导干部可以直面政策来解释,对基层干部党员就要从人民群众面临的就业、教育等难题说起,以如何落实为起点,契合好群众接地气,融入群众生活,才能入脑又入心。理解了才能执行,才不会对国家政策产生质疑。又如讲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清楚乡村振兴战略和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有机衔接的,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思路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础,用本市本县脱贫攻坚的典型案例,解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战略措施。

新时代,党校教育面临的要求更高,标准更严,认真学习《大众哲学》的思想精髓对坚持党校姓党、坚持实事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各族人民生活越来月好祝祖国欣欣向荣》[N].人民日报 .2020.1.22

[2]艾思奇.《大众哲学》[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北京.2016.6.26页

[3]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6.6.34页

[4]艾思奇.《艾思奇全书》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霍永剛.饶雨平《践行永学术讲政治实现党校教学的核心价值》[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9(5):14-17页

[6]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求是》第9期

[7]艾思奇.《大众哲学》[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北京.2016.6.164页

[8]艾思奇.《艾思奇全书》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02页

[9]①艾思奇.《大众哲学》[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北京.2016.6.83页

[10]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第9页

[11]艾思奇.《哲学讲话》[M].北京出版社.2018.11.244页

作者简介:杨永梅、女、中共昌宁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党校教育启示新时代
基层党校法学的学科定位的研究 
新形势下党校法学教育之思考
党校主体班次必须加强当代法律知识教育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高校教学学院党委党校培育党员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