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研究及对策
——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2021-02-13裴子航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理想信念精神

王 刚,裴子航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精神贫困在如今社会上成为了一类“热词”,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是与物质贫困相对应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贫困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取而代之的是精神贫困。精神贫困不单单是在某个人身上或是某个群体中,它存在于许多人的精神世界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心理等。对于精神贫困,我们要给予足够多的重视,结合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理论,消除精神贫困并实现个人更深层次的发展,如果对其漠不关心,处理不当,那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1 精神贫困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提到贫困最开始想到的是物质的缺乏、生活上的困窘,在生活中通常表现为经济水平处于拮据状态、家境贫寒落魄等。贫困是与富裕相对应的词,它是指一种贫乏窘困的状态,不仅指物质上还包括精神上。目前,对于“精神贫困”的定义,大多数学者还没能给出比较明确的界定,但我们还是需要把它与物质贫困区分开来。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是一个主要反映人的追求、信念的价值理性范畴。[1]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受到阻碍而导致落后于本来正常的状态,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精神需求而造成精神贫困。这些阻碍因素包含的方面很多,思想上、心理上、生理上、外界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人们形成精神贫困的状态。

精神贫困往往表现出一些相似的特征:消极性、被动性、短期性与长期性并存。精神贫困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表现出一种消极的状态:遇到棘手的事情会采取一种消极的方式来对待,让本来就不好处理的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对待周围的事物没有热情,很难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中;容易胡思乱想,缺乏积极性,不能以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精神贫困的人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没有主见,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受摆布,被动的去适应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无法靠个人力量去解决问题,就像一具傀儡一样,机械性地去操作。有着精神贫困的人可以通过自身或外界的一些调整来改变这种状态,他们只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并且自身加以努力,就能脱离这种状态,这种精神贫困就是短期性的。但有些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无论别人如何劝导和帮助,自己仍然无动于衷,没法让自己走出精神贫困的状态,这种精神贫困就是长期性的。这些显而易见的特征都是精神贫困的表现,会把本来充满朝气的生活状态推向阴暗的一面。

2 当代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

2.1 不稳定的心理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每个人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关键时期,这也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过渡阶段。相对于中学时期,他们不再是像以前一样依赖老师来接受知识,而是需要动用自身的主动性来进行学习等一系列活动,不再是接受死板的“灌输式”教育。但进入大学后,各种复杂纷繁的阻碍会使他们的主动性受挫,他们会出现焦虑、自卑、自我否定、压力过大等表现:经常处于情绪消极的状态,无法排解;做事缺乏动力,经常敷衍了事;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身体疾病等。根据王建香教授研究数据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九十年代上升到25%,今年以来已经达到30%。目前,由于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占患病总人数的30%左右,远远高于其他疾病。[3]这个惊人的变化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

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对未来就业的担忧。大学时期是充分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重要时间点,因为对于自己未来的不充分了解,他们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担忧,由此引发就业焦虑。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是比较严重的,这也影响到他们健康心理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大学校园里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善言辞、对环境的不适应、无法融入集体等都容易让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短时间内缺少足够的关心,无法获得朋友和家人的鼓励,这危害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有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惧怕与身边的同学进行比较,认为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不如其他的同学,由此产生自卑、抗拒等心理,不积极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等,加重心理负担。不稳定的心理因素是导致精神贫困的关键部分,它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2.2 网络依赖型人格

网络的出现是当代科技进步的重要表现,在无形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便捷的属性。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了网络生活,网络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这种新型科技工具,人们可以进行网络交流、网购、网上学习工作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但网络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会给人们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有高校就对“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展开调查:针对235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47%的学生每日上网时间在3~5小时,17%的学生每日上网时间6~10小时,3%的学生每日上网时间达10小时以上。[4]这些数据表明,许多大学生变得越来越依赖网络,形成一种“网络依赖型人格”。这种网络依赖表现为沉迷网络无法自拔,逐渐脱离正常的生活,与外界的交流明显减少,在生活中处于精神萎靡的状态。

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网络上的虚拟内容通常与人们的生活有着许多联系,很容易让人们产生代入感。网络的开放性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这些信息真假难辨,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样,一旦打开就很难控制住。大学生正处于三观构建的关键时期,是完善自我认知的关键阶段,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决定作用,如果没有正确观念的引导,那他们就容易误入歧途并且陷入一种死循环。依赖于网络,会让他们与真实生活越来越远,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逃避现实,形成一种依赖型人格,陷进精神贫困的囹圄。

2.3 理想信念的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5]对党员如此,对于大学生也是如此。大学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正是理想信念塑造的绝佳时机。目前人们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也倾注了非常多的重视,这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洗礼的必修课,学校也都抓住了这个点,希望通过加强对理想信念、马列主义等的学习来培养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一代青年人。虽然高校对此十分重视,但依然有许多大学生不以为然,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能躲则躲,导致理想信念意识变得薄弱或是缺失。一篇关于四川部分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认知的调查问卷显示,在理想信念认知方面,有41.5%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对崇高理想信念的含义、内容、结构及其有机统一性缺乏全面的把握。[6]这组数据表明,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还没能够理清理想的深刻内涵,更没有把理想付诸实践,没有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担当的责任,这种意识的缺乏恰好是形成精神贫困的“温床”。

在这个多元化信息量巨大的社会上,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而淡化理想信念,有的人会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追求,有人的甚至会被物质金钱诱惑而走向歪路。进入大学时代的他们都是抱着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心态,给自己树立理想目标并不断地追求,但这条路并不是平坦无阻的,迎接他们的将是无限的挑战。面对迎面而来的困难,有的人能够迎难而上,坚持到底,而有的人会选择退却,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丢失了信念,过一种碌碌无为的生活。理想信念并不是只在嘴上说说,没有实际行动的理想都是空谈,只有把理想信念结合自身现实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督促、激励作用。理想信念就像灯塔一样,能为远行的船只照亮前方的路,没有这盏灯的照亮,就很容易在这片大海中迷失,甚至陷进深渊。

2.4 公共生活参与率低,追求享乐主义

相比较中学来说,大学的生活更注重自我时间的支配,更提倡自主学习,会变得更“自由”。与此同时,学校以及社会上的活动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丰富生活的方式,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课余生活。但这却给那些精神贫困的同学提供了逃避的理由,他们拒绝参与公共活动,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游戏、懒散等,校园成为了他们挥霍时间的场所,这也导致他们对享乐主义的追求。面对成绩、人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他们选择躲避而转向自己那封闭而又枯燥的圈子,在各种问题前委曲求全,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享乐主义强调个人欲望的满足与过度纵欲享乐,表现为对于物质及功利的追求。近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方面显示出了空前的实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品质成了人们评价生活的又一项指标。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物质需要,对外在形象过度在意,这也就助长了攀比之风,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追求精神上一时的快感。正处于需要全面发展自身阶段的他们害怕辛苦与劳累,不去拼搏和努力,寻找各种理由来贪图享乐。这种封闭自己,不主动与外界接触,追求享乐主义的行为对于正处于黄金时期的大学生是极其不利的,会阻碍他们的全面发展。

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下当代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对策

3.1 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秀的心理素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包含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经济基础等要素,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如果不能做到全面协调发展,那么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的进步与发展程度的好坏,这个效果在大学生身上尤为突出。对于大学生来说,理想的树立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活需要有稳定的理想来支撑,理想和目标的确立能够在迷茫的时候帮助你重新找到方向,没有理想漫无目的的生活只能像一盘散沙一样无法成型。要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大学阶段正是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绝佳时期,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怎能承受住扑面而来的洪流。面对困难不慌张,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在不断摸索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也有所提升,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发展与收获。树立理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为全面协调发展自身创造了条件。

3.2 加强人际交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实践、运转着的社会,如果不去参加生产,那就没法生产出所需的物质资料。人们通过实践去参与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如果没有了实践,那就连自身的吃、喝、住、穿都满足不了,长此以往人类社会就无法运转。在大学校园的学生们如果不去参加实践,那他们能够获得的东西就会变得非常少,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无法支撑起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的。大学生们应该积极参加学校或一些社会机构组织的活动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在实践中学习、感悟,这些是从书本上得不到的,所以必须珍惜这样的机会,积极参与。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学会与别人交流,向不同的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当踏入社会,面临的将会是形形色色的人们,如果没有良好的交流能力,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变得非常吃力。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也强调要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实践活动中恰好能获得这样的能力,这样才能保障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

3.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接受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发展是有机体不断自我协调和更新的过程,因此高校也需要对教育方式和机制进行更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不单单是要用考核成绩来衡量,还要切实关注到学生的实际。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方式也要进行创新,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到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机构,并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在他们在学习、生活、感情、就业等上遇到焦虑或压力而无法排解时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走出阴暗。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这样才是全面协调的发展。

3.4 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及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脱离自然而去认识人类社会,那么人们就无法掌握自然界的各种规律。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离开环境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大学生不仅处于校园环境中,还处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这个大环境既包含现实的环境也包括虚拟的网络环境。首先,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应该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能够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独立与自信,帮助他们摆脱精神贫困。其次,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虽然说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但大学生正出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这就需要社会整体的帮助,为他们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给予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批评等。最后,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大学生是网络上的主要群体之一,在他们接触网络的同时各种不良内容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网络净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他们创造出一个合适的场所,助力他们的成长。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走出精神贫困。

4 结语

我国现在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更应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本文对当今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常态进行研究分析,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能够帮助大学生走出精神贫困,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对国家有用的人。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理想信念精神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